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导论 1
一 选题的依据和价值 1
(一)选题的依据 1
(二)研究的价值 3
二 研究的现状 4
三 研究的思路框架 9
四 研究的创新尝试 10
第二章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道德基础的理论之维 12
一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提出与内涵 12
(一)和谐社会内涵释义 12
(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及其历史应然性 16
(三)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25
(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基本目标和主要任务 32
(五)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提出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36
二 构建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要义 39
(一)道德基础的理性解析 39
(二)和谐社会建设的道德意蕴 45
(三)社会主义道德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和保障 52
(四)道德基础建设与和谐社会构建互动共进 55
(五)构建和谐社会道德基础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61
第三章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道德基础的主体之维 68
一 构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干部道德基础 68
(一)领导干部道德建设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主导性作用 68
(二)领导干部道德存在的主要问题 71
(三)领导干部道德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74
(四)构筑和谐社会的领导干部道德基础 78
二 构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青少年道德基础 90
(一)青少年道德建设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传承性作用 91
(二)青少年道德存在的主要问题 96
(三)青少年道德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97
(四)构筑和谐社会的青少年道德基础 100
三 构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普通群众道德基础 112
(一)普通群众道德建设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性作用 112
(二)普通群众道德存在的主要问题 115
(三)普通群众道德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16
(四)构筑和谐社会的普通群众道德基础 121
第四章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道德基础的关系之维 132
一 构筑和谐社会的人际道德基础 132
(一)人际道德对人际和谐的意义 132
(二)人际关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134
(三)人际关系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35
(四)夯实人际道德基础,实现人与人和谐 138
二 构筑和谐社会的社会道德基础 142
(一)社会道德对社会和谐的意义 142
(二)社会道德存在的主要问题 143
(三)社会道德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46
(四)夯实社会道德基础,实现人与社会和谐 148
三 构筑和谐社会的生态道德基础 156
(一)生态道德对社会和谐的意义 157
(二)生态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159
(三)生态环境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62
(四)夯实生态道德基础,实现人与自然和谐 165
四 构筑和谐社会的身心道德基础 172
(一)身心道德对身心和谐的意义 172
(二)人身与心不和谐的表现 174
(三)人身与心不和谐表现的原因分析 176
(四)夯实身心道德基础,实现人身与心和谐 178
第五章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道德基础的实践之维 184
一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184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意义 184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内容 188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途径 191
二 加强和谐道德思想资源建设 194
(一)弘扬中国古代有利于实现社会和谐的道德传统 195
(二)借鉴西方国家有利于实现社会和谐的道德资源 198
(三)坚持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促进社会和谐的道德观点 200
三 加强法律对道德的作用建设 203
(一)法律是道德建设的有效支持 204
(二)法律对道德作用的有效方式 206
四 加强和谐社会的制度道德建设 208
(一)制度道德对完善道德基础的意义 208
(二)和谐社会制度道德建设的有效途径 212
五 加强和谐社会的道德信仰建设 217
(一)道德信仰对完善道德基础的意义 217
(二)和谐社会道德信仰建设的有效途径 220
结语 229
参考文献 231
后记 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