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一个需要关注的实践性论题 1
第一章 源于司法的认知犯罪理论 17
第一节 认知理论的本源——一个关涉司法证成的概念 18
第二节 认知路径科学化——犯罪论体系的形成 23
第三节 发展演进——“三足鼎立”之态势 26
结语 36
第二章 司法实践对理论体系的逆向选择 37
第一节 体系式样与一国司法态势息息相关 38
第二节 当前中国刑事司法适用“四要件”体系乃务实之举 48
结语 62
第三章 我国犯罪论体系内容之要义 64
第一节 “既定性又定量”的犯罪概念 65
第二节 “一无皆无、一有则待定”的四要件犯罪构成 73
第三节 “从一般到特殊”的与犯罪相关特殊形态 98
结语 114
第四章 我国犯罪论体系的司法功能 116
第一节 功能发挥之前提性追问 117
第二节 路径式析罪功能的界定 127
第三节 体系内部几个缠绕问题之厘定 136
结语 142
第五章 适用过程的程式化演示 144
第一节 案件事实的证成与体系要件的适用 145
第二节 诉讼的阶段性需求与体系要件的适用 150
第三节 评判犯罪的析径展示——以既判的“许霆案”为例 161
结语 176
第六章 适用中不容忽视的“三种情势” 178
第一节 社会舆情极端化对体系要件适用的裹挟 179
第二节 证明责任倒置化对体系要件适用的抵牾 188
第三节 学理解释时代化对体系要件适用的冲击 204
且行且珍惜——代结论 215
主要参考文献 218
后记 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