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松街道志》PDF下载

  • 购买积分:20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何西安等编纂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2
  • ISBN:9787532635245
  • 页数:746 页
图书介绍:本书为松江区地方志书之一种,记述了方松街道的历史风貌和发展轨迹,充分展示了方松街道丰富的地情、优秀的文化和淳厚的民风。

概述 1

大事记 6

第一章 建置 37

第一节 沿革 37

第二节 区划 40

一、解放前区划 40

二、解放后区划 41

第三节 城镇基层社区(居委会职能区) 50

一、江虹社区(居委会职能区) 50

二、放生池社区(居委会职能区) 50

三、天乐社区(居委会职能区) 51

四、江中社区(居委会职能区) 52

五、公捷苑社区(居委会职能区) 52

六、祥和社区(居委会职能区) 53

七、兰桥社区(居委会职能区) 53

八、绿庭苑社区(居委会职能区) 54

九、鼎信社区(居委会职能区) 54

十、明丰社区(居委会职能区) 55

十一、江诚社区(居委会职能区) 55

十二、檀香社区(居委会职能区) 55

十三、开元社区(居委会职能区) 56

十四、世纪新城社区(居委会职能区) 57

十五、上海外贸学院学生公寓社区(居委会职能区) 57

十六、建设社区(居委会职能区) 58

十七、东明社区(居委会职能区) 58

十八、湖畔天地社区(居委会职能区) 58

十九、紫东新苑社区(居委会职能区) 59

二十、锦桂苑社区(居委会筹备组职能区) 59

二十一、海德名园社区(居委会筹备组职能区) 59

二十二、泰晤士小镇社区(居委会筹备组职能区) 60

二十三、星辰园社区(居委会筹备组职能区) 60

二十四、华亭公寓社区(居委会筹备组职能区) 60

二十五、松云水苑社区(居民委员会筹备组职能区) 61

二十六、久阳文华府社区(居民委员会筹备组职能区) 61

第四节 行政村 61

一、新陈家村 61

二、已撤行政村 63

第五节 消逝的集镇和聚落 68

一、广富林镇和广富林地区 68

二、石家浜聚落 69

三、龙兴桥聚落 70

第二章 自然地理 71

第一节 地质地貌土壤 71

一、成陆 71

二、地质 71

三、地貌 73

四、土壤 73

第二节 水系水文 74

一、水系 74

二、水文 78

第三节 气候 79

一、气候特征 79

二、气温、气压 80

三、日照、地温 80

四、降水、风 81

五、湿度、蒸发 82

六、雾、霜、雪、雷暴 82

第四节 物产资源 85

一、植物 85

二、动物 86

第五节 自然灾害 86

一、水灾 86

二、风灾 87

三、旱灾 88

四、雷、雪、雹灾 88

五、虫灾 89

六、地震 89

七、疫情 90

第三章 人 口 91

第一节 人口数量 91

一、定期人口统计 91

二、人口普查 92

第二节 人口结构 92

一、民族 92

二、年龄、性别 93

三、文化程度 93

四、人口密度 93

第三节 计划生育 93

一、组织机构 93

二、政策措施 94

三、计划生育情况 94

第四章 党政群团 98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 98

一、解放前的中共地下活动 98

二、解放后的中共组织 99

三、党员代表大会 106

四、社区党建“三会”制度 106

五、党务工作 107

第二节 行政机构 109

一、机构沿革 109

二、街道(新城区)办事处 109

三、街道基层组织 110

四、街道实事项目建设 112

第三节 群众团体 114

一、工会 114

二、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115

三、妇女联合会 116

四、残疾人联合会 118

五、老年协会 119

第四节 社团 121

一、红十字会 121

二、科普协会 122

三、商会 122

第五节 驻方松地区党政干部培训机构 122

第五章 社区建设和管理 124

第一节 社区建设 124

一、公共设施 124

二、多元化投入机制 125

第二节 社区管理 126

一、管理机构 126

二、管理制度 128

三、管理活动 130

第三节 社区服务 130

一、服务机构 130

二、服务建设及措施 132

第六章 治安司法军事 137

第一节 社会治安 137

一、机构设置 137

二、解放前警务 138

三、解放后治安保卫 138

四、治安行政管理 141

五、户籍管理 145

六、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148

七、社区平安建设 150

八、消防 152

第二节 司法 152

一、机构设置 152

二、普法教育 153

三、民事调解 153

四、法律服务 154

五、方松街道社区自治法律服务中心 154

