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两个家庭日常生活的一天&陈昭伶译 1
第一节 罗伦斯家庭 2
第二节 艾希莉家庭 5
第三节 对老师的启示 6
第四节 家庭的多样性 7
第2章 现代家庭&陈昭伶译 9
第一节 家庭的定义 10
一、理想的家庭 10
二、不同家庭结构之范例 11
第二节 现代家庭的人口统计资料 15
一、婚姻不稳定以及未婚妈妈人口增加 15
二、贫穷 16
三、压力 17
四、行为角色的改变 17
五、流动性和都市化 19
六、家庭人口缩减 20
七、社会加速变迁 21
八、以孩子为中心的社会发展 22
九、现代生活压力 22
第三节 为何要研究社会学的趋势? 23
第3章 亲职&陈昭伶译 25
第一节 父母的角色 26
一、父母是养育者 26
二、成人关系中的父母 30
三、父母是独立的个体 31
四、父母是工作者 32
五、父母是消费者 34
六、父母是社区的成员 35
七、父母是教育者 36
第二节 亲职是情感的经验 38
一、不可逆性 38
二、限制、距离与疲惫 38
三、亲职角色的迷思与形象 39
四、罪恶感 39
五、满足感 39
六、不确定性 40
七、真正关心孩子 41
第4章 什么是家长参与?&陈嘉珩译 43
第一节 家长参与的观点 44
第二节 家长参与历史回顾 45
一、增强权能 47
第三节 儿童发展研究作为引起家长参与的动机 47
第四节 强制性家长参与 51
一、启蒙方案 51
二、第一条款补助计画 51
三、身心障碍儿童的教育 53
四、儿童照护及发展综合补助款 53
五、目标2000 53
六、有教无类法案 54
七、幼儿环境量表 55
八、专业机构的建议 56
第五节 社区对家庭援助之关怀 61
一、州政府赞助之家庭援助计画 62
二、个别社区工作 62
第5章 亲师合作对孩童、家长、教师的益处&陈嘉珩译 65
第一节 对孩童的益处 68
一、在新环境中的安全感 68
二、自我价值感 69
三、知识性且一致的回应 69
第二节 对家长的益处 70
一、感受到亲职教养上的支持 70
二、知识和技巧 71
三、提升家长的自尊 71
第三节 对教师的益处 72
一、正面回馈提高信心 73
二、丰富学习经验的家长资源 74
第6章 亲师合作的潜在障碍&陈嘉珩译 77
第一节 为什么会有这些障碍呢? 78
第二节 教职和亲职的不同 81
第三节 超越权力范围 83
第四节 信任的议题 84
第五节 专业上的不同 86
第六节 外在因素造成的阻碍 89
一、时间 89
二、忙碌 89
三、家长参与的旧观念 90
四、行政的政策 90
五、个人问题 91
第7章 成功合作的基础&陈嘉珩译 93
第一节 老师的观念及态度 94
一、专业精神的观念 94
二、自我感 95
三、谦逊 95
四、同情心 96
五、尊重他人 97
六、信赖 97
第二节 外在因素 98
一、行政支援系统 98
二、沟通时间 99
三、多样的家庭参与 99
四、资讯 100
五、家庭友善的环境 102
六、沟通技巧 102
第三节 家庭资源中心,佛罗里达的梅尔市 105
第8章 与亲子接触的开始&白秀玲译 111
第一节 老师、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最初接触 112
一、选择学校 112
二、老师与家长初次相遇 115
三、老师和孩子初次相遇 118
四、初次参观教室 118
五、进入教室 119
六、在学校内的转变 120
第二节 处理分离经验 121
一、让家长准备接受分离的行为 122
二、欢迎家长进入教室 122
三、培养孩子对父母的信任 123
四、讨论分离经验 123
五、对家长和孩子的特别关注 124
第9章 非正式的亲师沟通&梁嘉惠译 129
第一节 沟通方式 130
一、日常对话 130
二、打电话 133
三、个别通知单 134
四、电子沟通 135
五、公布栏 135
六、每日生活快讯 136
七、班级周报 138
八、行李箱、图书馆和流通的读写活动 139
九、课堂展示 143
十、意见箱 143
第10章 亲师座谈会&梁嘉惠译 145
第一节 定期举办座谈会的重要性 146
一、提供孩子全人发展的概观 147
二、提供时间与隐私 147
三、增长彼此的知识 147
四、订立目标 148
第二节 成功座谈会的基础 148
一、说明座谈会的目的 148
二、规划一个不受干扰的时段 148
三、安排私人的空间 150
四、订立讨论目标 150
第三节 座谈会成功的策略 153
一、帮助家长感觉自在 153
二、以积极态度为开端 154
三、鼓励家长参与 154
