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
1.1 目的内容 1
1.2 采用标准 1
1.2.1 曹妃甸工业区及周边区域环境保护目标值 1
1.2.2 生态建设目标 2
1.3 控制破坏与保护生态环境的目标 3
1.3.1 周边区域保护生态环境目标 3
1.3.2 工业区生态保护目标 3
1.4 技术路线 4
第二章 曹妃甸工业区概况 5
2.1 工业区建设范围 5
2.1.1 工业区名称 5
2.1.2 建设地点 5
2.1.3 建设性质 6
2.2 建设规模及平面布置 7
2.2.1 初期起步阶段(2005~2010年) 7
2.2.2 中期快速发展阶段(2011~2020年) 7
2.2.3 远期完善提高阶段(2021~2030年) 8
2.3 土地利用及发展规划 8
2.3.1 曹妃甸工业区开发前土地利用情况 8
2.3.2 土地利用发展规划 9
2.4 施工方案及运行方案 10
2.4.1 围海造地施工方案 10
2.4.2 曹妃甸工业区的发展思路和规划 10
2.4.3 曹妃甸工程建设方案 11
第三章 曹妃甸工业区工程分析 13
3.1 施工期、施工内容、施工方式及对生态的影响 13
3.1.1 曹妃甸工业区总体规划 13
3.1.2 施工期曹妃甸工业区施工方式和施工方案 15
3.1.3 施工期环境影响因素 16
3.2 运行期、工程内容、方式及其对生态的影响 19
3.2.1 项目运行方式和内容 19
3.2.2 项目运营期对生态环境影响 23
3.2.3 曹妃甸工业区工程运行期产生的污染物 24
3.3 环境污染对环境质量和生态环境破坏的方式、强度、范围 25
3.3.1 曹妃甸工业区工程施工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分析 25
3.3.2 污染源强估算 26
3.3.3 营运期污染源强估算 28
3.4 影响因子筛选 31
3.4.1 评价因子 31
3.4.2 评价标准 32
3.4.3 评价方法 32
3.4.4 评价结果 32
3.5 工业区实施过程对生态的防护和恢复方案 33
3.5.1 施工期项目环境保护对策与建议 33
3.5.2 营运期项目对生态环境的防护和恢复方案 35
第四章 曹妃甸工业区的环境现状 37
4.1 曹妃甸生态环境基本特征 38
4.1.1 土地利用现状 38
4.1.2 植被类型分布现状 42
4.1.3 绿地的空间分布及其内部的异质性状况 52
4.1.4 区域环境生物量 54
4.1.5 土地的荒漠化及水和土地的理化性质 55
4.1.6 物种多样性 57
4.1.7 人口—资源—经济的相互关系 59
4.2 遥感地物分析 59
4.2.1 遥感影像波段选择 60
4.2.2 遥感影像的几何精校正 63
4.2.3 遥感影像的季相模拟 64
4.2.4 遥感影像的增强处理 64
4.2.5 唐海县及曹妃甸工业区植被盖度的计算 65
4.3 曹妃甸区域社会经济情况 71
4.3.1 居民和人口 71
4.3.2 工业现状 71
4.3.3 第三产业现状 72
4.4 环境污染及环境破坏的现状 72
第五章 曹妃甸工业区生态影响现状评价 74
5.1 生态影响评价范围 74
5.1.1 沿岸潮上带陆地 74
5.1.2 潮间带浅滩 75
5.1.3 潮间带潮沟—水道系统 79
5.1.4 曹妃甸的岸线 80
5.1.5 岸外水下斜坡 81
5.1.6 近岸潮流深槽 81
5.1.7 岸外海域 82
5.2 生态影响评价的时段、原则、内容与方法 82
5.2.1 评价时段 82
5.2.2 评价原则 82
5.2.3 评价内容及方法 83
5.3 生态影响现状评价 84
5.3.1 陆地和湿地生态系统现状 84
5.3.2 水文气象与水质状况 87
5.3.3 渤海海洋生态系统及其生物种类构成 103
5.3.4 海洋赤潮 123
5.3.5 渤海海洋生物食物网模型 125
第六章 曹妃甸工业区生态影响预测 129
6.1 工业区生态影响特征 129
6.1.1 围海造陆带来赤潮 129
6.1.2 湿地、河口等生态系统的退化,生物多样性降低 129
6.1.3 海岸带自然景观改变,生态平衡破坏 129
6.1.4 鱼类生存环境破坏,渔业资源减少 130
6.1.5 加剧海洋灾害的破坏程度 130
6.2 预测内容及方法 130
6.2.1 预测内容 130
6.2.2 预测方法 130
6.3 工业区污染排放预测 140
第七章 生态风险评估 145
7.1 对海洋生态影响的生态风险因子识别 145
7.2 曹妃甸生态风险分析 146
7.2.1 淡水资源 146
7.2.2 围海造地生态影响 149
7.2.3 废弃物的排放 151
7.3 曹妃甸区域生态承载力和建设环境压力评估 153
7.3.1 区域环境系统承载力评估 153
7.3.2 区域环境压力-承载力指标体系的构建 156
7.4 突发性风险评价 161
7.4.1 风险类型 161
7.4.2 环境风险评价内容、方法、程序 165
7.4.3 环境风险计算 166
7.4.4 风险评价计算及结果分析 167
7.5 风险管理 169
7.5.1 风险防范措施 169
7.5.2 防火、防爆和防泄漏管理措施 169
7.5.3 应急预案 170
第八章 生态影响的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171
8.1 曹妃甸工业区环境经济分析中费效分析法的应用 171
8.2 建设项目环境代价分析 172
8.3 环境经济收益分析 175
8.4 建设项目社会经济效益分析 176
第九章 曹妃甸工业区生态保护的保障措施 179
9.1 生态保护组织机构建设和规划 180
9.2 生态环境管理能力建设 182
9.2.1 加强人员素质培训 182
9.2.2 强化政务公开 182
9.2.3 建设生态监测站点、提高生态环境监测能力 182
9.3 政策及管理体系 186
9.3.1 强化政策制度创新 186
9.3.2 完善政府管理体系 187
9.4 资金投入 188
9.5 人力资源与科技投入 189
9.5.1 强化生态保护人力资源管理 189
9.5.2 加大科技投入 189
第十章 结论 191
10.1 本项研究总的目标 191
10.2 曹妃甸工业区生态系统的现状 192
10.3 曹妃甸工业区生态系统影响预测 193
10.4 生态承载力与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194
10.5 生态风险评估与生态保护措施 197
参考文献 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