六、驻方松地区司法机关 155

第三节 军事 155

一、兵役制度 155

二、民兵 156

三、国防教育 157

四、兵事 157

第七章 民政、劳动和社会保障 159

第一节 民政 159

一、机构设置 159

二、拥军优属 160

三、社会救助 161

四、慈善福利事业 163

第二节 劳动 166

一、劳动就业 166

二、非正规就业 167

三、创业培训 167

第三节 社会保障 168

一、职工社会保险 168

二、征地养老保险 172

三、特殊群体社会保障 173

第八章 国内外交流侨务港澳台事务 175

第一节 外事 175

一、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到访 175

二、政府代表团到访 176

三、政党代表团到访 176

四、民间团体到访 177

第二节 领导到访、视察(考察) 177

一、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国务院、全国政协领导到访、视察 177

二、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国务院、全国政协所属各部委领导到访、视察 179

三、中共上海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领导调研、视察、指导 180

四、省市领导到访、考察 182

五、军队领导到访、考察 183

六、港、澳、台人士到访、考察 184

第三节 侨务港澳台事务 185

一、机构 185

二、侨胞、侨眷 185

三、港、澳、台同胞 185

四、侨务和港澳台事务活动 185

第九章 农 业 188

第一节 农村土地经营制度 188

一、封建土地私有制 188

二、农民个体土地私有制 190

三、劳动群众土地集体所有制 197

第二节 耕作制度 209

一、年熟制种类 209

二、年熟制演化 209

第三节 作物栽培 210

一、水稻栽培 210

二、三麦栽培 212

三、油菜栽培 213

四、棉花栽培 214

五、杂粮种植 220

六、蔬菜种植 222

七、瓜果栽培 223

八、食用菌栽培 225

九、花卉栽培 225

十、种植业结构及其调整 226

第四节 种子、肥料、植保 226

一、良种选用、繁育及推广 226

二、农作物保护 228

三、肥料 230

第五节 农具 232

一、传统农具 232

二、农业机具 236

三、农机管理 250

第六节 畜禽、渔业 250

一、畜禽饲养 250

二、渔业 255

第七节 农业机构 258

一、管理体系暨相应机构 258

二、业务机构 259

三、改革开放后的经营单位 260

第十章 工业私营经济 265

第一节 乡村企业 265

一、个体手工业 265

二、集体企业 265

三、管理、经营 294

第二节 私营经济 295

一、乡镇私营经济 295

二、街道私营经济 296

三、驻方松地区私营经济区 302

第十一章 商贸服务旅游 304

第一节 商贸服务 304

一、商业总体布局 304

二、商业服务业态控制 305

三、商业服务业网点选介 310

四、商业管理机构 317

第二节 旅游 317

一、旅游资源 317

二、旅游规划 318

三、旅游景点 318

第十二章 绿化环保 321

第一节 绿化 321

一、乡村绿化 321

二、城市绿化 322

第二节 环保 331

一、水环境 332

二、大气环境 332

三、声环境 335

第十三章 水务 338

第一节 河道开挖疏浚 338

一、市级河道开挖疏浚 339

二、区级河道疏浚 339

三、镇(公社、乡)、村(大队)级河道开挖、整治 342

四、街道成立后镇级河道整治 343

第二节 河道景观建设 345

一、龙兴港景观河道样板段工程 345

二、张家浜景观河道整治工程 346

三、沈泾塘暨华亭湖景观河道整治工程 346

四、大邱泾景观河道整治工程 347

五、通波塘景观河道整治工程 347

六、银河景观河道整治工程 347

第三节 河道保洁 348

一、河道保洁责任单位和队伍 348

二、保洁工作 349

第四节 圩区建设 349

一、联圩并圩 349

二、建闸置泵 354

三、固堤护坡 362

四、埋设暗管 362

五、圩区建设效益 363

第五节 灌溉工程 363

一、人(畜)力灌溉 363

二、内燃机灌溉 363

三、电力灌溉 363

四、灌区建设 364

五、沟渠建设 364

六、菜区灌排水 365

第六节 城市排水 365

一、城市防洪排水规划 365

二、城市防洪排水工程 366

三、城市污水处理 369

第十四章 交通邮政电信 371

第一节 交通 371

一、乡村时期交通 371

二、街道时期交通 372

第二节 邮政 378

一、乡村邮路、投递 378

二、街道时期城市邮路、投递 379

第三节 电信 382

一、乡村时期机构、电信电话 382

二、街道时期电信、电话 382

第十五章 信息化 384

第一节 电子政务管理系统 384

