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坛名家丛书 京剧厉家班小史》PDF下载

  • 购买积分:1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郭宇主编;厉慧森著;唐少波整理
  • 出 版 社:中西书局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547501375
  • 页数:392 页
图书介绍:厉家班系京剧教育家厉彦芝于1936年在上海创办的京剧科班。厉家班建立后不久,抗日战争爆发,于是厉家班由武汉乘船溯江而上,辗转在湘、鄂、黔、滇、川各地,最后落户扎根在重庆。几十年间,历经艰难坎坷,培育造就了一批杰出的京剧表演人才,编演过许多给广大观众留有深刻印象的剧目,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厉家班舞台艺术风格,为京剧艺术在西南地区的生根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是近代京剧艺坛上颇有影响的京剧科班之一。始建于大上海、抗战后扎根于大后方重庆的厉家班,当年红遍南国。号称“厉家五虎”的厉氏五兄妹,已有四位随着时光流逝而相继凋零——工铜锤架子花脸的厉慧斌,幼年在沪有“小金少山”之称,文革初在渝自缢;工生角、老旦的厉慧兰在1990年过世;厉派艺术创始人、兼容并蓄的京剧泰斗厉慧良1995年在天津寓所猝死;工旦角兼小生的厉慧敏2007年因病去世。本书由“五虎”中硕果仅存的京剧名丑厉慧森撰写,讲述了厉家班创立、发展和演变的具有传奇色彩的历史。

