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史 9 第6卷 中古时代 隋唐时期 上》PDF下载

  • 购买积分:24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白寿彝总主编;史念海主编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208130005
  • 页数:935 页
图书介绍:本书系统论述了自远古时代起至1949年的中国历史。全书由22名著名历史学家分别担任分卷主编,近500位作者参与撰写,是一部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充分反映20世纪学术界最新研究成果,体例新颖独特的恢宏巨著。该卷主要叙述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中国历史,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生活等方面。

甲编 序说 1

第一章 基本史料 1

第一节《新唐书·艺文志》乙部所著录的隋唐人所撰述并传于今世的史料 2

《隋书》、《北史》和《南史》 2

《大唐创业起居注》与《顺宗实录》 3

《通历》 4

《大唐新语》、《国史补》及《传载》 4

《明皇杂录》、《开天传信记》、《广陵妖乱志》、《次柳氏旧闻》 6

《安禄山事迹》 7

《奉天录》 7

《贞观政要》和《东观奏记》 8

《六典》 8

《翰林志》、《翰林学士院旧规》及其他有关的撰述 9

《高氏外传》和《朝野佥载》 10

《封氏闻见记》和《尚书故实》 10

《国朝传记》和《传记》 11

《大唐开元礼》和《大唐郊祀录》 12

《唐律疏议》 13

《元和姓纂》 13

《括地志》、《元和郡县图志》和《皇华四达记》 14

《十道志》等尚有辑本的地理书 15

《两京新记》 16

《岭表录异》、《桂林风土记》和《北户杂录》 16

《蛮书》 18

《释迦方志》和《经行记》 18

第二节 《新唐书·艺文志》甲丙两部所著录的隋唐时人所撰述并流传于今世的史料 19

《教坊记》、《乐府杂录》和《羯鼓录》 20

《魏郑公谏录》 21

《历代三宝记》和《大唐内典录》、《续大唐内典录》、《开元释教录》 22

《广弘明集》和《续高僧传》 23

《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和《南海寄归法师传》 24

《法苑珠林集》 25

《大唐西域记》和《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 25

《唐大和上东征传》和《入唐求法巡礼行记》 26

《刊误》和《资暇》 26

《杜阳杂编》和《演义》 27

《刘公嘉话录》和《因话录》 28

《酉阳杂俎》和《阙史》 28

《云溪友议》和《幽闲鼓吹》 29

《桂苑丛谭》和《玉泉子见闻真录》 30

《茶经》和《耒耜经》 30

《历代名画记》和《书法要录》 31

《书断》和《唐画断》 31

《艺文类聚》和《北堂书钞》 32

《初学记》 33

《通典》 33

《白氏经史事类》 34

第三节 《新唐书·艺文志》丁部所著录的唐人撰述并传于今世的史料 35

《王勃集》、《盈川集》、《卢照邻集》、《骆宾王集》 35

《陈子昂集》 36

《张说集》 36

《张九龄集》 37

《王维集》 38

《高适集》 38

《李白草堂集》和《杜甫集》 38

《岑参集》 39

《元结文编》 39

《刘长卿集》 40

《颜鲁公集》 40

《毗陵集》 40

《欧阳詹集》 41

《吕温集》 41

《权德舆集》 42

《韩愈集》和《柳宗元集》 42

《刘禹锡集》和《元氏长庆集》、《白氏长庆集》 43

《李翱集》和《皇甫湜集》 44

《会昌一品集》 45

《樊川集》和《沈亚之集》 45

《文泉子》 46

《经纬集》 46

《一鸣集》 47

《樊南甲集、乙集》 47

《翰苑集》 48

《论事集》 48

《桂苑笔耕》 49

《本事诗》 49

《浣花集》 49

第四节 隋唐以后有关隋唐史事的撰述 50

两《唐书》的修撰 51

有关《隋书》、两《唐书》的考核、订正和补苴的撰述 56

《资治通鉴》的《隋纪》、《唐纪》及其有关的撰述 61

《唐大诏令集》 65

《唐才子传》和《登科记考》 66

由《崇文总目》到《四库全书总目》对于有关隋唐史籍的著录 67

有关隋唐史料的金石文字撰述 68

唐人年谱的撰述 71

