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导论 1
第一节 本书缘起 1
第二节 国内外关于城乡结合部相关文献综述 3
一 关于城乡结合部概念界定及其生成机制的研究 3
二 关于城乡结合部外来人口的研究 8
三 关于城乡结合部本地村民的研究 12
四 关于城乡结合部社区管理的研究 15
五 总体述评 17
第三节 典型个案与研究方法 18
一 个案简介 19
二 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的本土化思考 20
三 底层记忆的口述史研究 23
四 本书结构与主要观点 29
第二章 从空间维存到空间维权:迈向空间正义的城市社会学 32
第一节 空间维度的发现与深化 32
第二节 空间维存:关注适应与秩序的城市生态学 34
一 帕克及其同事的贡献 34
二 新传统城市生态学的新取向与范式修订 36
三 疲惫的城市生态学:未完成的学术理想 39
第三节 异彩纷呈的十年:将空间权益融入城市社会学的60年代 41
一 人本主义社会性规划的城市研究 42
二 “住房阶级”的形成:新韦伯主义城市社会学的分析 44
三 拒绝走向城市空间的边缘:新马克思主义城市社会学的先声 46
四 空间权益的沦陷与争取 47
第四节 空间维权:指向抗争与正义的新马克思主义城市社会学 48
一 空间生产与阶级斗争:列斐伏尔的资本主义城市空间替代方案 49
二 集体消费与新都市社会运动:卡斯特尔的结构马克思主义 52
三 空间构型与资本积累:哈维的辩证乌托邦 54
四 洛杉矶学派的集结号:后现代大都市的批判 56
五 新马克思主义城市社会学派的价值取向与理论缺憾 58
第五节 空间正义的进路和中国经验的嵌入 58
一 空间生产的正义原则 59
二 空间分配的正义原则 60
三 空间交换的正义原则 61
四 空间消费的正义原则 62
第六节 社会样态与空间实践的双向建构 63
一 社会样态的传统与推进 64
二 空间实践的维存与维权 66
三 建构过程的制约与再造 68
第三章 东村的社会样态 70
第一节 从乡村向城市的过渡:物质景观与社会生态的转变 70
一 历史视角下的空间变迁 70
二 横向视角下的物质景观 71
三 生态视角下的职业转型 73
第二节 从静止向流动的变迁:家园归属感的消逝 76
一 人口结构的倒挂现象 76
二 公共空间的精英缺失 78
第三节 从一元向二元的融合:社区治理模式的转型 80
一 服务体系的双重覆盖 80
二 公共参与的上下动员 83
第四节 从异质向同质的固化:东村社会的底层结构化 85
一 就业方式的非正规性 86
二 经济地位的自我认同 87
三 消费结构与压力评估 88
四 休闲方式的群体特征 90
第四章 他者的世界:东村的外来人口 93
第一节 就业空间的生产与生存伦理的选择 93
一 非正规就业空间的自发生产 94
二 非正规就业空间的竞争与合作 95
三 非正规就业空间的职业风险 97
第二节 城乡的空间分配与个体的空间流动 99
一 空间流动的推拉分析:户籍制度的弱化 99
二 空间流动的个体意愿:生存方式的改变 101
三 空间流动的身份际遇:融入城市的可能 103
第三节 居住空间的交换与社会关系再生产 105
一 房东与租户社会关系的生成机制 106
二 房东与租户社会关系的文化构成 108
三 房东与租户社会关系的良性互动 110
第四节 边缘空间的消费与底层的自我诉求 112
一 边缘的区隔符号:消费与权力 112
二 琐细的日常生活:隐忍与越轨 113
三 国家的消费视角:开放与适度 114
第五节 小结:城市融入与机会空间 116
第五章 失衡的乡土:东村的本地村民 118
第一节 “种房”:投机行为与租房阶层 118
一 “种房”的动机:补偿与房租的权重 118
二 “种房”的干预:权力的在场与不在场 121
三 “种房”的结果:“租房阶层”的现实与想象 122
第二节 务农:乡土情结与文化自觉 124
一 自给自足与新乡土主义 124
二 村庄的面向与内源性资源 125
三 重寻乡土文化的自性 127
第三节 迁移:空间转换与成本制约 128
一 迁移的本意 128
二 迁移的前提 129
三 迁移的实质 131
第四节 消遣:闲暇空间与道德秩序 132
一 消遣的主要方式 132
二 消遣的空间蔓延 133
三 消遣的伦理重建 134
第五节 小结:乡土蜕变与工具空间 135
第六章 权力的技术:东村的社区治理 136
第一节 公共服务的空间生产:城乡供给模式的融合 136
一 公共服务供给的公共性与均等化 136
二 社会关系的空间再生产 140
三 城乡结合部公共服务供给的路径选择 142
第二节 现有农地的空间分配:隐规则与利益排斥 142
一 地价预期与要地风波 143
二 自理口粮户的双重困境 145
三 土地分配的公平抉择 148
第三节 土地征收的空间交换:本地村民与征收代理人的博弈 149
一 东村土地征收现状 149
二 空间维权的策略与权力消解的技术 151
三 合乎空间交换正义的土地征收机制 157
第四节 集体用地的空间消费:资本、身份与权力的逻辑 158
一 本地村民的态度:空间资源的寻租行为 158
二 社区管理者的回应:合情、合理、合法 160
三 集体用地出租收益的流失 161
第五节 小结:服务管理与利益空间 162
第七章 迈向空间正义的城乡结合部 164
第一节 东村的社会样态:城乡结合部的空间变迁 164
一 过渡空间 165
二 人口膨胀而精英缺失的流动后果 166
三 形式有余而内容不足的二元管理 167
四 身份异质而生活同质的底层社会 167
第二节 东村的空间实践:城乡结合部的主体建构 169
一 空间生产:社会样态的基础构型 169
二 空间分配:社会样态的权益分享 170
三 空间交换:社会样态的关系互动 171
四 空间消费:社会样态的资本映像 172
第三节 无根的社会:城乡结合部空间构型过程中的现代性命运 173
一 作为社会之根的集体意识与空间权益 173
二 社会之根的失落:集体意识的瓦解与空间权益的沦陷 174
三 社会生根与社会扎根:集体意识的重建与空间权益的争取 176
四 迈向空间正义的乌托邦想象 177
第四节 新马克思主义城市社会学对我国地域政策的启示 179
一 空间生产的地域政策:人本主义的社会性规划 180
二 空间分配的地域政策:农业人口的自由流动与身份转换 181
三 空间交换的地域政策:从城乡对立走向协调联动 182
四 空间消费的地域政策:共享城镇化空间与反贫困工程 183
第八章 “撤村建居”型社区的文化转型与再生产——城乡结合部发展的一种可行路径 185
第一节 城乡文化差异:从对立冲突到包容共生 185
一 文化概念的界定:时空、交往、制度与理念 186
二 类型学视野下的村落文化与城市文化 187
三 迈向关联发展:城乡文化关系的反思 188
第二节 城乡文化关联:“撤村建居”型社区的文化再生产 189
一 时空体验 190
二 睦邻运动 190
三 本土性资源 191
四 第三种发展 192
第三节 新文化与新故乡 193
附录 195
本地村民问卷 195
外来人口问卷 204
本地村民访谈提纲 213
外来人口访谈提纲 215
本地村民访谈人员基本情况一览 217
外来人口访谈人员基本情况一览 224
参考文献 230
后记 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