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中国军队奋起抗击日寇 2
一、保卫平津,保卫华北 2
第29军奋起抗战 2
佟麟阁、赵登禹壮烈殉国 5
蒋介石决心以战图存 8
二、华北战场战事不利 12
日军控制了平绥线 12
津浦线北段战事失利 17
平汉线上大溃败 20
三、国共合作抗日在山西 24
平型关大捷 24
忻口大战和郝梦龄殉国 28
保卫晋东门户——娘子关 31
太原失守和华北正规战结束 35
第二章 拖住日寇的进攻 42
一、八·一三淞沪会战 42
八·一三日寇在上海打了仗 42
中国军队先发制敌 45
淞沪成了血肉磨坊 49
二、南京保卫战 52
短期固守南京的决定 52
十万大军守金陵 56
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 60
三、中国军队撤出徐州 64
枪决韩复榘 64
粉碎日军会师台儿庄计划 67
台儿庄大捷,民族新生的希望 71
中国军队从容转移 75
四、激战中原大地 78
开封、郑州面临日军的威胁 78
开封被占,郑州危急 82
以水代兵淹灭日寇 86
第三章 迎来艰难的相持阶段 92
一、誓守武汉 92
战线连绵数千公里的武汉会战 92
马当要塞轻陷敌手 96
中日双方会战武汉 99
二、百万大军激战在大江南北 103
陈诚调整部署守陪都 103
薛岳取得万家岭大捷 106
武汉保卫战进入困难时期 110
中国军队逐次抵抗 113
三、战略相持阶段的到来 117
广州武汉陷落 117
蒋介石决定整军 121
第四章 三湘大地筑起焚烧日寇天炉 128
一、长沙之虎取得湘北大捷 128
日寇要攻击湖南长沙 128
薛岳抗命坚守长沙 132
“湘北大捷” 135
二、第二次长沙大捷 139
阿南惟几与“加号作战”计划 139
第二次长沙会战 143
双方恢复到战前状态 147
三、天炉熔“太阳” 151
薛岳创造“天炉战法” 151
日军走向薛岳布置好的“天炉” 154
中国军队取得了一次真正的大捷 158
四、虎贲之师血战常德 162
日军十万攻击常德外围 162
第57师几乎全部阵亡 166
第五章 相持阶段有会战 172
一、中国军队增强防御战 172
中国军队开始攻势防御作战 172
李宗仁指挥随枣会战 175
“上高大捷”是“最精彩之战” 179
二、力不从心的攻势 183
昆仑关大捷 183
中国军队发动冬季攻势 187
傅作义指挥绥西抗战 191
三、艰苦的拉锯战 194
第33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战死 194
铁壁中条山陷落 198
浙赣会战中国兵败 201
第六章 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 208
一、中英协商防卫缅甸 208
国民政府准备入缅抗日 208
中英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 211
英国请求中国军队入缅支援 215
二、中国军队扬威异域 219
“海鸥将军”戴安澜浴血奋战 219
中国远征军为英军解围 223
仁安羌大捷 226
三、中国远征军撤出缅甸 230
英缅军率先撤退 230
中国远征军全面溃败 234
中国军队进入印度 238
第七章 豫湘桂全线溃败 244
一、豫中会战,连失重镇 244
日军打通平汉线 244
洛阳落入敌手 248
第36集团军总司令李家钰殉国 252
二、长沙衡阳陷落 255
长沙被日军轻易占领 255
日军攻占衡阳机场 258
军长方先觉向日军投降 261
三、桂柳会战,国民政府打算迁都 265
桂林、柳州失陷 265
大陆交通线完全打通 269
第八章 缅甸、滇西捷报频传 276
一、摧毁日军缅北防御体系 276
史迪威整训中国驻印军队 276
中国驻印军反攻缅甸日军 279
全歼孟拱河谷日军 284
日军缅北防御体系瓦解 288
二、滇西反攻作战 291
滇西中国军队开始集结 291
中国远征军强渡怒江 294
松山之役 297
三、打通中印交通线 301
孙立人占领八莫、南坎 301
“人猿泰山”计划完成 305
第九章 驱逐日寇出中国 310
一、豫西鄂北大会战 310
成立中国陆军总司令部 310
冈村宁次还要局部反攻 313
鄂北恢复战前态势 316
二、湘西大捷,一雪前耻 320
王耀武构筑雪峰山工事 320
张灵甫诱敌至新化、武冈 323
何应钦草率结束湘西会战 327
三、三九良辰,普天同庆 331
日本政府正式宣布投降 331
徐永昌代表中国接受日军投降 335
中华民族普天同庆 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