记载隋唐地理的图书 72

记述唐代掌故轶事的小说 75

《唐会要》 77

《通典》的续编和《通志》、《文献通考》 78

宋人编纂的与隋唐史事有关的类书 81

《文苑英华》和唐人诗文集的汇编 82

第二章 考古资料 84

第一节 隋唐城址 84

隋唐长安城 84

隋唐洛阳城 86

长安、洛阳城内重要遗址 87

扬州城 89

第二节 唐代的重要遗址 90

蒲津桥 90

华清宫 91

九华山铜矿 92

第三节 隋唐帝陵 92

隋文帝泰陵 92

唐代帝陵 93

其他陵墓 94

第四节 隋唐墓葬 95

北方地区隋唐墓 95

南方地区的隋唐墓 100

第五节 隋唐时期的墓葬壁画 102

隋唐壁画墓 102

西安地区唐墓壁画 103

其他地区唐墓壁画 105

第六节 隋唐时期的瓷窑与瓷器 106

北方地区 106

南方地区 108

第七节 隋唐金银器、铜镜、织物 111

金银器 111

铜镜 114

织物 115

第三章 研究概况 117

第一节 隋唐史研究领域、方法和观点的发展变化 117

第二节 隋唐史研究的主要成果 119

清末民初的隋唐史研究 119

陈寅恪对隋唐史研究的重大贡献 120

岑仲勉的研究成果 123

吕思勉、向达、金毓黻等对隋唐史的研究 127

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的研究成果 129

史念海对隋唐历史地理研究的贡献 134

第三节 隋唐史研究中一些重要问题的争论 135

唐太宗评价 135

武则天评价 137

均田制问题 139

士庶问题 143

农民战争史研究 148

第四节 敦煌吐鲁番文书的整理及研究 152

敦煌吐鲁番文书的研究价值 152

敦煌文书的研究与整理 154

建国以来对敦煌吐鲁番文书的研究成果 157

第四章 本卷编写旨趣 161

乙编 综述 166

第一章 年代与历法 166

第一节 历史年代 166

第二节 历法 166

皇极历 167

戊寅历 168

麟德历 169

大衍历 169

第二章 自然环境的利用和变迁 172

第一节 长安附近的水道及灌溉网的形成 172

长安城内外诸引水渠道 173

广通渠的开凿和漕粮的运输 176

第二节 黄河下游富庶地区的变化 177

黄河下游的河道 177

黄河下游及其两侧的富庶地区 178

唐代后期的河患及人为的决河 185

第三节 长江下游太湖区域农田水利的发达 187

长江流域富庶的农业地区 187

长江下游太湖地区的富庶 188

第四节 半农半牧地区的利用及部分段落疆界的变化 192

隋唐两代的半农半牧地区 192

隋唐两代对于半农半牧地区的利用 193

半农半牧地区遭受游牧民族的侵夺 194

第五节 长江口外的海岸及扬州的繁荣 195

隋唐两代的海岸 195

唐代海岸的变迁 195

扬州的繁荣和海舶的往来 197

第三章 疆域和行政区划及其变迁 200

第一节 疆域的轮廓 200

第二节 疆域的盈缩变迁 201

西陲疆域的盈缩变迁 201

东陲疆域的盈缩变迁 204

北陲疆域的稳定 206

西南边陲的曲折 206

第三节 行政区划及其有关制度 207

隋时对于前代旧规的改革和实施 207

唐代州郡名称互相改易及府的制度 209

道的制度的创建及其区划 211

节度使的设置 215

第四节 唐代的羁縻州制度及渤海、南诏的疆域区划 219

羁縻州制度的创立及其设置的地区 219

渤海的疆域及其行政区划 222

南诏的疆域及其行政区划 223

第四章 隋唐各民族的分布及迁徙 226

第一节 突厥 226

民族起源与突厥汗国建立 226

突厥汗国的分裂 227

西突厥处罗可汗率部内属 228

东突厥破亡后部众的迁徙和分布 228

贺鲁破灭后的西突厥及其原役属民族的分布 230

西突厥十姓部落的散亡及迁徙 234

后突厥的灭亡和迁徙 235

第二节 铁勒 237

族类及早期分布 237

契苾、薛延陀的崛起和迁徙 238

铁勒诸部“并为州郡” 239

回纥的兴衰及其民族的迁徙 241

第三节 吐蕃的昌盛和吐谷浑、党项等民族的内徙 245

吐蕃的兴起和扩张 245

吐谷浑亡国前后的民族分布 247

党项的内属、迁徙和分布 251

第四节 东北诸族 255

契丹的分布和崛起 255

奚族游牧地和侨州 258

靺鞨族的分布和渤海国的建立 259

室韦民族的分布 261

第五节 蛮僚诸族 262

岭南俚族洗、冯家族 262

分布极广的僚族 263

谢蛮 264

西赵蛮 265

五溪蛮 265

西原蛮 265

