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1
维也纳现代派&韩瑞祥 1
史家意识与异国对象——中国学术视野里的奥国文学之成立&叶隽 16
维也纳现代派民国时期汉译刍议&卫茂平 28
第二部分 37
马尔特的认识与情绪——《布里格手记》分析&刘学慧 37
《布里格的笔记》中主人公的感知方式变化及其创作&贺克 42
论阿图尔·施尼茨勒小说文本《通往旷野的路》的现代性&吴晓樵 50
论《陌生女人》中他者、爱情、权力关系&卞虹 56
《轮舞》中的性话语&丁君君 61
《象棋的故事》中的多层叙事结构&张晏 66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的电影改编&谢琼 袁克秀 73
风流不在谈锋胜,袖手无言味最长?——《钱多斯致培根》的语言危机与《庄子》的“言不尽意”&魏育青 82
孑然独行——从《一份致某科学院的报告》看红彼得的自我丧失&康萍萍 89
穆齐尔《学生特尔莱斯的困惑》中的“另一状态”&施显松 95
卡夫卡的现代性&任卫东 102
“原罪”之后是什么?——奥地利成长小说与犹太教交叉视野中的《失踪的人》&冯亚琳 106
第三部分 112
论耶利内克与瓦尔泽的文学主体观&范捷平 112
论耶利内克戏剧现象&刘明厚 120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论耶利内克小说《逐爱的女人》的翻译&陈良梅 130
耶利内克小说《欲望》中的多元主题与语言特色&赵蕾莲 137
发现者对失落意义的追寻——略论兰斯迈尔的《最后的世界》&谢建文 148
为沉默而写作——解读伊尔泽·艾辛格的诗集《送出的建议》&姜丽 159
论西默尔的“Faction”体小说&陈巍 168
文明与“野蛮”的组合游戏——论内斯特罗伊的《晚风酋长或令人毛骨悚然的盛宴》&王炳钧 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