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A协会机构投资系列 估值技术》PDF下载

  • 购买积分:14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美)大卫T.拉勒比,贾森A.沃斯编;王晋忠等译
  • 出 版 社: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111479284
  • 页数:435 页
图书介绍:估值是投资分析的基石,全面理解和正确运用估值方法是长期成功投资的关键。合理应用估值技术,能帮助投资者区分价格和价值,二者的关键区别来自超额收益流。本书由CFA协会的两位权威估值专家编写,汇集了过去50多年中最精明、最成功投资家的深刻见解和专业技术。从“价值投资之父”本杰明·格雷厄姆(Benjamin Graham),到阿斯沃思·达莫达兰(Aswath Damodaran),你可以学到这些投资大师们所认同的投资估值方法,包括收益和现金流分析。在学习本书的过程中,你将感受到估值思想的演进,也会对该领域未来的创新发展脉络有所理解。

第一部分 估值观点:过去和现在 2

第1章 对普通股估值公式的两种阐述方法 2

注释 9

第2章 寻找安全性和估值的边界 10

2.1 两个基本的投资目标 10

2.2 货币的价格中的虚假信息 11

2.3 未来是不确定的 11

2.4 处理宏观风险 12

2.5 拥有企业独有的购买力 13

2.6 寻找安全性边际 14

2.6.1 估价 14

2.6.2 经营模式退化 15

2.6.3 专注于资产,而不是剩余权益 15

2.6.4 管理 16

2.7 标新立异的灵活性 16

2.8 结论 17

2.9 问答部分 17

注释 18

第二部分 估值方法 20

第3章 公司的业绩和增加值衡量 20

3.1 前言 20

3.2 致谢 21

3.3 引言 22

3.3.1 价值如何产生 22

3.3.2 新业绩评估方法与资本预算法的联系 24

3.3.3 总结 25

3.4 传统绩效度量指标 25

3.4.1 投资回报率 25

3.4.2 托宾q值 26

3.4.3 总结 27

3.5 附加值的度量指标 28

3.5.1 经济利润 28

3.5.2 市场增加值 37

3.5.3 经济附加值与市场增加值的调和 38

3.5.4 附加值度量指标应用过程中的难点 38

3.5.5 霍尔特的投资现金流收益率 39

3.5.6 总结 42

3.6 各种绩效度量指标的比较 42

3.6.1 样本 43

3.6.2 变量 43

3.6.3 实证结果 46

3.6.4 总结 51

3.7 结论 51

附录3A 企业的资本成本 52

附录3B 净现值和内部收益率 55

术语表 56

注释 57

参考文献 61

第4章 运用可支配股利法对股票进行估值 64

4.1 可支付股利 65

4.2 可支付与常规股利 66

4.3 差异的重要性 69

4.4 账面价值与经济价值的权重 70

4.5 结论 71

参考文献 72

第5章 现金流贴现法在估值中的应用 73

5.1 DCF方法的计算公式 73

5.2 现金流的估计 74

5.3 贴现率 75

5.3.1 定义 75

5.3.2 外部因素 76

5.3.3 内部因素 76

5.3.4 组成部分 76

5.4 终值 77

5.5 结论 78

5.6 问答部分 79

注释 80

第6章 股权价值分析的个案研究:默克公司(Merck&Company) 81

6.1 默克公司近年年报 82

6.1.1 战略目标 82

6.1.2 结构重组 82

6.1.3 医疗改革中的定位 83

6.1.4 展望 83

6.2 美国制药行业的基本信息 83

6.2.1 制药公司的定价和需求 83

6.2.2 整合和合资企业 83

6.2.3 市场趋势 84

6.2.4 国际竞争 84

6.2.5 美国政治、监管环境 84

6.3 需要完成的任务 85

附录6A 默克公司财务数据 90

附录6B 医药行业统计数据 94

附录6C 竞争策略分析框架 96

附录6D 回顾杜邦财务比率分析方法 98

附录6E 几种估值方法 100

6.4 参考解答:默克公司案例 102

6.4.1 目前医药营销中存在的问题 102

6.4.2 美国医药行业的竞争结构 102

6.4.3 波特模型以及默克公司 103

6.4.4 默克公司的最近资产收益率表现评价 104

6.4.5 计算默克公司的内在价值 105

6.4.6 用两阶段现金流贴现模型计算默克公司的内在价值 105

6.4.7 内在价值敏感性分析 106

6.4.8 关于内在价值敏感性分析的讨论 107

6.4.9 利用默克公司的价格收益比率和每股净收益计算股票的内在价值 107

6.4.10 关于估值分析的讨论 108

6.4.11 用H模型计算内在价值 108

6.4.12 H模型的敏感性分析 108

6.4.13 H模型的结果的分析 109

6.4.14 整体估值意见与投资建议 109

6.4.15 定量因素的考察 109

6.4.16 定性因素的考察 110

第7章 传统股票估值方法 111

7.1 目的 112

7.2 捷径 112

7.2.1 预期模型 112

7.2.2 估值模型 112

7.3 传统估值方法 113

7.3.1 市净率 113

7.3.2 市销率 113

7.3.3 市盈率 113

7.3.4 股利贴现模型 114

7.4 筛选 114

7.4.1 行业组成 114

7.4.2 估值 115

7.4.3 股权收益构成 116

