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一&王宁 1
序二&唐作藩 6
引论 9
第1章 汉字与八卦符号共源与分离 17
1.1巫觋产生於人类恐懼 17
1.2君及官吏皆出於巫觋 20
1.3教政一体化与象线性符号的产生 23
1.4巫史分治与象线符号的分立 27
第2章 汉字取象原则和方法 35
2.1“象”与“取象”的关系 37
2.2汉字的取象原则 39
2.2.1近取诸身(汉字取象原则之一) 40
2.2.2远取诸物(汉字取象原则之二) 49
2.2.3依类象形(汉字取象原则之三) 51
第3章 汉字构形法三度成熟 53
3.1汉字构形法初度成熟 54
3.1.1“象形”与“取象”的关系 54
3.1.2象形原理与象形构形法的关系 58
3.1.3“独体”与“合体”的关系 62
3.2汉字构形法第二度成熟 70
3.2.1会意构形原理及其方法 71
3.2.2会意与象形构形法的联系和区别 75
3.3汉字构形法第三度成熟 76
第4章 汉字的孳乳原理和方法 95
4.1阴阳观与汉字的孳乳原理 97
4.2汉字的孳乳方法 98
4.2.1同母重叠构形法 100
4.2.2異母增附构形法 108
4.3“文”与“字”的对立统一规律 116
第5章 二十世纪以前的“转注”研究 120
5.1明代以前的转注研究 121
5.1.1卫恒贾公彦的“同部互训”说 122
5.1.2徐鍇的“偏旁加训”说 123
5.1.3赵古则杨慎的“声转”说 126
5.1.4赵宦光的“同声”转注说 130
5.2清代的“转注”研究 132
5.2.1顾炎武的“转声”说 132
5.2.2戴震段玉栽的“互训”说 133
5.2.3江声的“同部同义”说 136
5.2.4朱骏声的“引申”说 137
5.2.5饶炯的“加形加声”说 138
5.2.6郑珍父子的“右文加形”说 145
5.2.7孙诒让的“形声骈合”说 149
5.2.8章太炎的“形随音转”说 151
5.2.9刘师培的“同部互训”说 153
5.3现当代的“转注”研究 157
5.3.1杨树达的“音转”说 157
5.3.2黎锦熙的“假借字加偏旁”说 159
5.3.3陆宗达的“构形发展法则”说 161
5.3.4梁东汉的“加注改换音符”说 164
5.3.5徐中舒的“增加偏旁”说 166
5.3.6王伯熙的“转注义符声符”说 167
5.3.7王梦华的“写词法”说 168
5.3.8黄怀信的“转形注义”说 169
5.3.9张舜徽的“声母通转”说 171
5.3.10孙雍长的“加注义符”说 172
5.3.11孙钧锡的“读音分别”说 175
5.3.12钟如雄的“本字转形”说 176
5.3.13白兆麟的“义转”说 179
5.3.14刘志成的“义借形借加旁”说 181
第6章 转注研究启示录 183
6.1“易穷则变”的启示 183
6.2杨雄“转语”的启示 189
6.3《说文》重文的启示 198
6.4《说文》重出字的启示 205
6.5《说文》“亦声”字的启示 213
6.5.1象形字改造变成“亦声”字 218
6.5.2会意字改造变成“亦声”字 219
6.5.3形声字改造变成“亦声”字 221
6.6“改易殊体”的启示 223
第7章 汉字转换原理 230
7.1“转注”与传统“六书”的关系 231
7.2“转注”是汉字旧形改换的根本大法 240
7.3“转注”是汉字构形法转换的根本大法 247
第8章 汉字转注系统 252
8.1构形法转换系统 254
8.1.1顺向转换 254
8.1.2逆向转换 270
8.1.3平行对转 273
8.2字形转换系统 287
第9章 形声字易形变声原则和方法 315
9.1形声字易形原则和方法 316
9.1.1形声字易形原则 319
9.1.2形声字易形方法 325
9.2形声字变声原则和方法 334
9.2.1形声字变声原则 334
9.2.2形声字变声方法 343
第10章 转注字的形音义关系 350
10.1“转注字”定义 350
10.2转注字的形体关系 353
10.2.1转注字与異体字的关系 355
10.2.2转注字与同源字的关系 365
10.3转注字的语音关系 375
10.4转注字的意义关系 388
第11章 转注字研究方法论 402
第12章 转注研究的宏观意义与微观意义 414
12.1转注研究的宏观意义 415
12.2转注研究的微观意义 420
12.2.1古籍的校勘 420
12.2.2俗体字的研究 432
12.2.3異体字的整理 436
结论 444
主要参考文献 448
汉字是祖先的心语(后记) 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