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求变的先声 1
章一 对帖学的批判 3
节一 傅山的“天机”说与“四宁四毋”论 3
节二 “扬州八怪”及其书法中的异端思想 18
节三 广度与深度 28
章二 文人书家的骚动 34
节一 真草篆隶一体论 34
节二 书法的官学与私学 48
章三 感觉与陈述 58
节一 逆数、形质与中怯 58
节二 各适其天 72
篇二 从技法到流派 79
章一 技法理论的历史意义 81
节一 述与作 81
节二 心与手 90
节三 “道—艺”观与“理—法”观 97
节四 经典的两极:文人风与庶民风 103
章二 朴学与书学 115
节一 文字狱与考据风 115
节二 由行草向篆隶 123
节三 金石家书法 134
章三 思潮史与书派论 144
节一 思潮史概括 144
节二 南北书派论 150
节三 碑学洪流 159
篇三 个人因素的崛起 167
章一 碑帖并举的多元语境 169
节一 从第一代到第二代碑学书家 169
节二 庶民书风与审美选择 179
节三 碑帖互补 188
章二 古雅:被刷新了的审美理想 197
节一 古典书法美学的殿尾 197
节二 野的雅化与法古出新 213
章三 新语境中的书家类型 221
节一 布衣书家与缙绅书家 221
节二 取决于书家地位的风格特征 234
节三 鬻书为职的书家群 243
节四 艺术与生活的原则同格 250
篇四 面对文化变迁 257
章一 乐园遭劫 259
节一 现代教育和士的消逝 259
节二 书法泛文化传统的断裂 265
节三 书法生态危机 278
章二 失落与复兴 291
节一 被遗忘的角落 291
节二 “文革”与书法热 300
节三 文化思维的对逆现象 312
节四 书法美学与学科建制 325
章三 时代风潮 342
节一 艺术化的跋涉 342
节二 传统资源与民族立场 356
节三 走向国际空间 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