7.4.4 增长 116

7.4.5 风险、预期和业绩 117

7.5 基本分析 118

7.5.1 增长和折现率 118

7.5.2 估值 121

7.6 结论 126

7.7 问答部分 126

第8章 简单估值模型和增长预期 128

8.1 戈登模型 129

8.2 简单有限增长模型 129

8.2.1 情况一:所有收益再投资到正净现值项目 130

8.2.2 情况二:部分收益再投资到正净现值的项目 130

8.3 新模型和市场预期 131

8.4 评价市盈率的合理性 133

8.5 高市盈率股票的过高估价 134

8.6 结论 134

附录8A新模型与戈登模型之比较 134

致谢 135

注释 135

参考文献 136

第9章 Q型竞争下的特许经营权估值 137

9.1 一阶段无增长模型 138

9.2 Q型竞争性均衡 139

9.3 一般衰退模型 141

9.4 现值等价股权收益(净资产收益率) 143

9.5 基本两阶段增长模型 144

9.6 增长驱动股权收益 145

9.7 Q型竞争下的极限股权收益 146

9.8 结论 149

致谢 149

注释 150

参考文献 150

第10章 增值以及现金驱动估值模型 152

10.1 现金流贴现模型及估值 152

10.2 估算 153

10.2.1 名义估值与实际估值 153

10.2.2 权益成本 154

10.3 价值创造 160

10.3.1 价值中性行为 160

10.3.2 增值行为 160

10.3.3 其他可选择的增值方法 162

10.4 经济附加值 162

10.4.1 EVA警告 163

10.4.2 比较EVA与DCF估值 164

10.5 结论 165

10.6 问答部分 165

第11章 财务经济附加值法 167

11.1 一价法则 168

11.2 解决循环论证问题 169

11.3 财务经济附加值法 171

11.4 总结 173

附录11A FEVA公式的推导 175

注释 176

参考文献 177

第12章 选择恰当的估值方法(一) 178

12.1 正确估算权益价值 178

12.1.1 新经济的消失 179

12.1.2 估值技术概述 179

12.1.3 市场倍数指标 183

12.2 选择合适的类比公司 185

12.2.1 两个关键问题 186

12.2.2 定义倍数指标 186

12.2.3 倍数指标的驱动因子 186

12.2.4 研究设计 187

12.2.5 研究结果 188

12.3 总结 188

12.4 问答部分 189

注释 190

第13章 选择恰当的估值方法(二) 191

13.1 确定估值因素 191

13.2 资本成本法 193

13.2.1 账面价值调整法 193

13.2.2 重置成本法 194

13.3 市场法 194

13.3.1 类比倍数法 194

13.3.2 类比交易法 196

13.3.3 总结 196

13.4 收入法 196

13.4.1 公司自由现金流法 196

13.4.2 股权自由现金流法 198

13.4.3 股利贴现模型法 199

13.5 未定权益法:期权估值法 202

13.6 总结 203

13.7 问答部分 204

注释 205

第14章 流动性不足股票的估值方法 206

14.1 流动性的估值方法 207

14.2 股票收益率的波动性 208

14.2.1 波动性的度量 208

14.2.2 股票收益率的波动性 209

14.2.3 波动性是否具有连续性 210

14.3 案例 211

14.3.1 动性不足所导致的最高折价率 212

14.3.2 确定最终折价率 212

14.4 总结 213

注释 214

参考文献 214

第三部分 收益和现金流分析 218

第15章 盈利的计量和披露对股票估值的影响 218

前言 218

致谢 219

声明 219

引言 220

15.1 会计收入与股票价值相关性的证明 221

15.1.1 收入数据与股票价格 221

15.1.2 含有会计收入或现金流的会计信息 224

15.1.3 如何运用会计收入进行估值 225

15.1.4 总结 226

15.2 财务报告中的会计收入与股票估值 227

15.2.1 净现金流模型更好还是以收入为基础的模型更好 227

15.2.2 利润表的分类 230

15.2.3 非常项目 232

15.2.4 重组 234

15.2.5 停止经营 235

15.2.6 会计制度变更 238

15.2.7 综合收入及其构成 240

15.2.8 总结 240

15.3 买方股票分析如何运用会计收入进行股票估值 242

15.3.1 目标和过程 243

15.3.2 股票估值分析 246

15.3.3 实验的启示 248

15.3.4 后续研究 248

15.3.5 总结 250

15.4 结论 250

注释 251

参考文献 256

第16章 现金流分析及权益估值 258

16.1 自由现金流(FCF)法 258

16.1.1 修正的自由现金流法 259

16.1.2 实际问题 259

16.1.3 实施的问题 260

16.2 关注收入带来的问题 260

16.2.1 折旧和摊销 260

16.2.2 重组费用 260

16.2.3 盈利和损失 261

16.2.4 研发费用 261

16.2.5 递延费用 261

16.3 股票估值中的自由现金流分析 261

16.3.1 估算当前的FCF 261

16.3.2 估算FCF的增长预期 262

16.3.3 推导在无杠杆情况下的预期回报 262

16.3.4 计算杠杆率r 262

