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编 农民运动的兴起与土地革命的开展 1
第一章 五四运动对镇隆的影响及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3
第一节 近代惠阳社会状况 3
第二节 五四运动对镇隆的影响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7
第二章 惠阳早期农民运动中心—四大半围 10
第一节 镇隆四大半围农民运动的兴起 10
第二节 镇隆地方党组织的建立 13
一、两次东征的影响与党组织的建立 13
二、农民运动蓬勃发展 15
第三节 反对国民党右派的斗争 17
一、反击反动地主豪绅破坏农民运动 17
二、减租减息运动的开展与斗争 19
三、大革命运动的失败 21
第三章 土地革命的兴起与苏维埃的创建 23
第一节 讨蒋武装起义 23
第二节 中共惠紫河博地委成立与镇隆暴动 25
第三节 苏维埃政权的诞生 28
第四节 参与第三次平山暴动 30
第四章 四大半围革命根据地的反“围剿”斗争 33
第一节 土地革命遭受挫折 33
第二节 革命红旗不倒 35
第二编 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 41
第五章 抗日战争时期党组织的恢复与敌后游击战争的开展 43
第一节 镇隆党组织的恢复与抗日救亡运动的开展 43
一、党组织的恢复与发展 43
二、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 46
第二节 镇隆抗日常备队的建立与敌后游击战争的开展 48
一、镇隆抗日常备队的建立 48
二、积极配合东江纵队主力打击日军 50
第三节 抗日民主政权的建立及其贡献 54
第四节 镇隆人民庆祝抗日战争的胜利 58
第六章 武装斗争的恢复与反“清剿”斗争 60
第一节 东江纵队北撤后的局势和镇隆人民的自卫斗争 60
一、东江纵队北撤后江南地区的局势 60
二、镇隆人民的自卫斗争 62
第二节 武装斗争的恢复和镇隆武工队的建立 63
第三节 镇隆党团组织的建立和发展 65
第四节 反击国民党“清剿”的斗争 67
一、江南支队主力粉碎国民党的重点进攻 68
二、镇隆人民的反“清剿”斗争 69
第五节 人民政权的建立和迎军支前工作的开展 74
一、人民政权的建立 74
二、镇隆人民热烈开展迎军支前运动 75
第三编 社会主义过渡、建设时期的曲折与发展 79
第七章 镇隆土地改革运动的开展 81
第一节 土地改革运动前镇隆的社会状况 81
第二节 扎根串连与“八字”运动 84
第三节 阶级划分与地主阶级财产的没收 86
第四节 土地改革运动的成就 88
第八章 镇隆人民的抗美援朝运动 91
第一节 保卫祖国,参军热潮的掀起 91
第二节 反帝宣传教育活动的开展 93
第三节 爱国主义劳动竞赛与大规模捐献运动的开展 95
第九章 镇隆的农业合作化运动 99
第一节 大光乡—惠阳县农业合作化的第一面红旗 99
第二节 镇隆社会主义示范乡 106
第十章 “大跃进”与“人民公社”的兴起 112
第一节 以大炼钢铁为中心的“大跃进” 112
第二节 镇隆人民公社化运动 115
第十一章 “文化大革命”内乱及危害 118
第一节 “文化大革命”的发动与开展 118
第二节 打倒一切的全面内乱 121
一、极左路线是镇隆内乱的根源 121
二、内乱造成的严重灾难 123
第三节 在纠正“左”倾错误受挫形势下的各项事业 126
第四编 社会主义事业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131
第十二章 体制改革与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 133
第一节 体制改革与农业生产的发展 133
第二节 林业体制的改革与生产发展 141
第三节 畜牧业和渔业生产的发展 146
第四节 水利事业的发展与体制改革 148
第十三章 工业体制改革与工业生产发展 155
第一节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工业生产 155
第二节 新时期企业体制改革与工业生产的发展 158
第三节 致富奔康先行村—高田村 162
第十四章 文化、教育、卫生事业的发展 167
第一节 改革教育体制,发展教育事业 167
第二节 文化事业的发展 173
第三节 改革医疗卫生体制,全面发展医疗卫生事业 176
第十五章 迈开城市化建设的步伐 180
第一节 城乡规划与建设 180
一、以先进科学技术搞好城乡规划 181
二、城区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功能日益完善 183
三、城区管理逐步走上轨道 185
第二节 革命老区建设 186
第三节 建设高标准基础设施 191
附录一:镇隆党政组织机构沿革 197
附录二:镇隆历届党、政正职领导人名录 229
附录三:先贤传略 245
刘保 245
罗俊 248
吴晋波 253
张仲鸣 257
杨维青 261
黄卓如 263
黄志平 268
余子光 272
叶粤秀 275
温毓明 279
吴节儒 282
曾友 286
李贵良 290
温汉强 292
温汉光 296
黄珍 300
叶良 302
杨容带 304
刘球 306
杨天生 308
刘新喜 310
附录四:镇隆烈士英名录 314
附录五:镇隆革命老区村庄基本情况表 320
附录六:历史回顾 323
我的父亲罗俊&罗煜坚 323
我的父亲余子光&余潭登 328
在白色恐怖的日子里——记四大半围党支部反“围剿”斗争二三事&黄明 332
镇隆抗日民主解放区的建立&叶锋 338
镇隆抗日常备队的建立和发展&林悦平、邹金城 343
回忆在镇隆抗击日军的战斗&高勇、陈平 347
抗日战争时期的镇隆常备队&温汉光 349
温淑海轶事&温玉才 352
忆抗战时期叶仕珍的革命活动片断&叶伟民 360
忆镇隆军民庆祝抗日战争胜利大会&黄明 362
解放战争时期镇隆民运工作的回忆&伦杰、叶琼 365
革命模范村—沙堆&吴伟光 369
红色革命堡垒—沙坑角村&张正良、张晋彪 374
镇隆七车陂交通情报站&林金水 377
张云飞革命斗争二、三事&张柏寿 381
惠镇武工队建立始末&李石稳 384
难忘的往事&温彬 386
树人灵机救乡亲&吴伟光 389
解放前后潼湖镇隆青年团工作的回忆&陈方 391
拥军爱民的典范&黄进强、林悦平 397
我在镇隆公社工作的回顾&温俊德 405
驻镇隆部队支持地方民兵建设&李桥带 410
以“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始终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唐跃飞 412
加快经济发展步伐,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黄玉强 416
后记 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