甘洒一腔热血 保护文化遗产(代序)&姚瑞英 1
第一部分 《莲香集》 4
一 总目 4
1 张丽人小影 4
2 明末学者西城子题诗 5
3 清代文人顺德梁 题诗 6
4 重刻莲香集总目 7
5 重刻莲香集捐刻姓氏 9
6 序:无诤居士谢长文书 12
7 序:娴禅道人梁佑逵题并书 16
8 南石居士胡平运题 19
二 莲香集 23
1 五言古诗(5首) 23
2 七言古诗(3首) 24
3 五言律诗(19首) 25
4 七言律诗(29首) 29
5 五言绝句(24首) 36
6 六言绝句(2首) 39
7 七言绝句(45首) 40
二、诗余(4阕) 48
三 仙逝 49
1 张丽人纪略&古吴陈上善沅渚撰 49
2 跋&鸳水弟岳青来补题 51
3 短引&古楼曹开远题于诃林僧舍 52
4 征诗引&彭日正 53
5 歌者张丽人墓志铭&黎美周 54
6 诔文&彭孟阳 56
7 墓图 57
8 乔仙遗像 58
9 山中捐植记 59
四 悼诗 60
1 幽芳记有序(五绝16首) 60
2 小怀仙(七律10首)&稳心道人彭孟阳撰 63
3 过张乔故居(七律2首)&黎美周 65
4 怀仙志(41首)&黄逢永 李定夫等41人 66
5 梅坳题石(12首)&黎君选 黄虞六等8人 79
6 忆昔行(12首)&曾自昭 黄元节等10人 83
7 杂咏(10首)&陈集生(子壮)等3人 86
8 过张乔故居(27首)&黎遂球 何介卿等13人 89
9 忆昔篇(15首)&杨张之、张玉乔等15人 96
10 恻恻吟一百首&稳心道人彭孟阳 101
11 莲香集后(6首并序)&庞祖如 119
12 张丽人传及悼诗(2首)&钮玉樵 121
13 读张二乔莲香集&梁灵长 122
14 百花冢(五律)&梁东长 122
15 张乔墓(七绝)&陈子吼 123
16 赠张丽人画兰诗韵(五律四首)&罗履先 123
17 读莲香集拟百花冢(七律2首)&陈端修 124
18 读莲香集拟百花冢(七律)&陈子洪 124
第二部分 承传 125
一 历代志书刊物对张乔及百花冢的记载 125
1、光绪《广州府志》卷八十七载:百花冢在白云山梅花坳 125
2、宣统《番禺县续志》卷四十一载: 125
3、《楚庭稗珠录》: 125
4、《粤台征雅录》(清咸丰伍崇曜辑,为清后期大丛书之一) 126
5、《广州白云区文化志》(1993)第十章“墓冢”载 126
6、《广州白云区前志》(1994)第八章“墓冢”载: 127
二 近代文人名士悼张乔、百花冢诗词 127
1、七绝一首&郭二嵎 127
2、竹枝词&何西池 128
3、游南园怀古&丘逢甲 128
4、题张乔墨兰&屈大钧 128
三 中央文史馆长叶恭绰等 129
1、叶恭绰——郭纪勇的崇敬者& 《南方都市报》 129
2、从交通总长到文史馆长 130
3、艺博院留斯人痕迹 131
4、1956年,百名文化人雅集广州,在中央文史馆馆长叶恭绰主持下,赋诗纪念张乔诞生341周年 131
5、1956年中央文史馆长叶恭敬绰为《莲香集》题字 132
四 龙洞小学教师郭纪勇等 133
1 寻觅芳踪三十载 133
2 南园双烈与百花冢&郭纪勇 135
3 “考古迷”赞&梁水台 137
4 梦江南·幸得郭先生&温进步 138
五 沙河镇文化站长姚瑞英等 139
1、我与百花冢&姚瑞英 139
2、牡丹与绿叶&陈魏忠 143
3、十年磨一剑&陈魏忠 144
4、《百花冢的故事》&姚瑞英 145
六 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长、文物专家黄淼章 148
1、80年代中期,黄馆长在《广州文博》发表文章 148
2、文物考古爱好者沙河龙洞小学郭纪勇先生,一直将叶先生的嘱托记挂在心,并为此而寻访了近三十年 149
2、再版《莲香集》黄淼章馆长是一位文史专家 149
第三部分 20世纪末有关百花冢的文艺作品 156
一《百花冢下歌女恨》(1994、7《白云文学》) 156
二 诗歌:《百花冢情思》(1994、7)&伊然 211
三古典诗词(1985—1995) 218
1、五言绝句 218
(1)次韵陈子壮题张乔墨兰&罗镇邦 218
(2)丽质天下有&樊林 218
2、五言律词 218
(1)南园双烈(颂)&梁伟贤 218
(2)知己赠彭生&樊和泰 219
(3)乱世有才女&樊积龄 219
3、七言绝句 219
(1)丹心映神州&阮绍麒 219
(2)咏张乔(外一首)&晋容应 219
(3)悼张乔&辛文同 219
(4)谷风忠洁万世传(外一首)&阮绍麒 220
(5)幸属同乡沾风采&阮绍麒 220
(6)咏张乔&郑延坤 220
