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1
导论 11
第一章 形成中的体系研究 11
13世纪:一个世界体系? 12
13世纪和16世纪的欧洲范例 26
一些史学方法论问题 30
本书计划 38
第一部分 欧洲亚体系 49
从古老帝国中浮现 49
第二章 举办香槟集市的城市 56
作为经济交易中心的集市 56
香槟集市及其所在城镇 59
由香槟集市得出的经验 76
第三章 布鲁日和根特:佛兰德斯的商业城市和产业城市 81
根特与布鲁日的由来 82
佛兰德斯纺织业的发端 83
纺织业的巅峰(根特)与向商业的转移(布鲁日) 86
布鲁日与外国金融家 90
黑死病 95
由佛兰德斯事例得出的经验 96
第四章 热那亚和威尼斯的海上商人 103
热那亚和威尼斯的由来 104
十字军东征对威尼斯与热那亚的影响 106
国家资本与私人资本的联合 114
贸易体制的变化,1260—1350年 120
14世纪中期的萧条 125
由热那亚和威尼斯得出的经验 128
第二部分 中东腹地 137
通往东方的三条路线 137
第五章 蒙古人和东北通道 151
中亚大草原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环境 152
欧洲对蒙古人的逐步了解 156
蒙古统一带来的意想不到的后果 166
撒马尔罕和其他商旅中心 172
由蒙古统治得出的经验 177
第六章 辛巴达之路:巴格达和波斯湾 181
穆斯林/基督徒的贸易 182
巴格达 185
通往东方的波斯湾线路 193
中线的衰落(对谁而言?) 201
由巴格达和波斯湾地区得到的经验 203
第七章 奴隶苏丹政权时期开罗的贸易垄断 208
伊斯兰教和商业 211
福斯塔特-开罗与生产过程和贸易过程 219
黑死病对埃及和叙利亚的影响 230
马穆鲁克政权与意大利商人的关系 232
红海和亚丁:通往东方的门户 234
由埃及事例得出的经验 235
第三部分 亚洲 243
印度洋体系:一分为三 243
第八章 印度次大陆:在通往世界各地的路上 253
西向与地中海地区的早期联系 255
东向与东南亚的早期联系 259
印度西海岸:中世纪时期的古吉拉特和马拉巴尔 261
中世纪时期印度东南部的社会组织 268
从印度洋事例中得到的经验 276
第九章 海峡两岸 283
今天的巴邻旁和马六甲 283
与外部的联系 286
对资料问题的质疑 288
印度对马六甲海峡地区的影响 291
中国与马六甲海峡 294
阿拉伯人与马六甲、巴邻旁及周边地区的联系 297
由马六甲海峡地区得出的经验 301
第十章 中国的资源 307
中国参与世界贸易 308
技术水平 313
商业惯例和制度 320
13世纪的杭州 327
中国为何撤离世界体系 329
中国经济的崩溃 333
由中国得出的经验 336
结论 343
第十一章 重组13世纪世界体系 343
对13世纪世界体系的综合理解 343
世界体系的重组 353
体系变迁理论 357
未来的世界体系 358
参考书目 362
索引 419
译后记 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