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红色记忆 3
丰乐桥:红军入城第一见证 3
长征途中第一个红色政权 5
遵义不仅属于遵义 7
红色记忆昭示后人 9
青山有幸伴忠魂 11
幸福巷二十八号 13
红军政令从这里发出 16
把人民的利益挑在肩上 18
一位烈士的两座坟茔 20
激情一路歌一路 23
寻觅“贫民医院” 26
“我母亲在这里抬过担架” 28
撒下火种遍地燃 30
毛主席与遵义文化情缘 32
红军哈仡一家亲 34
平正有个“红军洞” 37
历史没有忘记他们 39
徐特立在遵义(上) 42
徐特立在遵义(下) 44
红军长征与遵义工运(上) 47
红军长征与遵义工运(下) 49
十五年:为了一个观点的论证 52
刘氏三兄妹 54
一位老红军的传奇 57
孔宪权轶事 63
他乡遇故知 66
红军本色 67
“入了党就是党的人” 70
“遵义应该把这面旗帜举起来” 73
让长征精神发扬光大 75
长征:常写常新的新闻富矿 77
第二篇 名城人物 85
一句话铭记一辈子 85
红色·红人·红文章 89
文史苑里的拼命三郎 91
昔日的“数学王子” 93
“怪杰”李可仲 94
幸留瘦骨倚匡床 96
镜头人生 98
名城第一哨 99
“种”市场的人 101
平平淡淡才是真 102
蒋主任帮困记 104
“周锑锅”的养殖园 106
更爱稻菽千重浪 107
符美瑜和她的“LOGO” 109
“小何”才露尖尖角 111
开基的故事 113
春晖乡情动地歌 115
他从大山走来 117
大山的儿子 119
为了甜蜜的事业 122
新风礼赞系列清江村里故事多 125
“这是我的家乡” 127
馨香木兰花正红 129
温馨“114” 130
情系“热线” 132
文明月里看名城系列:志愿者在行动 134
清流的诉说 136
讲普通话有错? 137
城管如何来管城 138
女子当自强 140
人物专访系列:掌声响起来 142
献身学术关注民生 144
学会感谢 回报社会 146
让农民用科学赚钱 148
用声音感动名城 150
“螃蟹”的滋味 152
走进“农门”二十年 154
情系这片诱人的热土地 156
“遵糯”香甜千万家 158
第三篇 时代足迹 163
在百年不遇的大旱面前 163
重塑辉煌的力作 173
搏风击浪扬帆远航 183
为了明天的亮丽 186
二百八十个昼夜 二百八十支歌 193
长征路上新长征 201
移风易俗的窗口 204
擦亮名城的窗口 208
名城超市风云 212
114名老知青的守望 218
走近“背篼” 227
老劳模新奉献 229
第四篇 旅游散记 235
大游无疆 235
遵义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朝阳产业 238
这是一条五彩路 244
花映绿丛别样红 249
大写茅台 257
茅台——畅行全球的中国名片 258
遗梦那方山与水 265
有一种超越叫感悟 269
黄金堪比 泥牛泽富 271
坚守 273
美丽神奇西北行 276
第五篇 信笔杂录 285
山路吟 285
男生·女生 288
童年的颜色 294
灵感速描 295
生活小悟三则 296
写字台之歌 298
给爷爷的信 299
深情付予天边云 300
道声“辛苦”说句“谢” 302
鸽趣 303
峨嵋猴趣 305
今夜真情永远 307
元宵话灯彩 309
过年啦,有些想家 312
那年也是春节 313
老知青 315
篮球架下那摊血 317
遵义晨昏 319
应漆春华先生征联: 320
早市开张啰 321
四季,总在追绿 322
修枝 323
山城你太“小气” 324
初识汪文华 325
司机老董 327
白哥黑妹 329
裁缝女 331
老包面师 333
一枚五分硬币 336
灵性 337
《育人兴市话道德》系列: 344
社会公德,不能遗忘的规范 344
市场经济,真要以道德沦丧为代价? 347
学校教育:任重道远 350
青年:备受社会关注的群体 353
家庭问题:不容忽视的一角 356
救死扶伤正医风 359
为官最要先为人 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