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科学认识论 1
1.1 问题认识 1
1.1.1 山地城镇化发展的时代命题 1
1.1.2 从山地聚居到山地人居环境科学 5
1.1.3 传统建筑规划学科的科学局限性 7
1.1.4 山地人居环境科学面对的科技问题 9
1.2 学术生长 14
1.2.1 国内外研究基础 14
1.2.2 山地人居环境研究萌芽 18
1.2.3 人居环境研究的地域化发展 20
1.2.4 山地人居环境研究学术团体成长 25
1.3 科学内涵 28
1.3.1 理论基础 28
1.3.2 学术思想 29
1.3.3 研究框架 39
第二章 聚居文化论 45
2.1 山地聚居文化的内涵价值 45
2.1.1 形势与问题 45
2.1.2 地域文化的层次与价值 46
2.1.3 山地文化价值体系重构 50
2.2 山地聚居文化的空间结构 54
2.2.1 聚居文化的地域格局 54
2.2.2 文化要素与文化单元 66
2.2.3 文化结构与城市形态 68
2.3 山地聚居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73
2.3.1 适应性保护策略 73
2.3.2 聚居文化空间规划案例——以渝中半岛为例 75
2.4 本章小结 82
第三章 流域生态论 85
3.1 山地流域聚居基本认知 85
3.1.1 概念与问题 86
3.1.2 发展与协同 92
3.2 山地流域生态安全识别与评估 94
3.2.1 流域生态格局的评估要素 94
3.2.2 流域生态基础设施的识别 96
3.2.3 流域生态可持续能力测度 98
3.2.4 水环境的评估与安全监测 105
3.3 山地流域人居环境的规划干预 108
3.3.1 流域统筹管理综合发展 110
3.3.2 流域生态综合规划干预 113
3.3.3 城镇生态景观安全干预 115
3.3.4 规划干预实践案例研究 119
3.4 本章小结 127
第四章 城乡统筹论 129
4.1 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发展观 131
4.1.1 城乡统筹发展新背景 131
4.1.2 城乡统筹思想演进 134
4.1.3 中国特色的城乡统筹理论溯源 138
4.2 山地城乡人居环境统筹实践探索 142
4.2.1 山地区域城乡统筹发展的基本认识 142
4.2.2 不同山地地域统筹实践 145
4.3 山地乡村人居环境建设模式 152
4.3.1 山地农民新村建设布局基本模式——以重庆市为例 152
4.3.2 山地农户后顾生计需求导向的聚居模式探索 158
4.4 本章小结 166
第五章 空间形态论 167
5.1 山地城市空间形态演变 167
5.1.1 山地城市形态演变历程 167
5.1.2 山地城市形态演变路径 176
5.1.3 山地城市空间演变规律 185
5.2 山地城市空间的生态格局 187
5.2.1 山地城市生态思想 187
5.2.2 山地城市生态格局的要素构成 191
5.2.3 城市空间的生态格局的典型案例 202
5.3 山地城市的公共空间 209
5.3.1 公共空间的构成要素 209
5.3.2 公共空间的结构特征 222
5.4 本章小结 225
第六章 防灾安全论 227
6.1 山地人居环境建设的灾害问题 227
6.1.1 类型与成因 231
6.1.2 山地灾害特性 236
6.2 山地人居环境建设防灾理论体系 240
6.2.1 防灾理论 240
6.2.2 防灾方法 243
6.2.3 防灾评价 248
6.3 山地人居环境防灾的规划干预实践 256
6.3.1 规划策略 256
6.3.2 防灾效能 261
6.3.3 地质灾害一体化防灾规划模式 263
6.4 本章小结 270
第七章 工程技术论 271
7.1 适应山地的道路交通组织 273
7.1.1 山地道路交通基本特征 273
7.1.2 山地道路交通组织方法 276
7.1.3 山地道路交通适应性规划 280
7.1.4 山地桥梁连接 282
7.2 多维特征下的山地市政工程建设 284
7.2.1 山地城镇排水工程建设 284
7.2.2 山地城镇给水工程建设 287
7.2.3 山地水环境保护 288
7.2.4 山地地下空间开发利用 292
7.3 山地人居环境信息图谱技术 298
7.3.1 信息技术需求 298
7.3.2 图谱技术原理 303
7.3.3 技术框架 310
7.3.4 学术意义 315
7.4 本章小结 315
参考文献 317
后记 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