南诏蛮 266

唐于诸蛮的羁縻州之设 269

第五章 隋的统一 270

第一节 隋的建立 270

第二节 隋的统一 271

隋文帝的改革 271

统一全国 274

第六章 隋末农民大起义和唐朝的建立 277

第一节 隋炀帝的暴政 277

穷奢极欲,纵情声色 277

徭役繁多,破坏生产 280

第二节 隋末农民大起义 282

王薄首举义旗 282

杨玄感起兵 283

窦建德领导的河北起义军 284

翟让、李密领导的瓦岗军 286

杜伏威、辅公祏领导的江淮起义军 287

第三节 唐朝的建立 289

李渊建立唐朝 289

统一全国 290

附表:隋世系表 294

第七章 强大的封建专制国家(武德、贞观到开元) 295

第一节 武德贞观年间的稳定发展 295

唐高祖拨乱反正 295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299

第二节 高宗武则天时期的继续发展 304

贞观遗风与改立皇后 304

武则天执政 307

武周皇朝 311

第三节 开元时期的繁荣盛况 314

平息宫廷政变 314

实行改革,促成开元盛世 317

第八章 唐中叶的变乱(天宝到元和) 322

第一节 天宝年间的社会危机 322

边兵尾大不掉 322

玄宗骄奢淫逸 323

第二节 安史之乱 326

安禄山叛唐 326

两京陷落 327

平定叛乱 329

第三节 藩镇林立与朝廷集权的削弱 331

藩镇林立 331

朝廷集权削弱 332

第四节 宦官专政局面的形成 334

第五节“永贞革新”与“元和中兴” 336

“永贞革新” 336

“元和中兴” 337

第九章 唐皇朝的没落(元和末年以后),唐末农民大起义 339

第一节 唐皇朝的没落 339

朋党之争 339

南衙北司的对立 340

社会危机日益加深 341

第二节 农民大起义 343

浙东裘甫起义 343

庞勋起义 345

王仙芝起义 347

黄巢起义 350

附表:唐世系表 355

第十章 封建经济的发展 356

第一节 阶级关系的变化 356

隋代的士族门阀 356

唐代的士族门阀 358

唐代士族门阀的特点 364

农民阶级 365

第二节 民族杂居地区的封建化 367

河陇民族杂居地区的封建化 367

灵、夏、朔、代、幽、蓟民族杂居地区的封建化 371

长安、洛阳及内地诸州杂居民族的封建化 375

第三节 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 379

隋唐以前黄河流域的乱离与经济萧条 380

经济地区人户的增多 380

黄河流域农田水利的开发 382

黄河流域的产绢之州 384

黄河流域的都会 385

长江下游三角洲太湖流域经济的发展 386

第十一章 学术文化的发展 390

第一节 经学的一统和发展 390

经学的一统 390

经学的发展 393

第二节 史学的发展 395

史馆的设立与初唐史书的撰修 396

《汉书》、《史记》的传注 399

谱系学 401

第十二章 隋唐时期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 404

第一节 先进的社会制度使中国成为世界历史的先导 404

先进的社会制度 404

社会经济的繁荣 406

第二节 高水平的文化使中国成为东方文化的渊源 408

隋唐文化与日本 408

隋唐文化与朝鲜半岛 415

第三节 东西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 419

经济交流 419

文化交流 421

丙编 典志 426

第一章 农牧地区的演变及其影响 426

第一节 农牧地区分界线的初步规定及其演变 427

初步规定的农牧地区分界线及其演变 427

隋唐时期农牧地区的分界线 430

第二节 隋时及唐代前期关中的富庶和漕粮的主要供给地 432

富庶的关中地区 432

汾水下游的汾晋地区 434

关东黄河下游的农耕地区 435

第三节 隋唐时期半农半牧地区的养马事业 440

养马地区的设置和扩大 440

半农半牧地区中的农业 442

邻近的游牧民族对养马地区的骚扰和破坏 443

吐蕃的内侵与大部分养马地区的丧失 445

第四节 江淮以南农业的发展及关中漕粮主要供给地的南移 447

黄河下游及其附近农耕地区的残破 447

江淮以南农业的发展 450

关中漕粮主要供给地的南移 453

第五节 漕粮运输途中的艰辛及养马地区的丧失对唐朝的影响 455

漕粮运输途中的艰辛 455