16.3.5 估算权益风险相关的r 262

16.4 FCF案例 263

16.5 结论 264

16.6 问答部分 264

第17章 会计估值:盈余质量的问题? 266

17.1 收益衡量与估值 267

17.2 收益质量的实证检验 269

17.2.1 价值相关性方法 270

17.2.2 信息内容方法 270

17.2.3 预测能力的方法 270

17.2.4 方法比较 270

17.2.5 经济收益的衡量 271

17.2.6 组件数据 271

17.3 政策影响 272

致谢 272

注释 272

参考文献 273

第18章 收益质量分析和权益估值 275

18.1 为什么要分析收益质量 276

18.2 超预期盈利的影响 276

18.3 收益质量的界定 277

18.4 简单的股息收益案例 277

18.5 收益分解 281

18.6 结论 283

18.7 问答部分 283

第19章 估值中“现金为王”? 285

19.1 基于倍数的价值评估 286

19.2 美国证据:利润分配 287

19.3 国际案例 288

19.4 国际结果 289

19.4.1 运营现金流与收益 290

19.4.2 股利与盈余 292

19.4.3 预期每股收益的完全估值表现 295

19.5 结论 296

附录19A变量界定 296

注释 297

参考文献 298

第四部分 期权估值 300

第20章 员工股票期权和股权估值 300

20.1 序言 300

20.2 前言 301

20.3 员工股票期权基础 302

20.3.1 一个典型的员工股票期权 302

20.3.2 股权估值中的期权 304

20.4 期权的预期成本 305

20.4.1 股票期权的会计准则 305

20.4.2 戴尔案例 308

20.4.3 税收问题 310

20.5 期权行使的模式 315

20.5.1 执行的假设 315

20.5.2 执行时间 315

20.5.3 实证检验 316

20.5.4 含义 319

20.5.5 期权定价模型 319

20.6 期权价值对雇员的意义 322

20.6.1 雇员风险厌恶与激励效应 322

20.6.2 波动率和员工期权 323

20.6.3 激励效应&会计效应 324

20.6.4 会计、薪酬设计和重新定价 324

20.7 对现金流和定价的影响 325

20.7.1 授予期权的决定因素 325

20.7.2 期权、回购、稀释和现金流 326

20.7.3 期权和激励 326

20.7.4 期权和稀释 327

20.7.5 期权的市场价值 329

20.8 总结和应用 330

20.8.1 研究结果 331

20.8.2 未来期权发行 332

20.8.3 可能转向限制股 333

附录20A选择的戴尔电脑公司披露 333

注释 338

参考文献 338

第21章 拥有提前执行边界的员工股票期权 341

21.1 提前执行边界的启发式模型 343

21.1.1 “调整到期日”方法(L模型) 343

21.1.2 HW“执行价倍数”方法(M模型) 344

21.1.3 “获得的期权价值比例”方法(μ模型) 344

21.2 L,M和μ模型的比较 347

21.2.1 代表性投资者框架下模型价格的计算 347

21.2.2 从模型获得的相对价格 347

21.2.3 模型和客观期权价值的表现 349

21.3 结论 352

致谢 353

注释 353

参考文献 354

第五部分 实物期权估值 356

第22章 实物期权与投资估值 356

22.1 提要 356

22.2 前言 357

22.3 介绍 358

22.3.1 技术部门里的实物期权 359

22.3.2 实物期权的背景及方法论 361

22.3.3 小结 364

22.4 估值模型:传统模型与实物期权 364

22.4.1 传统的估值工具 365

22.4.2 期权估值 371

22.4.3 小结 375

22.5 实物期权估值框架 375

22.5.1 金融期权估值 375

22.5.2 使用金融期权模型对实物期权估值 379

22.5.3 小结 385

22.6 解读实物期权 385

22.6.1 使用实物期权估值 385

22.6.2 对思科估值 387

22.6.3 对内嵌实物期权公司估值的案例分析 388

22.6.4 小结 393

22.7 实物期权估值中的缺陷和不足 393

22.7.1 内部外部相互影响并发 394

22.7.2 无法解释荒谬的估值 394

22.7.3 模型风险 395

22.7.4 未能满足假设 395

22.7.5 难以估算参数值 397

22.7.6 标的资产的不可交易性 401

22.7.7 小结 405

22.8 实物期权估值使用上和准确性上的实证证据 405

22.8.1 直接和间接测试 405

22.8.2 实业者对实物期权模型的应用 407

22.8.3 小结 407

22.9 总结和结论 408

附录22A投资项目中实物期权的进一步解释 410

附录22B Hokie公司投资机会的二项式案例 413

术语表 415

注释 416

参考文献 419

第23章 生物科技公司实物期权估值 423

23.1 新药开发 424

23.2 阿杰朗制药公司 424

23.3 假设 425

23.4 评估方法 427

23.4.1 决策树法 427

23.4.2 二项式法 429

23.5 结果 431

23.6 结论 432

注释 433

参考文献 433

译后记 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