一、电子邮件 385

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系统 385

三、社区党务管理系统 385

四、实有人口管理系统 386

五、科室工作管理系统 386

六、方松BBS 388

第二节 街道门户网站(社区信息服务平台) 388

一、方松社区版块 389

二、新城建设版块 389

三、松江大学城版块 389

四、泰晤士小镇版块 390

第三节 信息化应用 391

一、信息化培训 391

二、信息化技能展示 391

三、信息化社区 392

四、信息化公共服务 394

第十六章 财政税务金融 396

第一节 财政 396

一、机构设置 396

二、财政管理 396

三、财政收支 397

第二节 税务 400

一、机构设置 400

二、税收管理 400

三、税收 401

四、驻方松地区税务机构 405

第三节 金融 406

一、金融机构 407

二、金融活动 408

第十七章 经济管理 410

第一节 工商行政管理 410

一、机构设置 410

二、职能与管理 410

三、驻方松地区工商行政管理机构 413

第二节 物价 413

一、市场物价 413

二、物价监督 414

第三节 统计 415

一、机构设置 415

二、职能与管理 416

第四节 审计 417

一、机构设置 417

二、职能与管理 417

第十八章 城乡建设 420

第一节 城建规划 420

一、规划内容 420

二、规划要求 422

第二节 土地资源开发管理 423

一、方松地域、面积 423

二、城建用地和管理 424

三、方松房地管理所 427

第三节 建筑业和城建开发企业 427

一、建筑业 427

二、房产开发企业 427

第四节 房屋动拆迁 431

一、动拆迁进程 431

二、动拆迁有关政策 432

第五节 基础设施建设 434

一、乡村道路 434

二、高速公路、市区级公路 435

三、市政道路 436

四、隧道 442

五、桥梁 442

六、照明和供电 453

七、饮水和供水 459

八、燃料 460

第六节 市容和环卫 463

一、市政、市容管理 463

二、环卫、保洁 464

第七节 住宅建设和房产开发 466

一、乡村住房 466

二、城市住宅 469

三、商场、店铺、菜场 485

四、写字楼 492

五、办公用房 493

六、教育、卫生、文化、体育设施 497

七、公共设施 498

八、房产开发 499

第十九章 泰晤士小镇 503

第一节 规划、开发 503

一、规划设计 503

二、开发建设 504

三、开发机构 506

第二节 小镇环境 506

一、自然环境 506

二、居住环境 506

三、人文环境 507

第三节 小镇住宅 508

第四节 小镇设施 509

一、文化设施 509

二、教育设施 511

三、体育卫生设施 511

四、商务设施 512

五、旅游设施 513

第五节 小镇管理 514

一、管理机构 514

二、管理服务 516

第六节 接待、重要活动 516

一、接待 516

二、重要活动 518

第二十章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520

第一节 组织机构 520

第二节 精神文明教育与创建活动 521

一、文明教育 521

二、文明单位创建 523

三、精神文明创建成果 524

四、街道评选活动 525

第二十一章 教 育 531

第一节 教育体制和管理体系 531

第二节 各类教育 533

一、学前教育 533

二、初等教育 534

三、中等教育 538

四、其他各类教育 540

第三节 学校介绍 542

一、托儿所、幼儿园 542

二、小学 546

三、中学 551

四、九年一贯制学校、十二年制学校 555

五、其他各类学校和教育机构 557

第四节 教师队伍 560

一、任用 560

二、文化程度 561

三、进修 562

第五节 教育经费、设施 562

一、教育经费 562

二、教育设施 564

第二十二章 松江大学城 565

第一节 规划、建设 565

一、规划 565

二、建设 566

第二节 设施 567

一、基础设施 567

二、教学设施 568

三、生活设施 568

第三节 教育、教学 569

一、教学特色 569

二、师资、学生 570

第四节 资源共享 571

一、软件资源共享 571

二、硬件资源共享 572

第五节 学校简介 573

一、上海外国语大学松江校区 573

二、东华大学松江校区 575

三、上海对外贸易学院松江校区 577

四、上海立信会计学院松江校区 579

五、华东政法大学松江校区 582

六、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松江校区 583

七、复旦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 585

第六节 管理机构 586

一、大学园区管理委员会 586

二、松江大学城服务办公室 587

三、大学城派出所 588

