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中医心血管病学》PDF下载

  • 购买积分:2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史载祥,黄春林,史大卓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6
  • ISBN:7117077905
  • 页数:862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介绍中医治疗心血管病的方法。

第一章 中医对心血管病的认识 3

第一节 心脏解剖及心血管的病理生理 3

第二节 心脏与他脏的生理病理联系 11

第三节 中医心血管病的概念 16

第四节 中医心脏虚实的治疗方法 16

第五节 中医心血管病学理论体系的完善和发展 19

第二章 心血管病的病因病机 22

第一节 病因 22

第二节 病机 26

第三章 心血管病的中医诊断 33

第一节 中医四诊 33

第二节 辨证要点 49

第四章 心血管常见症状的中西医鉴别诊断 62

第一节 胸痛 62

第二节 呼吸困难 66

第三节 心悸 70

第四节 晕厥 75

第五节 发绀 80

第六节 水肿 86

第五章 心血管病的中医治疗 91

第一节 治则 91

第二节 治疗手段 96

第六章 心血管疾病的饮食治疗 99

第一节 饮食有节 99

第二节 饮食宜忌 105

第三节 饮食卫生 112

第七章 心血管病的调护 114

第一节 运动调护 114

第二节 精神调护 116

第三节 起居调护 118

第一章 高脂血症和动脉粥样硬化 121

第一节 概述 121

第二节 病因病机 122

第三节 临床表现 125

第四节 实验室辅助检查 125

第五节 诊断与鉴别诊断 126

第六节 预后与转归 127

第七节 治疗 128

第二章 冠心病心绞痛 142

第一节 概述 142

第二节 病因病机 142

第三节 临床表现 144

第四节 实验室辅助检查 145

第五节 诊断与鉴别诊断 147

第六节 预后与转归 151

第七节 治疗 153

第三章 急性心肌梗死 167

第一节 概述 167

第二节 病因病机 168

第三节 临床表现 170

第四节 实验室辅助检查 172

第五节 诊断与鉴别诊断 176

第六节 预后与转归 177

第七节 治疗 178

第四章 高血压病 200

第一节 概述 200

第二节 病因病机 200

第三节 临床表现 202

第四节 实验室辅助检查 205

第五节 诊断与鉴别诊断 206

第六节 预后与转归 208

第七节 治疗 209

第五章 心功能不全 225

第一节 概述 225

第二节 病因病机 225

第三节 临床表现 229

第四节 实验室辅助检查 232

第五节 诊断与鉴别诊断 233

第六节 预后与转归 235

第七节 治疗 236

第六章 心源性休克 257

第一节 概述 257

第二节 病因病机 257

第三节 临床表现 259

第四节 实验室辅助检查 260

第五节 诊断与鉴别诊断 262

第六节 预后与转归 263

第七节 治疗 263

第七章 低血压 270

第一节 概述 270

第二节 病因病机 270

第三节 临床表现 272

第四节 实验室辅助检查 272

第五节 诊断与鉴别诊断 273

第六节 预后与转归 273

第七节 治疗 273

第八章 心律失常 278

第一节 概述 278

第二节 病因病机 279

第三节 临床表现 281

第四节 实验室辅助检查 287

第五节 诊断与鉴别诊断 288

第六节 预后与转归 289

第七节 治疗 289

第九章 风湿热 305

第一节 概述 305

第二节 病因病机 306

第三节 临床表现 308

第四节 实验室辅助检查 310

第五节 诊断与鉴别诊断 311

第六节 预后与转归 312

第七节 治疗 313

第十章 风湿性心瓣膜病 324

第一节 概述 324

第二节 病因病机 325

第三节 临床表现 327

第四节 实验室辅助检查 329

第五节 诊断与鉴别诊断 330

第六节 预后与转归 332

第七节 治疗 333

第十一章 肺动脉高压 348

第一节 概述 348

第二节 病因病机 348

第三节 临床表现 351

第四节 实验室辅助检查 352

第五节 诊断与鉴别诊断 353

第六节 预后与转归 354

第七节 治疗 354

第十二章 肺栓塞 361

第一节 概述 361

第二节 病因病机 361

第三节 临床表现 363

第四节 实验室辅助检查 363

第五节 诊断与鉴别诊断 365

第六节 预后与转归 366

第七节 治疗 367

第十三章 肺源性心脏病 372

第一节 概述 372

第二节 病因病机 373

第三节 临床表现 374

第四节 实验室辅助检查 375

第五节 诊断与鉴别诊断 377

第六节 预后与转归 378

第七节 治疗 378

第十四章 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 393

