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澳大利亚联邦政府预算管理 1
一、现状 2
(一)预算体制概述 2
1.政治体制背景 2
2.财政管理法律体系 4
3.预算管理框架 7
(二)年度预算周期 15
1.预算编制阶段(Budget formulation cycle) 15
2.预算审查阶段(Parliamentary budget cycle) 17
3.预算执行阶段(Budget implementation cycle) 19
(三)预算文件资料 20
1.预算演讲(Budget speech) 21
2.预算概要(Budget overview) 21
3.预算文件(Budget papers) 21
4.部门预算报告(Portfolio budget statements) 24
(四)预算拨款 26
1.综合收入基金 26
2.年度拨款 27
3.专项拨款 30
(五)财务报告体系 31
1.《预算诚实宪章1998》规定的报告 31
2.《财务管理和责任法案1997》规定的报告 33
3.部门和机构年度报告 34
二、主要特色 34
(一)权责发生制预算 34
1.权责发生制预算的含义 35
2.权责发生制预算的优势 38
3.权责发生制预算与收付实现制预算的协调 40
(二)绩效预算 42
1.以成果为导向的绩效管理框架 42
2.强化部门内控和管理的灵活性 45
3.对项目绩效进行监控和评估(Monitoring and Evaluation,M&E) 47
4.实施以提升绩效为目的的公共部门改革 50
(三)政府间财政关系 51
1.转移支付的主要构成 52
2.转移支付总体设置对促进政府间财政关系的作用 54
(四)政府财政统计体系 57
1.含义及特点 58
2.实践运用 59
3.与澳大利亚会计准则的区别 63
(五)中央预算管理系统 65
1.中央预算管理系统(CBMS) 66
2.预算周期中CBMS的运用 68
3.CBMS重新开发计划 71
三、改革过程 74
(一)预算改革前二十年(1975—1996年) 74
1.弗雷泽(Fraser)政府预算改革(1975—1983年) 74
2.霍克(Hawke)政府预算改革(1983—1991年) 76
3.基廷(Keating)政府预算改革(1991—1996年) 78
(二)预算改革的黄金时期(1996—2007年) 79
1.立法领域改革 79
2.权责发生制预算改革 81
3.其他相关改革 82
(三)后预算改革时期(2007— ) 84
1.政府间协定(Intergovernmental Agreement)和《联邦财政关系法案2009》(Federal Financial Relations 2009) 86
2.《公共治理、绩效和责任法案2013》(Public Governance,Per-formance and Accountability Act 2013) 87
四、启示与借鉴 94
(一)与公共管理领域改革协同推进 94
(二)坚持渐进预算改革的思路 95
(三)构建具有约束力的财政中期支出框架 96
(四)探索成果导向的绩效预算管理框架 96
(五)改进均等化转移支付的总体设置 97
(六)完善政府财政统计体系 98
(七)整合预算管理信息系统 98
参考文献 99
第二部分 澳大利亚联邦政府会计与财务报表编制 103
一、政府会计 104
(一)政府会计准则 104
1.简介 105
2.财务报表编制和列报框架 109
(二)会计要素的确认与计量 112
1.金融工具 113
2.存货 115
3.不动产、厂房和设备 116
4.投资性房地产 119
5.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和停业单位 121
6.农业 123
7.道路下的土地 124
8.无形资产 125
9.租赁 127
10.公允价值计量 129
11.资产减值 129
12.预计负债、或有负债和或有资产 131
13.雇员福利 134
14.收入 136
15.政府补助会计和政府援助的披露 137
16.捐助 138
17.借款费用 140
(三)水资源和PPP会计 141
1.澳大利亚水资源会计准则 141
2.PPP会计准则 143
二、政府财务报表 146
(一)政府财务报表概述 146
1.法律和政策框架 147
2.公共部门单位在财务报表编制中的职责 151
(二)财务报表编制相关准则 152
1.财务报表列报 152
2.现金流量表 154
3.合营、联营相关事项 155
4.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 158
5.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 161
6.中期财务报告、简明财务报告和预算报告 161
7.信息披露 165
(三)单位财务报表 169
1.非营利单位财务报表内容 171
2.营利单位财务报表内容 192
3.编制财务报表的良好实务 193
(四)合并财务报表 198
1.合并财务报表编制范围 199
2.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流程 200
3.合并财务报表相关准则 201
4.合并财务报表的内容 204
三、政府会计改革 205
(一)过程 206
1.权责发生制会计改革 206
2.权责发生制财务报告改革 207
3.与国际趋同的会计准则框架的建立 208
4.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的变迁 209
(二)内容 210
1.交易时间确认的变化 210
2.全面反映公共部门的活动成本 211
3.扩大了财务报告体系 214
(三)主要特点与成效 214
1.主要特点 214
2.成效 216
(四)经验和教训 219
(五)目前的问题 220
1.实行权责发生制的成本效益 220
2.公共部门资产的评估和计价 221
3.合并单位范围的确定 221
4.财务报表提供的信息的可理解性 221
四、启示与借鉴 222
(一)确保现行会计体系运行良好 223
(二)建立协同推进改革的共识和意愿 224
(三)构建完备的财务管理法律体系 224
(四)制定高质量的政府会计和财务报告准则 225
(五)结合采用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 226