四、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大学生居委会 588

第二十三章 文化体育 590

第一节 文化 590

一、文化设施 590

二、文化活动 602

三、社区书刊 614

四、名人诗词、著作 615

五、广播 619

六、电视 620

第二节 体育 621

一、体育机构 621

二、体育设施 621

三、体育团队 625

四、群众体育活动 628

五、群众体育成绩 628

第二十四章 广富林遗址 634

第一节 发掘 634

一、发掘过程 634

二、地层堆积 636

三、文化内涵 636

四、主要遗迹 637

第二节 出土文物 638

一、崧泽文化时期文物 638

二、良渚文化时期文物 639

三、广富林文化时期文物 640

四、周至汉代时期文物 642

五、出土文物暨遗址发掘价值 642

第三节 广富林文化 643

一、广富林文化年代 643

二、广富林文化界定 644

附录一:广富林遗址暨广富林古镇的保护利用 645

附录二:“环太湖地区新石器时代末期文化暨广富林遗存学术研讨会”会议纪要 649

第二十五章 卫 生 652

第一节 医疗、卫生单位 652

一、医疗单位 652

二、卫生机构、单位 656

第二节 疾病防治 660

一、血吸虫病防治 660

二、慢性病防治 660

三、精神病防治 661

四、结核病防治 662

五、疫情管理 662

六、性病、艾滋病防治 663

第三节 爱国卫生 664

一、爱国卫生活动 664

二、建设健康社区 666

三、红十字会工作 667

第四节 医疗保健 669

一、医疗保险制度 669

二、妇幼保健 671

第五节 草药、土方 672

一、草药 672

二、土方 673

第二十六章 科 技 675

第一节 机构与队伍 675

一、科技队伍与管理体系 675

二、驻方松地区科技单位 678

第二节 科技活动和科技推广 679

一、农村科技活动和科技推广 679

二、街道社区科技活动和科技推广 681

第三节 乡村科普 682

一、运用广播宣传科技知识 682

二、放映科普电影 682

三、举办科技讲座,开展培训活动 682

四、编印科技报刊 683

五、编制科普黑板报 683

第四节 街道科普 683

一、加强领导,增大投入 683

二、科普宣传 685

第五节 科技和科技推广成绩 687

一、农业科技成绩 687

二、城建科技推广成绩 687

三、气象科技成果 688

四、县、市级科技项目 688

第二十七章 生活风俗宗教 689

第一节 衣食住行 689

一、衣 689

二、食 690

三、住 691

四、行 691

第二节 风俗 692

一、岁时、节庆 692

二、婚嫁喜庆 694

三、丧葬、祭祀 695

四、陋习 696

第三节 宗教 696

一、佛教 696

二、道教 697

三、天主教 699

四、基督教 701

第二十八章 人物 702

第一节 人物传记 702

杨维桢 702

焦震 703

陆润玉 703

陆娟 704

蒋性中 704

曹泰 704

曹时中 705

杨枢 705

杨铨 706

周思兼 706

陆树德 707

杨豫孙 708

唐文献 708

许乐善 709

周裕度 709

陈所闻 710

沈犹龙 710

陈子龙 711

达真和尚 712

马晟 712

周吉士 712

盛麟 713

蔡鸿业 713

范祥霖 713

华尔 713

蒋其昌 714

范志超 714

陆印泉 715

王治文 716

孙根明 716

汪洋 717

第二节 劳模、先进人物名录(市级以上) 717

第二十九章 民间传说和故事 719

第一节 地名传说 719

一、兰花留香板桥畔 719

二、浜滩得名撑日泾 720

三、四厅港成三厅港 721

四、有村名叫“呒没洞” 721

第二节 人物故事 722

一、宗仪做客广富林 722

二、富林书声达天听 723

三、陆娟代父写佳句 724

四、定庵鞭打好友子 724

五、豫孙赠画医叔夜 725

六、子龙祭祖别云间 726

第三节 物产传说 726

一、红菱源自草场浜 726

二、墨香黑鱼漏斗港 727

三、土菜待客太师爷 727

四、顼龄捕鲈沈泾塘 728

五、三厍白米传京师 729

六、“满台跳”菜成良缘 730

第四节 建筑传奇 730

一、吴王游猎皇甫亭 730

二、富林唐家王府宅 731

三、造屋抛梁写对联 732

四、布衣倾资造石桥 733

五、富林城隍源陈王 734

六、“知也寺”源自“大致屋” 734

专记 国际花园城市创建述略 736

第一节 创建范围和规划 736

一、创建范围 736

二、规划 736

第二节 创建目标和实施 737

一、创建目标 737

二、创建实施 737

第三节 创建成果 740

一、获市级园林城区 740

二、获全国绿化先进城区 741

三、获全国绿化模范城市 741

四、获国际花园城市 741

后记 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