序&郭宇 1

上部 衍变轨迹 3

一 彦芝玩票入梨园 3

树从根脚说缘起 3

玩票下海济家贫 6

彦芝倒仓转胡琴 11

南北方两地婚事 12

傍“霸王”义结兄弟 13

二 厉公教子“姓”不虚 17

兄弟姐妹承父志 17

更新舞台角儿棒 20

停业之后有插曲 24

离沪至宁再“更新” 26

小荷崭露尖尖角 32

三 沪上赐名厉家班 35

离宁返沪又“更新” 35

科名始定厉家班 38

申城舆论催生发 40

名家评戏说“厉家” 40

画家来访厉家班 43

百家勉励催生发 45

雏凤试啼初灌声 46

四 童伶声名渐鹊起 49

话别上海两殷殷 49

首演宁波城空巷 51

杭州难得片刻闲 53

镇江演罢即返甬 55

二进南京更胜昔 56

五 “鬼子进村”扰中华 62

莅芜适遇“七七”变 62

南昌演出受青睐 63

初入江城做义演 66

暂到长沙排“岳飞” 67

再返武汉献丹心 68

江城形势危旦夕 73

六 避敌入川进山城 76

转道宜昌分入渝 76

陪都聚首再登台 77

闲话关书与科班 83

档期闲暇有乐趣 85

鬼子疯狂施暴行 86

七 暂别重庆贵滇行 89

莅筑演出排大戏 89

昆明首站大戏院 91

转战“西南”再续场 93

春城故事一大箩 96

老美扮戏唱洋歌 96

龙家哥俩脾性异 97

结盟拜把颇时兴 99

训徒责打寻常事 101

安排众生学文化 102

支援抗战尽绵力 104

再避倭寇回贵阳 105

三社角逐“厉”胜出 106

在筑几桩难忘事 108

票友亦能为吾师 111

坤伶大王莅筑城 112

八 重返山城迎胜利 115

费尽周折始到渝 115

战时人文荟萃地 116

艺高胆大名无虚 123

国共峰会娱谈兴 124

义演频繁救困急 126

罗公刮目传箱底 127

慧良取经算盘精 130

民营公办尘埃定 133

附 厉家班常演剧目及风格概述 137

“三国”戏 137

三国志 137

捉放曹 138

吕布与貂蝉 140

战宛城 140

千里走单骑 141

走麦城(头、二、三本) 141

马超(共八本) 142

取南郡(共八本) 143

许田射鹿 144

定军山/阳平关 144

红逼宫/草上坡/铁笼山 145

七擒孟获 146

贤孝子 147

“杨门”戏 148

杨家将 148

四郎探母 149

穆桂英与杨宗保 149

“水浒”戏 150

林冲(头、二本) 150

浔阳楼 150

大名府 152

梅派戏 152

指鹿为马 152

楚汉相争 153

洛神 153

花木兰 154

生死恨 155

贩马记 155

凤还巢 156

三娘教子 156

马派戏 157

串龙珠 157

胭脂宝褶 157

苏武牧羊 159

九更天 159

荀派戏 159

荀灌娘 159

郑元和 160

元宵谜 161

大英杰烈 161

唐派戏 162

郑庄公 162

二子乘舟 163

六国封相 163

探地穴 164

暗室青天 164

唐伯虎点秋香 165

神话戏 166

西游记(共十四本) 166

天下第一桥 166

天河配 167

宝莲灯 167

张果老招亲 168

泗州城 168

昆曲戏 169

安天会 169

大赐福 170

金山/断桥 170

三挡 171

夜奔 171

赠剑联姻/百花点将 171

刺虎 172

思凡 173

玩笑戏 173

查头关 174

打花鼓 174

小放牛 174

探亲家 175

打面缸 175

戏迷传 175

拾黄金 175

十八扯 176

入侯府 176

未归类(以朝代为序) 176

光武中兴 176

赵五娘 177

蝴蝶缘 177

宏碧缘 178

朱痕记 178

红鬃烈马 180

十三太保 180

北汉王 181

八宝公主 181

黑驴告状 182

清风亭 182

临江驿 183

岳飞(头、二本) 184

雁翅关 185

得意缘 185

法门寺 186

浑天球(头、二本) 187

大红袍(头、二本) 188

一捧雪 188

四进士 189

殷家堡/落马湖 190

?蜡庙 191

连环套 192

十三妹 192

厉家班演过剧目(1935—1950) 193

下部 谱系源流 199

一 班主、教师、场面及箱倌 199

班主厉彦芝 199

蒙师 201

孟宏垣 201

王洪奎 201

张福通 202

名师 203

产保福 204

关盛明 204

王蕙芳 206

座师 206

赵瑞春 206

戴国恒 209

郭三增 217

其他教师 219

潘奎祥 219

崔韵玉 220

张富胜 220

吴永桐 220

场面及箱倌 221

二 厉家五虎并六弟慧庚 226

花脸厉慧斌 226

大武生厉慧良 236

幼少成长期 236

青年丰富期 239

中年扬抑期 263

老年勃发期 267

旦角儿厉慧敏 269

两门抱厉慧兰 279

文丑厉慧森 291

幺弟厉慧庚 311

三 慧氏三杰与秦门明珠 313

武生陈慧林 313

老生陈慧君 316

武净邢慧山 319

青衣秦慧芬 321

四 福字双星 324

男旦沈福存 324

小生朱福侠 332

五 根扎重庆的科班生 337

慧字科生 337

周慧江 337

童慧荃 341

李慧来 343

张慧忠 345

刘慧鑫 345

孟慧志 346

王慧群 347

李慧娟 347

厉慧福 348

不“慧”不“福” 349

何有智 349

陈长友 350

福字科生 351

温福棠 351

汪福增 352

韩福俊 352

黄福天 353

邹福禄 353

许福冠 353

刘福薇 354

邹福金 354

赵福庆 355

刘福麟 355

杨福山 356

六 星散各地的科班生 357

成都 357

阮福蓉 357

谭福秀 358

攀枝花 358

李慧桐 358

况福莲 360

沈福姃 361

高福春 高福茹 362

许福喜 张天喜 谭福茂 362

乐山 362

李慧秋 362

万州 362

盛福泰 362

任福胜 363

南充 363

苏福顺 363

赵福贵 363

内江 363

唐福广 363

张福鸣 364

西昌 364

邵福昌 364

昆明 364

董慧宝 364

赵慧聪 365

佟慧春 366

韩福香 367

韩福初 368

昭通 368

张慧涛 368

贵阳 369

王福娴 369

闫福德 369

周福臣 周福东 369

曹福衡 369

陈福喜 369

蒋慧凤 369

方福利 369

褚效兰 369

陈少卿 369

安顺 370

郑慧武 370

赵福康 370

韩福龙 370

胡茂桐 370

凯里 371

张福海 371

杨慧友 371

北京 371

林福蕊 371

天津 372

薛慧萍 372

穆慧青 373

上海 373

陈慧艳 373

南京 373

刘慧峰 373

朱慧文 374

扬州 374

隗慧虎 374

常州 377

汪慧洲 377

广州 377

郭慧芸 377

福州 377

许慧颖 377

张慧才 378

九江 378

杨慧龙 378

宜春 380

赵慧超 380

南昌 381

谢福崇 381

长沙 381

潘慧娥 381

洪江 383

卢慧容 383

武汉 383

祁慧茹 383

孟慧棠 383

韩福秀 383

安庆 383

乔慧杰 383

威海 385

袁福蔷 385

锦州 385

刘慧刚 385

台湾 386

张慧鸣 386

高慧禄 387

陈慧楼 388

陈慧柏 388

李慧岩 388

朱慧霞 张慧川 王慧银 389

海外 389

孙慧勇 389

附 厉家班师生名录 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