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
第一章 一·二八淞沪抗战 3
第一节 九一八激荡上海抗日风云 3
上海抗日救亡运动蓬勃兴起 3
日本的侵略意图和战争准备 8
日本特务策划“日僧事件” 10
谋求妥协与准备抵抗的双重奏 13
第二节 一·二八淞沪抗战经过 16
奋起还击,首战告捷 16
曹家桥阻击战、庙行大捷 22
后援断绝,被迫后撤 28
空军迎战、海军避战 35
《淞沪停战协定》签订 38
第三节 各界踊跃支援抗战 44
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与实践 44
爱国人士誓为坚强后盾 46
社会各界民众声援抗战 48
各路义勇军奔赴前线 50
募捐、劳军、救护、济难 55
第二章 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 63
第一节 上海民众坚持抗日救亡 63
共产党引领民众抗日救亡运动 63
民主人士发起民权保障斗争 65
积极扩大中国抗战国际影响 67
第二节 救亡文化蓬勃而起 70
文化界团结抗战 70
救亡文化大发展 73
第三节 呼吁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80
新政策,新希望 80
救国会运动的兴起与发展 82
学生运动和工人运动的复兴 90
救国无罪 95
第三章 八一三淞沪会战 101
第一节 战前中日双方的军事部署 101
战前日方军事部署 101
战前中国军事部署 102
虹桥机场事件 105
第二节 上海市区攻围战 107
八一三淞沪会战揭幕 107
八一四空战 111
江海激战 113
浦东“神炮” 116
第三节 反登陆作战 120
长江口岸反登陆战 120
罗店“血肉磨坊”战 121
血战宝山城、月浦镇 123
第四节 阵地防御战 126
蕰藻浜、走马塘阵地战 126
大场陷落 127
四行孤军 128
苏州河南岸阻击战 131
第五节 西撤退守 133
日军金山卫登陆 133
上海华界沦陷 133
战争浩劫 136
第四章 全民抗战热潮 141
第一节 中共上海党组织的恢复重建 141
中共中央指导上海党组织的重建 141
中共上海三人团 142
江苏省委的重新组建 144
第二节 各界救亡组织和团体 145
上海市各界抗敌后援会 145
上海市各界救亡协会 146
文教界救亡团体 147
职工界救亡团体 149
学生、青年、妇女及其他救亡团体 149
第三节 慰劳救护和救亡宣传 152
募捐慰劳 152
战地救护和战地服务 153
救亡宣传 156
第四节 难民的收容救济 162
上海救济会 162
上海慈联会 162
“中国难民之友”饶家驹 163
中共上海党组织的难民工作 165
第五节 上海民族工业的内迁 167
民族工业艰难内迁 167
沈鸿的利用五金厂 169
第六节 海外华人华侨和国际社会的援助 170
海外华人华侨的援助和救济 170
国际组织的支持 172
各国政府对华政策和援助 173
世界各国人民对华援助 174
第五章 多形式坚持抗日斗争 179
第一节 “孤岛”时期民众抗日救亡运动 179
群众救亡方式的转变 179
开辟群众抗日救亡阵地 181
第二节 抵制日伪接收与渗透 185
海关关员抵制日伪接收 185
邮务员工反对悬挂伪旗 186
保护教育主权完整 187
击败日伪渗透工运 189
第三节 “孤岛”抗战文化的兴起 192
“洋商”报刊的兴起 192
进步书籍的繁荣 196
文学艺术的活跃 198
戏剧电影的发展 199
第四节 支援新四军和华中根据地建设 203
宣传慰问 203
人力支持 205
物力财力支持 206
文化技术支持 208
第五节 敌后抗日武装斗争创建上海外围农村抗日游击区 210
反“扫荡”、反“清乡” 213
第六章 艰苦卓绝迎来抗战胜利 219
第一节 日军全面推行法西斯统治 219
强化日伪政权 219
实行经济统制 220
推行奴化教育 223
扩充军事设施 225
第二节 坚持隐蔽斗争 227
隐蔽精干,积蓄力量 227
勤学勤业交朋友 229
各条战线的隐蔽斗争 231
第三节 上海人民迎来抗战胜利 234
开展“天亮行动” 234
组建地下军 237
日本战败投降 238
上海人民欢庆抗战胜利 241
尾声 244
参考文献 251
后记 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