第一节 概述 393

第二节 病因病机 393

第三节 临床表现 394

第四节 实验室辅助检查 395

第五节 诊断与鉴别诊断 396

第六节 预后与转归 398

第七节 治疗 398

第十五章 甲状腺功能减退性心脏病 403

第一节 概述 403

第二节 病因病机 403

第三节 临床表现 404

第四节 实验室辅助检查 405

第五节 诊断与鉴别诊断 405

第六节 预后与转归 406

第七节 治疗 406

第十六章 糖尿病性心脏病 410

第一节 概述 410

第二节 病因病机 411

第三节 临床表现 414

第四节 实验室辅助检查 415

第五节 诊断与鉴别诊断 419

第六节 预后与转归 420

第七节 治疗 420

第十七章 感染性心内膜炎 433

第一节 概述 433

第二节 病因病机 433

第三节 临床表现 435

第四节 实验室辅助检查 437

第五节 诊断与鉴别诊断 438

第六节 预后与转归 440

第七节 治疗 440

第十八章 病毒性心肌炎 448

第一节 概述 448

第二节 病因病机 448

第三节 临床表现 450

第四节 实验室辅助检查 450

第五节 诊断与鉴别诊断 452

第六节 预后与转归 453

第七节 治疗 454

第十九章 原发性心肌病 462

第一节 概述 462

第二节 病因病机 462

第三节 临床表现 464

第四节 实验室辅助检查 465

第五节 诊断与鉴别诊断 467

第六节 预后与转归 469

第七节 治疗 469

第二十章 心脏神经官能症 480

第一节 概述 480

第二节 病因病机 480

第三节 临床表现 482

第四节 实验室辅助检查 483

第五节 诊断与鉴别诊断 484

第六节 预后与转归 486

第七节 治疗 486

第二十一章 心包炎 495

第一节 概述 495

第二节 病因病机 495

第三节 临床表现 497

第四节 实验室辅助检查 498

第五节 诊断与鉴别诊断 499

第六节 预后与转归 501

第七节 治疗 502

第二十二章 多发性大动脉炎 512

第一节 概述 512

第二节 病因病机 512

第三节 临床表现 513

第四节 实验室辅助检查 514

第五节 诊断与鉴别诊断 515

第六节 预后 515

第七节 治疗 516

第二十三章 结节性动脉周围炎 521

第一节 概述 521

第二节 病因病机 521

第三节 临床表现 522

第四节 实验室辅助检查 522

第五节 诊断与鉴别诊断 523

第六节 预后与转归 523

第七节 治疗 524

第二十四章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527

第一节 概述 527

第二节 病因病机 527

第三节 临床表现 528

第四节 实验室辅助检查 529

第五节 诊断和鉴别诊断 529

第六节 预后与转归 530

第七节 治疗 530

第二十五章 红斑肢痛症 534

第一节 概述 534

第二节 病因病机 534

第三节 临床表现 535

第四节 实验室辅助检查 535

第五节 诊断与鉴别诊断 535

第六节 预后与转归 535

第七节 治疗 535

第二十六章 雷诺综合征 538

第一节 概述 538

第二节 病因病机 538

第三节 临床表现 540

第四节 实验室辅助检查 540

第五节 诊断与鉴别诊断 541

第六节 预后与转归 542

第七节 治疗 543

第二十七章 心脏围手术期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548

第一节 概述 548

第二节 术前准备 548

第三节 术后并发症及处理 552

第四节 术后康复调养 559

第二十八章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再狭窄的防治 561

第一节 概述 561

第二节 病因病机 561

第三节 临床表现 563

第四节 实验室辅助检查 563

第五节 诊断与鉴别诊断 563

第六节 预后与转归 563

第七节 治疗 563

第二十九章 妊娠合并心脏病 568

第一节 概述 568

第二节 病因病机 569

第三节 临床表现 572

第四节 实验室辅助检查 573

第五节 诊断与鉴别诊断 573

第六节 预后与转归 575

第七节 治疗 575

第三十章 血液透析时的心血管并发症 593

第一节 概述 593

第二节 血液透析过程中急性心血管并发症 593

第三节 血液透析慢性心血管并发症 595

第一章 心血管疾病的中西医结合临床流行病学研究 605

第一节 心血管疾病主要危险因素的中西医结合临床流行病学研究 605

第二节 冠心病的中西医结合临床流行病学研究 609

第三节 其他心血管疾病的中西医结合临床流行病学研究 616

第二章 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血管病的难点和对策 619

第一节 辨病与辨证治疗的统一 619

第二节 辨证论治与证的规范化研究 621