陇右道沦陷后唐朝养马的困难 460

缺粮无马的困顿 461

第二章 农学和农业技术 463

第一节 农田水利的兴修 463

第二节 农业生产工具和耕作栽培技术 465

第三节 园艺和茶的栽培技术 467

第四节 畜牧兽医 468

第五节 农书 471

第三章 官私手工业 473

第一节 官府手工业 473

官府手工业的管理机构 473

官府手工业中工匠的身份地位 475

唐代官府手工业的种类 479

手工技艺的进步 484

第二节 民间手工业 486

民间手工业的经营形式 487

纺织业和染色业 489

矿冶业 492

陶瓷手工业 493

制茶、造酒和制糖手工业 495

造船业 497

造纸、印刷业及笔、墨制造业 499

碾硙业 502

第四章 工程、手工业技术 504

第一节 建筑 504

兴建大兴城 504

寺院建筑 507

赵州安济桥 508

第二节 水利 509

遭运 510

农田水利 511

城市水利 512

水利著作和水利专家 513

第三节 纺织 514

第四节 采矿 517

第五节 冶金 519

第六节 机械 521

第七节 造船和航海 523

第八节 造纸 525

第九节 印刷 531

第十节 陶瓷 534

唐三彩 534

制瓷技术的发展 535

第十一节 制糖 537

第十二节 石油天然气 540

第五章 户籍·田制·赋税 543

第一节 户籍 543

隋朝的户籍 543

唐朝的户籍的编造 547

唐朝户口的发展与变化 550

第二节 田制 553

隋朝的均田制 553

唐朝的均田制 557

唐朝均田制的实施 562

均田制的最后破坏 568

第三节 赋税 570

隋朝的租调制 570

隋朝的力役与输庸代役的出现 571

唐朝前期的租庸调制 573

唐朝的户税和地税 576

唐朝中后期的两税法 578

隋唐的工商税和杂税 583

第六章 商业与货币 590

第一节 商品种类的增多与生产中心的南移 590

隋唐时期的丝麻产地 590

唐代的茶和糖 591

隋唐时期的瓷器 593

唐代的纸张与雕板印刷 593

唐代中后期较为著名的商品 594

第二节 市场结构的变迁 595

隋代及唐代前期的市 595

草市的出现及商业经营广度的扩展 597

市场旧规的破除 598

远距离的和大宗的商业贸易的兴盛 599

市场与货币资本 601

柜坊和飞钱 601

第三节 商业城市的变迁 602

隋代重要的商业城市 602

唐代前期的商业城市 603

唐代中期以后的商业城市 604

第四节 商业交通路线的变化 606

隋唐时期的商业交通路线 607

隋唐时期对于海外的商业交通 609

第五节 货币的铸造与流通 611

隋初的货币改革及隋末币制紊乱 611

开元通宝的铸造与流行 612

隋唐时期货币的特点及其影响 613

绢与货币 616

货币的汇兑 617

货币的升值 618

第七章 交通与都会 619

第一节 交通体制及其治理 619

交通体制 619

运河的开凿和水道的疏通 620

陆路的修筑和治理 621

第二节 隋唐两代都城长安及其辐射出来的道路 622

长安及其周围的十二座关城 622

出蓝田关和潼关的道路 624

出蒲津关和龙门关的道路 625

出散关和秦岭诸关的道路 626

出大震关和陇山关的道路 627

出木峡关和会宁关的道路 629

出芦子关的道路 629

由长安城下东行的水路 630

第三节 隋唐两代的陪都与其有关的道路 631

隋唐两代的陪都 631

洛阳及其交通道路 632

太原及其交通道路 633

河中及其交通道路 635

凤翔及其交通道路 635

江陵及其交通道路 636

第四节 以“扬一益二”见称的经济都会的交通道路 637

经济都会 637

以扬州为中枢所形成的交通网络 638

扬州的富庶 640

益州的交通和富庶 641

第五节 开元年间十五道采访使的治所 643

汴渠岸上的汴州 644

永济渠南段的魏州 645

陇西的鄯州 646

秦岭巴山之间的梁州 648

汉水中游的襄州 649

太湖之滨的苏州 650

赣水下游的洪州 651

黔中道的黔州 652

第六节 十万户郡或州的治所 653

隋时十万户郡的治所 653

天宝年间十万户州的治所 656

元和年间的十万户府州的治所 657

江南河上的杭州和西域道中的凉州 658

第七节 边州赴域外的道路及沿边沿海的都会 659

营州入安东道 660

登州海行入高丽渤海道 660

夏州塞外通大同云中道 661

中受降城入回鹘道 662

安西入西域道 662