(7)咏百花冢主(二首)&黎元 220
(8)咏张丽人&李俭精 220
(9)高山流水&招家勋 221
(10)花冢依旧笑东风&郭纪勇 221
(11)咏百花冢(外二首)&樊和太 221
(12)告慰英灵上瑶台(四首)&姚瑞英 221
(13)遥祭百花冢&戴桂波 222
(14)歌坛画笔付青春&梁朝泰 222
(15)王侯那及一红妆&素庆钧 222
(16)爱国诗人丘逢甲凭吊南园怀张乔 222
(17)百花冢抒怀&邓敏杨 222
(18)无题&刘光 223
(19)题张丽人(四首)&钟源海 223
4、七言律诗 223
(1)南园双烈赞(外一首)&樊积龄 223
(2)百花冢主&梁伟贤 224
(3)寄语南园悼花冢(二首)&冯子祥 224
(4)次韵张乔绝笔诗&罗镇邦 225
(5)莲香诗卷尚芬芳& 李俭精 225
(6)张乔弱质堕风尘&邝平 225
(7)咏张乔& 阿英 225
(8)题张丽人百花冢&钟源涨 226
5、古诗 226
题百花冢&黎元 226
6、词 227
(1)为纪念南园双烈而作(二首)&何钜鸿 227
(2)蝶恋花·赞考古迷郭纪勇&黎元 227
四 其它 228
1、对联 228
2、演唱 229
(1)重祭百花冢&戴桂波 229
(2)歌曲《百花冢》&黄毅成 230
3 我所知道的百花冢& 姚瑞英 231
第四部分 网络和纸媒体刊印报道百花冢 233
一 再版《莲香集》 233
1、自乾隆乙酉(1765)重镌西城草堂藏版的《莲香集》至今未重印过。 233
2、本书比乾隆乙酉版缺少的有: 233
(1)《乔仙遗像》图 233
(2)黎美周《歌者张丽人墓志铭》 236
(3)顺德梁《重刻莲香集序》 237
(4)梁祐逵、胡平运、朱统、李廷芳各序 242
(5)《题辞》及《莲香集·总目》 256
3、新增: 257
(1)清末文学家汪兆镛为《莲香集》题字 257
(2)中国文史馆副馆长叶恭绰为《莲香集》题字 259
(3)黄淼章《前言》 260
(4梁俨然《访梅花冢三章》&梁俨然 262
(5)黄淼章《曾见张乔照影来》&黄淼章 263
(6)黄咏添《张二乔事略》&黄咏添 268
二 报章书刊 271
1、《南方都市报》(2003、7、10) 271
《张乔400年前最凄婉的回眸》 271
2、《羊城晚报》(2005、4、22) 273
百花冢与羊城名妓张乔&邓毅富 274
3、《广州日报》(2006、2、18) 275
《重访百花冢》&许倩文 275
4、郭纪勇:30年不懈寻访百花冢&许俏文 278
《打造广州版“梁祝”》&许倩文 279
《羊城梁祝说凄美,百花冢深掩风流》&许倩文 281
5、《羊城晚报》(2006、10、15) 287
张乔笔下的羊城&李泽宣 287
6、《沙河文艺》 290
婷婷出水吐莲香&梁朝泰 290
沙河区业余作者聚会&沙萤 292
7、《中国少年报·南国校园》 293
广州文物迷三十年寻“百花冢”&叶园 293
作家小记者畅谈“百花冢”&刘格格 294
盼“百花冢”繁花似锦&崔寅鹏、李卓怡 295
三 网络媒体 296
1、张乔&杜霭华 296
2、歌者长已矣&余少镭 303
3、遗迹寻访 《新浪博客》 304
4、张二乔埋香“百花冢”&朱万章 307
5、百花冢遗诗流余韵&蔡维朗 310
6、薄合怜卿&陈魏忠 314
7、凄婉回眸&陈魏忠 316
8、千古绝唱情人节&陈魏忠 318
9、相聚梅园,遥思二乔&黄怡 321
10、百花冢情思&曾创 323
11、凭吊百花冢面《精彩博客》&湘莲子 325
21、神圣的嘱托&冬零舞 桃仔 326
13、心香一瓣吊诗魂&纯光 327
14、精灵小记者&刘格格 328
15、风雨探幽百花冢&郑琨 329
第五部分 张乔论 332
张乔论&陈魏忠 332
“牡丹状元”黎美周&陈魏忠 345
恋之风景·百花颂&黄怡 347
【附】 第六部分 缅怀 359
【沉痛悼念陈魏忠老师诗文楹联】 359
沉痛悼念陈魏忠老师&纯光 温进步 359
陈老师您走好&精彩博友 360
挽陈魏忠先生&艾北山 361
悼念陈魏忠老师&航月 361
陈老师您走好&艾北山 361
不尽的哀思&自私男人 365
缅怀陈魏忠老师&陈小丫 365
挽陈魏忠老师&布公 367
悼陈魏忠先生&牧童 367
雨淋淋 送陈魏忠老师&湘莲子 367
沉痛悼念陈魏忠老先生&杨兴伟 369
我与陈老师的一面之缘&曾创 371
附:陈魏忠先生生平 373
致读者&刘格 375
后记(一)&陈慎光 378
后记(二)&姚瑞英 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