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优化管理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信息流导控研究》PDF下载

  • 购买积分:9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张玉亮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4
  • ISBN:9787516149416
  • 页数:198 页
图书介绍:本书系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面向优化管理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信息流导控研究”(编号:12YJCZH292)的最终研究成果。本书分析了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信息流导控的内涵、本质规定及理论基础;研究了国外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信息流导控的基本模式模式,提出其对中国的借鉴意义;通过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信息流传导过程的研究,揭示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信息流传导的特征与规律;建立了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信息流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与模型,并进行了实证研究;最后,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提出面向优化管理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信息流导控措施。归总而言,本书回答了网络环境下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信息流如何认识、如何发现、如何评价、如何导控等一系列问题。能够为学界和政府相关部门提供良好的理论和实践借鉴。

第一章 导论 1

第一节 研究缘起及意义 1

一 研究缘起 1

二 研究意义 6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回顾与述评 7

一 相关文献检索收集情况 7

二 国外相关研究状况述评 10

三 国内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研究的关注层面 13

四 深化研究需注意的问题 17

第三节 研究的总体构思与方法 19

一 研究总体构思 19

二 研究方法 20

第四节 研究内容及可能的创新点 21

一 主要内容 21

二 可能的创新点 23

第二章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信息流导控的多维透视与理论基础 24

第一节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信息流的理论界定 24

一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信息流的内涵分析 24

二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信息流的主要特征 28

三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信息流的传导主体及原因 34

第二节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信息流导控的本质规定 37

一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信息流导控是政府应急管理的重要环节 37

二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信息流导控是一种十分有效的管理工具 40

三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信息流导控是一个自组织混沌系统 41

四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信息流导控追求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 44

第三节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信息流导控的现实功能 47

一 推进政府虚拟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途径 47

二 构建和谐府民关系的桥梁和纽带 52

三 提升政府形象的现实依据和基本动力 53

第三章 国外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信息流导控模式及其对中国的借鉴 54

第一节 致力于彰显个人自由核心价值的自律导控模式 54

一 美国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信息流自律导控模式的基本状况 54

二 加拿大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信息流自律导控模式的实践探索 57

三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信息流自律导控模式的简单评价 58

第二节 力求个体自律与国家调控相协调的均衡导控模式 59

一 欧洲部分国家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信息流均衡导控的主要做法 59

二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信息流均衡导控模式的合理性与局限性 61

第三节 凸显政府强制介入作用的东亚导控模式 61

一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信息流东亚导控模式的实践措施 61

二 东亚导控模式形成的历史与现实原因分析 63

第四节 国外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信息流导控实践模式对中国的借鉴 63

一 树立正确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信息流导控理念 64

二 立足中国具体实际国情 64

三 着力推进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信息流导控的法制化进程 65

四 建立健全行业自律和道德引导辅助导控机制 66

第四章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信息流传导过程与传导规律研究 68

第一节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信息流传导样本的遴选 68

一 研究时间的确定 68

二 样本事件的初选 68

三 问卷调研与样本事件的确定 70

第二节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信息流传导样本的情景描述 72

一 袁厉害事件 72

二 郑州“房妹”事件 73

三 河南周口平坟事件 74

四 陕西“房姐”事件 75

五 陈庆霞事件 76

六 赵红霞事件 76

七 李天一事件 77

第三节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信息流的波动特点与传导周期划分 78

一 均衡期 82

二 需求增长期 82

三 供需激化期 83

四 供给加强期 83

五 再均衡期 84

第四节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信息流传导中主体敏感性分析 84

一 性别分析 84

二 年龄分布 86

三 职业分布 89

四 学历分布 94

第五节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信息流传导中地区活跃度考察 96

一 突发事件始发地网络舆情信息流活跃度很高 96

二 经济发达地区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信息流波动较大 101

三 西部地区和偏远地区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信息流活跃性较低 102

第五章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信息流风险分析与指数评价研究 103

第一节 构建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信息流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注意问题 103

一 以政府发展规划为指导 105

二 正确定位评价的价值导向 105

三 科学选择评价指标设计工具 106

四 处理好评价指标时代性与稳定性、规模化与集约化的关系 107

第二节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信息流风险UML评价指标体系的具体设计 107

一 UML的原理与方法分析 107

二 评价指标体系初始构架模型的构建 110

三 评价指标体系的体系结构类图分析 121

四 评价指标体系的具体内容的解释 123

五 评价指标体系的有效性检测 127

第三节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信息流风险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分析与建构 129

一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信息流风险模糊综合评价的原因 129

二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信息流风险评价模型构建 131

第四节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信息流风险实证评价与结果分析 135

一 评价样本的基本情况 135

二 评价指标数据的计算 136

三 评价结果获得与分析 141

第六章 面向优化管理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信息流导控对策研究 144

第一节 以开放、包容、竞合、创新的理念推动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信息流导控 144

一 开放理念 145

二 包容理念 145

三 合作理念 146

四 创新理念 148

第二节 着力推进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信息流导控机制创新 149

一 着力推进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信息流导控法律机制创新 149

二 着力推进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信息流导控主体机制创新 151

三 着力推进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信息流监控与预警机制创新 154

四 着力推进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信息流传导主体自我管理机制创新 158

第三节 进一步完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信息流导控保障体系 159

一 不断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快速响应与安全恢复机制 159

二 切实完善突发事件处置的信息通报与透明化机制 160

三 畅通正式体制内突发事件民意收集与回馈通道 160

四 进一步建立健全社会心理矫正与平衡恢复机制 162

第七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164

第一节 主要研究成果及相关结论 164

第二节 进一步研究需注意的问题 166

参考文献 167

附录1 180

附录2 189

后记 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