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导论 1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1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3
一 国家层面循环经济评价体系的研究现状 3
二 区域层面循环经济评价体系研究现状 6
三 企业层面循环经济评价体系研究现状 6
四 产业层面循环经济评价体系研究现状 7
第三节 研究意义和价值 10
第四节 研究目标、思路和内容 10
一 研究目标 10
二 研究思路 10
三 研究内容 11
第二章 资源型产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13
第一节 金属产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13
一 钢铁产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13
二 铜产业循环经济模式 16
三 铝产业循环经济模式 18
四 铅锌产业循环经济模式 23
五 不同金属产业循环经济模式的比较分析 27
六 金属产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对策 30
第二节 非金属产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35
一 煤炭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35
二 磷化工产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37
三 水泥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40
四 非金属产业循环经济发展对策 42
第三章 中间产品产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46
第一节 机电中间产品产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46
一 汽车发动机绿色设计模式 46
二 汽车发动机绿色再制造发展模式 47
第二节 石化中间产品产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48
一 煤制甲醇模式 48
二 乙烯“三废”处理模式 49
第三节 中间产品产业循环经济发展对策 50
一 我国中间产品产业发展优势及存在问题 50
二 我国中间产品产业循环经济发展对策 51
第四章 终端消费型产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54
第一节 汽车产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54
一 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现状及面临的形势 54
二 汽车产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57
三 我国汽车产业循环经济发展对策 60
第二节 家电产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62
一 我国家电产业发展现状及面临的形势 62
二 我国家电产业循环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63
三 家电产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65
四 我国家电产业循环经济发展对策 72
第五章 制造业产业链循环经济指标体系统一框架模型研究 77
第一节 构建统一框架模型的基本思路和原则 77
一 基本思路 77
二 基本原则 78
第二节 制造业产业链循环经济指标体系组成分析 79
一 制造业产业链上游端循环经济指标体系组成分析 79
二 制造业产业链中下游端循环经济指标体系组成分析 79
三 评述 80
第三节 制造业产业链循环经济指标体系比较分析及统一模型 80
一 基于循环经济视角下的制造业产业链物流关联分析 80
二 制造业产业链不同环节循环经济工作重点比较分析 81
三 基于生产链的制造业产业链循环经济指标体系统一模型及组成指标 82
四 基于综合绩效的制造业产业链循环经济指标体系统一模型及组成指标 82
五 两种循环经济指标体系的比较 85
第六章 制造业分产业循环经济指标体系研究 87
第一节 资源型产业循环经济指标体系研究 87
一 金属产业循环经济指标体系研究 87
二 非金属产业循环经济指标体系研究 88
第二节 中间产品产业循环经济指标体系研究 101
一 机电中间产品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101
二 石化中间产品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 103
三 基于综合绩效的中间产品循环经济指标体系 105
第三节 终端消费型产业循环经济指标体系研究 106
一 汽车产业循环经济指标体系构建 107
二 家电产业循环经济指标体系构建 108
三 基于综合绩效的终端消费型产业循环经济指标体系 109
第七章 制造业产业链下的循环经济指标体系变权模型和演变路径研究 111
第一节 制造业产业链下的循环经济指标体系变权模型 111
一 变权设置的必要性 111
二 变权研究文献综述 111
三 制造业产业链下的循环经济指标体系变权模型研究 112
第二节 制造业产业链下的循环经济指标体系演变路径研究 117
一 制造业产业链循环经济协同创新路径 117
二 制造业产业链循环经济差异化发展路径 126
第八章 综合案例分析 129
第一节 Z煤集团高耗能产业群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分析 129
一Z煤集团高耗能产业群发展现状 129
二 存在问题 132
三Z煤集团循环经济发展评价 133
第二节 钢铁与化工产业循环经济指标体系比较研究 147
一 循环经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147
二 化工行业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 148
三 钢铁行业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 150
四 化工与钢铁行业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对比分析 152
五 云天化国际公司循环经济发展评价 154
六 昆明钢铁控股公司循环经济发展评价 158
七 云天化与昆钢循环经济综合评价结果对比分析 161
第三节 长春汽车产业开发区循环经济发展案例分析 164
一 长春汽车产业开发区发展历程、现状和目标 164
二 长春汽车业开发区循环经济发展现状和模式 167
三 长春汽车产业开发区循环经济评价 168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172
第一节 结论 172
第二节 创新点 174
第三节 展望 175
参考文献 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