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例 1
概述 1
大事记 6
第一编 华侨华人 72
第一章 移居国外 72
第一节 人口及分布 72
第二节 由来与变迁 73
一、古代移民 73
二、近现代移民 76
三、排华法案 78
第三节 出国原因 89
一、避乱 89
二、经商 90
三、契约华工 91
四、留学 93
五、亲友援引 97
六、文化交流及其他 98
第二章 对居住国的贡献 99
第一节 拓展居住国经济 99
一、发展农工商业 99
二、创建华人社区 117
第二节 促进文化交流 122
一、华文教育 123
二、华文报刊 126
三、文化艺术体育 127
第三节 参与民族独立斗争 130
第四节 融入主流社会 132
第三章 华侨社团 139
第一节 社团的形成 139
第二节 三缘会馆与校友会 140
一、地缘性组织 140
二、血缘性组织 141
三、业缘性组织 141
四、同学会校友会 141
第三节 参与创办全侨性社团 142
第四节 侨团的作用与发展 143
第五节 各国中山侨团简介 144
一、亚洲 144
二、大洋洲 148
三、美洲 151
第六节 校友会 同学会 177
一、大洋洲 177
二、美洲 177
三、欧洲 179
第七节 参与创办的全侨性社团 181
一、大洋洲 181
二、美洲 181
第二编 侨乡 归侨 190
第一章 中山侨乡 190
第一节 侨乡分布 190
第二节 侨乡形成 193
第三节 侨乡特点 194
一、商品经济发达 194
二、侨汇 侨批业 195
三、侨房多 质量好 200
第四节 侨乡发展 203
一、新中国成立前 203
二、新中国成立后 209
第五节 侨乡简介 216
一、石岐区 216
二、沙溪镇 218
三、三乡镇 221
四、小榄镇 223
五、南区 224
六、大涌镇 226
七、南朗镇 228
八、东区 230
九、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 232
十、坦洲镇 234
十一、古镇镇 235
十二、五桂山(街道)办事处 237
十三、西区 239
十四、东凤镇 241
十五、神湾镇 242
十六、黄圃镇 243
十七、板芙镇 244
十八、东升镇 245
十九、民众镇 246
二十、三角镇 247
二十一、港口镇 247
二十二、横栏镇 248
二十三、阜沙镇 249
二十四、南头镇 250
第二章 侨情研究及华侨文博设施 250
第一节 华侨历史研究 251
一、中山市华侨历史学会 251
二、孙中山研究会 254
三、中山市华侨华人文化学会 255
四、侨乡村史 255
五、校本读物 258
六、华侨历史展览 258
第二节 侨刊乡讯 260
一、办刊历史背景 263
二、办刊宗旨与内容 264
三、侨刊乡讯简介 265
四、经费来源 270
五、机构管理 271
六、出版管理与发行 273
七、读者反馈 274
八、奖励情况 276
第三节 华侨文博设施 278
一、博物馆 278
二、名人故居 280
三、纪念设施 282
第三章 归侨侨眷 286
第一节 归国原因 286
第二节 人数及分布 287
第三节 贡献 289
一、回国参加革命 289
二、回国服务 290
三、参政议政 293
第四节 归侨侨眷团体 297
一、中山海外同志社 297
二、中山濠头振兴社 300
三、归侨联谊会 300
第三编 对祖(籍)国及家乡贡献 301
第一章 对民族民主革命的贡献 301
第一节 支持辛亥革命 301
一、加入革命组织 301
二、参加武装斗争 308
三、捐输助饷筹集经费 311
四、创办报刊宣传革命 313
第二节 反对北洋军阀 315
一、参加讨袁武装斗争 316
二、参加护法运动 319
第三节 航空救国 320
第四节 抗日救国 324
一、建立救国团体 324
二、开展筹赈运动 325
三、回国参加抗日战争 329
第二章 对经济建设的贡献 336
第一节 晚清至民国时期 336
一、工业 336
二、商业 337
三、交通运输 338
第二节 新中国时期 340
一、建国初期 340
二、改革开放30年 341
第三章 文化教育及公益事业 345
第一节 晚清至民国时期 345
一、兴教办学 345
二、公益慈善 350
第二节 新中国时期 352
一、捐办教育 352
二、医疗卫生 367
三、文化体育 372
四、捐办公益 373
第四编 侨务 380
第一章 机构设置 380
第一节 晚清至民国时期 380
一、晚清时期 380
二、民国时期 381
第二节 新中国时期 381
一、改革开放前 381
二、改革开放后 386
第二章 侨务工作 404
第一节 晚清时期 404
一、设领护侨 404
二、颁布国籍法 406
三、公费选派留美学童 407
四、促进建立海外华侨学校 407
五、鼓励华侨回国投资办实业 407
第二节 民国时期 408
一、孙中山执政时期 408
二、北洋政府时期 411
三、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411
第三节 新中国建立初期 416
一、侨务政策 416
二、侨务工作 419
第四节 “文化大革命”时期 429
一、“文化大革命”前期 429
二、“文化大革命”中后期 431
第五节 改革开放30年 434
一、落实侨务政策 434
二、为侨服务保护侨益 445
三、为经济建设服务 461
四、联络接待 469
五、恳亲大会 485
六、侨情调查 494
七、侨务宣传 502
八、荣誉市民 509
九、华侨港澳同胞表彰会 515
十、侨务表彰奖励 516
第五编 人物 519
第一章 荣誉市民 519
第二章 华侨 华人 544
第三章 归侨 侨眷 留学生 外交官 661
第一节 归侨 侨眷 661
一、归侨 661
二、侨眷 682
第二节 留学生 685
第三节 外交官 737
第四章 港澳同胞 741
专记 792
留美幼童 792
一、容闳与留美幼童 792
二、选派留美幼童 794
三、香山籍留美幼童 797
四、留美幼童后裔 801
四大百货公司 804
一、概述 804
二、四大公司 805
三、结语 810
《海外中山人》专题片 811
一、概述 811
二、大洋洲篇 812
三、北美洲篇 814
四、亚洲篇 815
五、中南美洲篇 819
六、美洲续篇 820
七、相关联活动 823
八、获奖情况 827
文件选录 865
附录 865
第一章 原由 865
第一节 地缘关系 865
第二节 孙中山与港澳关系 868
第三节 业缘关系 875
第二章 对港澳地区的贡献 876
第一节 发展实业 877
一、第一次经济转型期 877
二、工业化盛期 878
三、开拓高科技产业 881
第二节 专业人才 882
第三节 融入主流社会 884
第三章 社团 888
第一节 香港中山社团简介 889
第二节 澳门中山社团简介 904
第三节 中山港澳社团青年联欢 910
索引 912
人物索引 912
表格索引 922
编后记 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