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导论 1
第一节 大学生“村官”制度概述 1
一、大学生“村官”制度的历史渊源 1
二、大学生“村官”制度的演化 5
第二节 大学生“村官”就业模式的背景分析 6
一、大学生“村官”就业模式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7
二、大学生“村官”就业模式是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必然结果 7
三、大学生“村官”就业模式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选择 8
四、大学生“村官”就业模式是国家优化党政干部素质和结构的需要 9
第三节 大学生“村官”政策分析 10
一、大学生“村官”政策的作用分析 10
二、大学生“村官”计划存在的主要问题 13
第二章 大学生“村官”的选聘 15
第一节 选聘大学生“村官”的重要意义 15
一、选聘大学生“村官”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现实需要 16
二、选聘大学生“村官”有利于培养党政干部后备人才 19
三、选聘大学生“村官”拓宽了毕业生就业渠道,有利于缓解城市就业压力 21
四、选聘大学生“村官”有利于大学生自身的成长和发展,成为人才培养和锻炼的新模式 23
第二节 大学生“村官”选聘的现状与相关政策 25
一、选聘大学生到村任职的历史回顾 25
二、选拔与聘用大学生“村官”的政策 28
第三节 选聘大学生“村官”的原则和要求 30
一、加强宣传发动,激励大学生投身新农村建设 31
二、牢固树立质量意识,严把入口关 33
三、坚持标准,严格程序,建立科学规范的选拔机制 35
第三章 大学生“村官”的管理与使用 39
第一节 大学生“村官”岗位设置 39
一、大学生“村官”岗位工作内容和岗位设置现状 39
二、大学生“村官”岗位主要能力要求及培养 40
三、完善大学生“村官”岗位设置 44
第二节 大学生“村官”管理体制和机制 48
一、大学生“村官”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48
二、完善大学生“村官”管理体制和机制的建议 50
第三节 大学生“村官”的考核与监督 55
一、大学生“村官”考核的作用评价 55
二、大学生“村官”考核主体选择 57
三、360°绩效考核方法的借鉴 58
四、完善大学生“村官”考核机制 59
五、强化激励机制,在激发大学生“村官”队伍的活力上下工夫 61
六、建立约束监督机制,重视负向激励 62
第四章 大学生“村官”权利保障 63
第一节 大学生“村官”权利概述 63
一、大学生“村官”的权利状况 63
二、研究大学生“村官”权利的意义 64
第二节 大学生“村官”权利保障的相关政策 64
一、政策内容 64
二、《关于建立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长效机制的意见》的内容 66
第三节 大学生“村官”权利保障的现状 73
一、身份尴尬:非官非农 74
二、法律瓶颈:无“法”可依 75
三、后续管理不到位 75
四、动机各异 76
五、综合社会实践能力不足 77
第四节 大学生“村官”权利保障制度的完善 77
一、抓好舆论引导和政策引导 77
二、政策上为大学生“村官”进行准确的身份定位 77
三、出台和落实优惠政策 78
四、完善相关制度 80
第五章 大学生“村官”的培养 83
第一节 大学生“村官”培养的意义 83
一、大学生“村官”的优势 83
二、大学生“村官”的不足和存在的问题 85
三、培养大学生“村官”的意义 89
第二节 大学生“村官”培养现状 94
一、加强教育培训,完善培训机制 94
二、加强工作指导,建立引导、帮带机制 98
三、加强对大学生“村官”的培养、锻炼,提供舞台,发挥作用 101
四、发挥高校对大学生“村官”的跟踪培养作用,当好大学生“村官”的后盾 104
第三节 大学生“村官”的培养模式 106
一、订单式“村官”培养模式 107
二、试验开办“‘村官’专业” 109
三、“村官”“回炉充电”——攻读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 111
第六章 大学生“村官”流失现象探讨 113
第一节 大学生“村官”流失的状况 113
一、大学生“村官”流失的基本特征 113
二、大学生“村官”流失的原因 115
三、大学生“村官”流失原因分析 118
第二节 解决大学生“村官”流失问题的对策 121
一、适当调整大学生“村官”计划的政策目标 122
二、政策上为大学生“村官”进行准确的身份定位 122
三、加强“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后续管理 123
第七章 大学生“村官”就业模式展望 127
第一节 大学生“村官”就业工作的基本原则 127
一、坚持行政化与市场化的统一 127
二、坚持法治化与人性化的统一 128
三、坚持科学性与实践性的统一 128
四、科学处理选聘创新、使用创新和流动创新的关系 128
第二节 明确大学生“村官”的角色定位 129
第三节 建立大学生“村官”工作长效机制 132
一、完善高校“村官”人才培养机制 132
二、完善大学生就业理念引导机制 134
三、创新大学生“村官”管理模式和机制 135
四、作用发挥机制 138
五、健全保障机制 140
六、社会推动机制 144
参考文献 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