(六)做好人力资源和技术上的准备 227
参考文献 228
第三部分 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审计 230
一、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审计现状 231
(一)澳大利亚审计署 231
1.职责与权限 231
2.愿景、目标与核心价值观 234
3.主要业务和成果 236
4.机构设置和人员 241
5.审计工作程序 246
6.质量控制与保证 248
7.信息化工作情况 254
8.目前的挑战 256
(二)公共部门的审计委员会和内部审计机构 258
1.澳大利亚公共部门审计委员会 259
2.公共部门内部审计机构 260
(三)联邦审计在风险管理和舞弊控制中的作用 269
1.澳大利亚联邦的风险管理和舞弊控制 269
2.审计署在联邦风险管理和舞弊控制中的作用 276
3.审计委员会和内部审计机构在联邦风险管理和舞弊控制中的作用 280
二、澳大利亚审计署的发展历程 283
(一)“冲突”时期(1901—1938年) 283
1.澳大利亚审计署成立 283
2.《1901年审计法》 284
3.审计理念 290
4.工作特点 291
(二)“协作”时期(1938—1973年) 296
1.审计理念 296
2.工作特点 297
(三)“扩张”时期(1973—1995年) 302
1.审计理念 302
2.工作特点 302
(四)“发展”时期(1995— ) 310
1.审计理念 310
2.工作特点 311
3.《1997年审计长法》的历次修订和审计职权的变化 315
4.《2013年PGPA法案》带来的变化 316
三、澳大利亚审计署推动政府预算管理和会计改革的途径 326
(一)围绕预算管理和会计改革开展绩效审计 327
1.关于预算管理的绩效审计 333
2.关于政府拨款和公共账户管理的绩效审计 337
(二)指导财务报表编制并开展财务报表审计 339
(三)适时发布良好实务指南 340
(四)参与会计和审计准则的研究与制定 342
四、启示与借鉴 345
(一)围绕促进完善国家治理确定审计工作重点 346
(二)在预算和会计改革中发挥积极作用 346
(三)稳妥推进绩效审计的发展 347
(四)促进风险管理和舞弊控制框架完善 348
(五)推动公共部门内部审计制度的建立健全 349
(六)重视和持续提高审计质量与水平 350
参考文献 351
第四部分 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决算(财务报表)审计 358
一、概述 359
(一)审计目标 360
(二)审计范围和内容 361
(三)审计准则 362
(四)审计方法 366
1.风险基础审计方法 366
2.收集审计证据的具体方法 367
(五)审计报告 368
1.单位年度财务报表审计报告 369
2.年度财务报表审计期中和期末报告 372
3.管理建议书 373
(六)审计收费 374
(七)审计报告的使用 374
1.供公共查阅 374
2.单位审计委员会监督审计建议执行 374
3.国会审查 375
4.接受独立审计师定期外部审计 375
(八)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376
1.专业财务报表审计人员匮乏 376
2.不断压缩的财务报告时间 377
3.信息和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 378
4.不断变化并日趋复杂的会计和审计准则 379
5.保持审计独立性的更高要求 380
二、组织模式和做法 381
(一)分阶段组织实施和报告 381
1.做法 381
2.由来 383
3.好处 386
(二)充分利用外部资源 387
1.外包部分审计业务 387
2.外聘短期合同工 392
3.利用内部审计工作 394
4.利用专家工作 398
(三)采用整合的审计组织管理方法 400
1.运用整合方法提供产品组合 400
2.采用整合的风险识别和计划编制方法 401
3.采用整合的信息共享机制和资源配置方法 402
(四)与客户密切沟通合作 403
1.主动加强与客户的沟通和合作 403
2.明确客户协助要求 406
(五)专业化的审计流程 407
1.实施风险分析程序 407
2.评估重大错报风险 414
3.应对已识别的风险 416
4.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 417
5.获取和评价审计证据 420
6.形成审计意见 422
三、历史沿革 424
(一)法律依据的演变 424
1.财务支出详细审计授权及初步变革阶段(1901—1919年) 424
2.测试基础授权不断扩大完善阶段(1920—1996年) 425
3.审计授权不断拓展完善阶段(1997—2013年) 425
4.审计授权细化升级阶段(2014— ) 426
(二)审计方法模式发展变革 427
1.交易基础详细审计阶段(1901年至20世纪50年代后期) 429
2.控制基础审计阶段(20世纪60至80年代) 431
3.风险基础审计阶段(20世纪80年代后期— ) 433
(三)审计业务安排的发展变化 436
1.审计长成为所有联邦单位的唯一外部审计师 436
2.审计收费政策的变化 437
3.利用私营会计师事务所参与审计 437
4.对政府整体的财务报表进行审计 437
5.强调财务报表审计绩效 438
(四)审计内容和组织形式的发展 439
1.合并财务报表审计 439
2.期中财务报表审计报告 440
3.三重底线报告的审核 441
4.合规性认证 442
5.对州和领地转移支付的审计 443
四、启示与借鉴 447
(一)对决算审计工作进行总体设计规划 448
(二)与其他审计项目安排和资源管理相结合 450
(三)分阶段实施决算审计工作 451
(四)多种方式利用外部资源 452
(五)加强与被审计单位沟通合作 453
(六)努力提升审计人员技能 454
参考文献 455
附录 461
附录A 澳大利亚审计长2012—2013年度报告(摘译) 461
附录B 2013—2014年度澳大利亚审计长审计报告第13号对截至2013年6月30日澳大利亚政府单位财务报表的审计(摘译) 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