安南通天竺道 663

广州通“海夷”道 664

广州和安南 664

贾耽所未提到的明州 665

第八章 长安和洛阳 668

第一节 隋唐两代以长安和洛阳作为都城和陪都的缘由 668

隋唐两代以前长安和洛阳建都史事的回顾 668

关中平原和长安周围的形势 669

伊洛下游和洛阳周围的形势 670

隋唐两代的建都长安和当时的关陇集团 671

隋及唐初山东的局面及陪都洛阳的建置 672

第二节 长安和洛阳作为都城和陪都的规模 675

大兴城的兴建和洛阳新址的奠定 675

皇城、宫城和外郭城里坊的布局 677

长安城的两市和洛阳城的三市 681

都城引水渠道的分布 682

第三节 强大的政治中心和繁荣的经济都会 685

宫城和皇城的作用 685

长安和洛阳成为繁荣的经济都会 686

第四节 东西并峙交相辉映的文化中枢 692

都城布局设计的继承和融合 692

前代都城文化的承受 697

人物荟萃和文化昌盛 699

输入长安、洛阳的域外文化及其吸收和融合 703

第五节 唐末迁都后的长安和洛阳 706

长安和洛阳经历的战乱 706

劫后的长安和洛阳 708

第九章 隋唐科举制 710

第一节 科举制的性质 711

从他荐到自荐 711

选举权悉归朝廷 713

打破世族门阀的限制 715

第二节 科举制的萌芽 716

第三节 科举制的创立 718

第四节 科举制的发展形成 722

科举制的发展和形成 722

考生来源 729

报考程序 733

考场规则 735

考试形式 737

考试科目 742

选试录用 753

第五节 进士科与社会风习 754

第十章 隋唐官制 759

第一节 隋代朝廷官制的结构 759

朝廷官制的规范化与固定化 759

三省六部制与寺监制 760

朝廷行政机构的运行与调整 763

武官和东宫官 764

第二节 隋代地方行政机构的简并 764

第三节 隋代官吏入仕制度的变革 765

第四节 隋代官吏等级与俸禄 767

官吏品级 767

俸禄 768

第五节 唐代官吏机构的设置与运转 769

唐代行政机构的设置 769

唐代朝廷机构的运转 775

新的权力机构的形成 777

第六节 唐代科举制度以外的入仕途径 779

荐举 779

门荫 780

吏员入官 781

辟署 782

第七节 唐代官吏的考核与升迁 783

官吏等级 783

官吏任期 785

官吏考核 785

官吏升迁 788

第八节 唐代官吏的职责与待遇 791

上班与休假 791

俸禄 793

经济特权 795

退休 797

封爵 798

封赠与赐谥 799

第九节 唐代诏令文书的运行机制 800

第十一章 隋唐兵制 804

第一节 府兵制的充分发展 804

隋文帝改革兵制拉开了府兵制黄金时代的帷幕 804

隋末唐初府兵制的缓慢发展 808

唐太宗改革兵制与府兵制的高度发展 810

第二节 府兵制的破坏和?骑的兴废 815

府兵制的破坏 815

?骑的兴废 820

第三节 藩镇兵的兴盛 824

安史之乱以前的边防兵 824

安史之乱以后的藩镇兵 829

第四节 禁军的盛衰 839

安史之乱以前的天子禁军 839

安史之乱以后宦官控制下的禁军 840

第十二章 隋唐律令 847

第一节 隋唐统治者的立法思想 848

隋文帝的立法思想 848

唐代“礼法并用”“德主刑辅”的立法思想 851

第二节 隋唐律令的制定概况 860

隋律的制定 861

《开皇令》 862

唐初修律 863

《永徽律》 864

唐律的修定 866

第三节 隋唐律令的基本形式 869

第四节 隋唐律令的主要内容 872

封建五刑制度 872

维护封建统治 873

控制经济财政 875

镇压一切反抗 878

官僚地主特权 880

巩固封建家长制 883

特权者的法律责任 885

第五节 隋唐律令的历史影响 887

第十三章 隋唐音乐 890

第一节 隋朝的宫廷燕乐 890

第二节 唐朝的宫廷燕乐和音乐机构 891

第三节 唐代的民间音乐活动 893

第四节 唐代的乐曲和曲子词 895

第五节 隋唐时代中外音乐文化的交流 898

第十四章 隋唐礼俗 903

第一节 服饰 903

服饰制度 903

男子服装 906

女子服饰及胡化风尚 909

第二节 婚姻礼俗 912

婚姻制度 913

婚仪及俗礼 915

婚姻生活中的风气习俗 919

第三节 丧葬礼俗 926

丧葬礼制 926

丧葬习俗 929

第四节 祭祀礼乐 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