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1
一、抗战前的四川政局及其文化生态 1
二、抗战与中国哲学转型 9
三、中源与西潮的交汇 18
第一章 抗战时期的官方哲学 29
一、蒋介石的力行哲学及其剖析 30
二、陈立夫的唯生哲学及其演变 42
三、思想史视野下的《中国之命运》及其缺陷 51
第二章 四川抗战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62
一、国统区的文化氛围与《新华日报》的成长 63
二、抗战时期马克思主义在四川传播的风貌和特点 76
三、抗战时期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的哲学交锋 90
第三章 战国策派的抗战哲学(上):雷海宗 106
一、文化形态史观与尚武精神 106
二、无兵的文化与士大夫的堕落 118
三、大家族制度与人口困境 136
四、元首制度与中国政体的出路 145
第四章 战国策派的抗战哲学(下):林同济与陈铨 155
一、林同济:“战国论”及其哲学基础 155
二、林同济:士大夫的堕落与宦术 167
三、陈铨:中国的“狂飙突进”之梦与英雄崇拜 175
第五章 抗战与现代中国哲学 183
一、冯友兰与《贞元六书》 184
二、贺麟的理想及其新心学 194
三、“由佛归儒”的熊十力 204
第六章 现代西方哲学与抗战 216
一、西方哲学东渐的全面推进 217
二、抗战与金岳霖的《知识论》 233
三、张颐、贺麟对黑格尔哲学的译介与研究 248
后记 265
一、战略后方的思想前沿 265
二、文化转型之哲学创新 271
三、拂去遮蔽与对抗遗忘 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