四、为家长做总结 157
第四节 座谈会须避免的缺失 157
一、避免使用专业术语 157
二、避免专家的高姿态 158
三、避免负面评价 158
四、避免不专业的对谈 159
五、避免提供建言 160
六、避免妄下论断 160
第五节 协调难题的座谈会 161
第六节 座谈会评估 162
第11章 家庭访问&廖淑台译 165
第一节 家庭访问的目的 165
第二节 家庭访问的进行 168
一、事前解释家访的目的 168
二、与家长安排时间 168
三、举止像客人 168
四、准时 169
五、预期突发状况的发生 169
第三节 访问后的责任 170
一、感谢函 170
二、后续追踪 170
三、评估 170
第四节 家庭访问的益处 170
一、增加信任 170
二、第一手的见解 170
三、增进儿童的学习 171
第五节 家庭访问的短处 171
一、更多时间的投入 171
二、儿童的不当行为 171
三、可能的负面感受 171
第六节 家庭本位的教育与支持方案 172
第12章 课堂上的家长参与&梁嘉惠译 177
第一节 优点与潜在问题 178
第二节 家长参与 181
一、探索资源与需求 181
二、鼓励非正式的参访 182
三、鼓励家长观察 186
四、家长作为教室资源 187
第三节 教师角色 189
第13章 亲职教育&廖淑台译 193
第一节 什么是亲职教育? 194
一、预先设计的亲职教育方案实例 196
二、调整教育方案以配合父母的特质 198
三、改变专业人员与家庭间的关系 198
四、注意亲职的社会脉络 198
五、亲职教育底层的假设 199
第二节 实行亲职教育方案 200
一、初期的家长参与 200
二、选择会议的型态 201
三、老师在安排会议型态中扮演的角色 203
四、选择会议时间 204
第三节 家长作为决策者 205
第14章 全体总动员:教师、家长和社区居民&梁嘉惠译 209
第一节 企业融入 212
第二节 法规创制权 214
一、贫困家庭临时辅助计画 214
二、家庭医疗假法案 215
三、有教无类法案 215
第三节 社区内的连结 216
第四节 倡导者角色 218
一、教师和家长的倡导者角色 218
第五节 社区的教育资源 222
一、自然资源 222
二、人力资源 222
三、物质资源 223
第15章 多元文化背景的家庭&郑翠娟译 225
第一节 教师关注家庭多样性的理由 226
一、就个别儿童而言 228
二、就所有儿童而言 229
三、就亲师合作而言 229
四、就教师成长而言 230
第二节 教师策略 230
一、检视个人态度 231
二、其他文化的学习 231
三、建立一个欢迎的环境 231
四、开启文化沟通的大门 232
第三节 文化冲突的沟通协商 232
第四节 课堂常见的文化议题 233
一、语言多样性 233
二、节庆活动 236
三、课程 237
第五节 多元文化实例 237
一、「日安」家庭学校 237
二、吴仪养护中心 238
第16章 如何与特殊情境的家庭相处&梁嘉惠译 240
第一节 与遭逢离婚巨变的家庭互动 242
一、课堂上的师生互动 245
二、亲师互动 246
三、与再婚家庭互动 247
第二节 与身心障碍儿童的家长互动 248
一、情绪反应 249
二、家长与专业人员、教师及其他人之间的关系 249
第三节 新生儿的家庭 251
一、新手父母的反应 252
二、青少女妈妈 253
三、教师与新手父母的关系 253
第四节 家暴问题的处理 254
一、危机处理 256
二、虐待与疏忽指标 256
三、教师角色 257
四、协助药物滥用的家庭 259
第五节 与收养家庭的互动 259
一、了解事实 259
二、课程中的收养议题 260
三、亲师对谈 260
四、师生对话 260
五、提供资源 261
第17章 解决不良态度与问题行为&郑翠娟译 263
第一节 敌意 265
一、敌视是一种面具 265
二、敌视会抑制沟通 265
三、就事论事 266
四、具建设性的表达关心 267
五、尊重家人的关注 267
六、重新拟定开会时程 268
第二节 冷漠 268
一、个人与经济压力 270
二、生涯志趣 270
三、文化的差异 270
四、情绪压力 270
第三节 过度涉入 271
一、分离焦虑 271
二、个人需求不满足 271
三、缺乏安全感 272
四、持续交谈 272
第四节 引发亲师间常见的紧张来源 272
一、父母迟到 272
二、转交小孩给非具监护权的父母 273
三、不尊重 273
四、病童 273
五、放学时刻 274
六、特别要求的家长 274
七、预备度的意见分歧 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