第三节 观念与整合调控防治疾病 623

第四节 天然组合化学库与多途径、多靶点干预治疗 624

第五节 超越基于继承*创新才能发展 626

第六节 加强中医方药研究*提高临床遣方用药水平 627

第三章 心血管病的中医研究设计 630

第一节 临床试验的主要内容及方案选择 630

第二节 临床试验设计的原则 631

第三节 临床试验常用设计方案 637

第四节 研究方案对照检查提纲 639

第四章 心血管病相关病机的研究进展 642

第一节 心气虚证的研究 642

第二节 心阳虚证的研究 647

第三节 心阴虚证的研究 650

第四节 心血虚证的研究 653

第五节 血瘀证的研究 654

第六节 痰浊证的研究 657

第五章 心血管病中医诊断治疗的现代研究进展 663

第一节 心血管病中医辨证方法的研究进展 663

第二节 心血管病中医治疗的研究进展 667

第六章 药物性心血管疾病的防治 674

第一节 药物所致的心律失常及其防治 674

第二节 药源性心脏骤停 678

第三节 药源性心绞痛与心肌梗死 679

第四节 药物引起心肌损害 681

第五节 心功能损害与药源性心力衰竭 683

第六节 药源性高血压 685

第七节 药源性低血压 688

第八节 药源性心包炎 690

第九节 药源性雷诺综合征 691

第十节 药源性血栓栓塞性疾病 692

第十一节 药源性高脂血症 693

第七章 现代实验室检查在心血管病中医诊断中的应用 695

第一节 冠状动脉造影 695

第二节 心电图 698

第三节 超声心动图心功能检查 698

第四节 血脂检查 699

第五节 血液流变学 700

第六节 甲襞微循环检查 701

第七节 凝血与纤溶系统功能检查 701

第八节 血浆内皮素(ET)检测 701

第九节 自由基 702

第十节 胰岛素抵抗 702

第十一节 同型半胱氨酸 703

第十二节 微量元素 703

第十三节 甲状腺激素(T3、T4、TSH)、心房利钠多肽(ANP) 704

第八章 分子生物学在中医药心血管病研究中的应用 708

第一节 动脉粥样硬化 709

第二节 高血压病 710

第三节 心肌缺血 710

第四节 再狭窄 710

第五节 病毒性心肌炎 711

第六节 心肌缺血-再灌注 711

第七节 心力衰竭 712

第九章 “心主神明”的现代认识 715

第一节 “心主神明”的认识演变 715

第二节 “心主神明”的临床表现 716

第三节 “心主神明”的现代认识 716

第十章 冠脉血管新生基础和临床研究现况及进展 718

第一节 血管新生的过程 718

第二节 血管生长因子与血管新生 719

第三节 生长因子的应用及存在问题 720

第四节 中医药的可能前景 722

第十一章 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药治疗进展 725

第一节 活血化瘀中药 725

第二节 扶正活血及其他中药 729

第十二章 心肌缺血预处理的心脏保护 736

第一节 心肌缺血预处理对心脏的保护、作用机制及应用前景 737

第二节 中药预处理心肌保护作用的研究 754

第十三章 中药对缺血心肌保护的非循环机制 766

第一节 心肌细胞凋亡 766

第二节 心肌超微结构 769

第三节 心肌酶 770

第四节 免疫功能调节 772

第五节 心肌缺血预处理 773

第十四章 心室重构及其中西医结合的治疗 779

第一节 心室重构的概念 779

第二节 研究左室重构的意义—左室重构与疾病的转归 780

第三节 左室重构的临床诊断 783

第四节 左室重构的形成机制 785

第五节 左室重构的中医证候学表现 788

第六节 对于左室重构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790

第十五章 中药保护血管内皮功能的研究进展 801

第一节 内皮功能 801

第二节 内皮功能障碍 802

第三节 内皮功能障碍与冠心病 803

第四节 内皮功能检测 805

第五节 西药对冠脉内皮的影响 806

第六节 中医药对动脉粥样硬化内皮损伤的保护作用 806

第七节 中医药对冠心病内皮损伤的保护作用 807

第八节 问题与展望 810

第十六章 建立心气虚证和心气虚向心阳虚证发展的病证动物模型研究 815

第一节 材料与方法 815

第二节 结果 817

第十七章 阿司匹林抵抗及中医药干预研究概况 824

第十八章 冠心病易损斑块与中西医结合干预的实践与思考 828

第十九章 后再灌注时代难题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思考 831

第一节 血瘀络阻与微循环障碍 831

第二节 气虚血瘀与左室功能受损 833

第三节 瘀热凝滞与血栓形成及再狭窄 833

第四节 气血冲和与内源性调控保护 834

第五节 祛瘀生新与血管新生 835

第六节 活血化瘀与组织氧供 835

心血管系统疾病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 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