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基础篇 1
第一章 按摩推拿学基础 1
第一节 按摩推拿的起源 1
一、按摩推拿起源于日常生活 1
二、商代有关按摩推拿的文字记载 1
三、按摩推拿发源地 1
第二节 按摩推拿学发展简史 2
第三节 按摩推拿学名称的演变 3
第四节 按摩推拿治疗疾病的作用原理 4
一、治疗疾病的基本原理 4
二、治疗伤筋的作用原理 4
第五节 按摩推拿治疗原则 4
第六节 影响按摩推拿疗效的因素 6
一、手法的性质 6
二、手法的刺激量 6
三、治疗部位的特异性 6
第七节 按摩推拿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7
一、适应证 7
二、禁忌证 7
第八节 按摩推拿异常情况及处理 7
一、晕厥 7
二、瘀血、血肿 8
三、软组织损伤 8
四、骨折脱位 8
五、脊髓损伤 8
第九节 按摩推拿辅助物品 8
一、按摩推拿介质 8
二、按摩推拿辅助工具 9
第二章 病因病机 11
第一节 外因 11
一、外力损伤 11
二、外感六淫及邪毒感染 11
第二节 内因 12
第三章 常用诊断方法 13
第一节 一般检查法 13
一、望诊 13
二、量诊 14
三、问诊 16
四、闻诊 17
五、切诊 18
第二节 专业检查法 19
一、颈部专业检查法 20
二、背部专业检查法 22
三、腰骶部专业检查法 22
四、骶尾部专业检查法 26
五、肩部专业检查法 30
六、肘部专业检查法 33
七、前臂及腕部专业检查法 34
八、手部专业检查法 37
九、髋部专业检查法 37
十、膝部专业检查法 39
十一、足部专业检查法 46
第三节 X光片读片要点 47
一、颈椎X光片读片要点 47
二、胸椎X光片读片要点 51
三、腰椎X光片读片要点 51
四、骶尾部X光片读片要点 53
五、胸部X光片读片要点 53
六、肩部X光片读片要点 53
七、肘部X光片读片要点 54
八、前臂X光片读片要点 54
九、腕部X光片读片要点 54
十、手部X光片读片要点 55
十一、髋部X光片读片要点 55
十二、膝部X光片读片要点 55
十三、踝部X光片读片要点 57
十四、足部X光片读片要点 58
第四章 常用功能锻炼方法 59
一、颈部功能锻炼 59
二、背腰部功能锻炼 60
三、肩部功能锻炼 61
四、肘及前臂部功能锻炼 63
五、腕部功能锻炼 63
六、髋部功能锻炼 63
七、膝部功能锻炼 65
八、踝部功能锻炼 67
中篇 手法篇 68
第五章 成人按摩推拿手法 68
第一节 总论 68
一、手法的概念 68
二、手法的基本要求 68
三、手法操作时形体的基本要求 69
四、手法操作时呼吸的基本要求 69
五、手法操作时用力的基本原则 69
六、手法的作用 69
七、手法的分类 70
第二节 放松类手法 71
一、一指禅推法 71
附:缠法 74
二、?法 74
三、揉法 75
四、拿法 77
五、拨法 77
六、牵拉法 79
七、搓法 81
八、击法 82
九、弹法 84
十、梳头栉发 85
十一、摩掌熨目 85
十二、踩?法 85
十三、按法 86
第三节 温通类手法 87
一、摩法 87
二、擦法 88
三、推法 89
四、捋法 92
五、抹法 92
六、扫散法 93
七、点法 94
八、捏法 94
九、捻法 96
十、掐法 96
十一、振法 97
十二、拍法 99
十三、推桥弓 99
十四、鸣天鼓 100
十五、刮法 100
十六、按动脉法 101
第四节 助动类手法 102
一、颈部摇法 102
二、腰部摇法 103
三、肩部摇法 104
四、前臂摇法 106
五、腕部摇法 106
六、髋部摇法 107
七、膝部摇法 108
八、踝部摇法 109
九、颈部侧扳法 110
十、后伸背法 110
十一、侧背法 111
十二、肩部抖法 112
十三、髋部抖法 113
十四、屈伸法 114
十五、肩部拔伸法 116
十六、膝关节拔伸法 116
第五节 整复类手法 117
一、颈部拔伸法 117
二、腰部拔伸法 117
三、手指拔伸法 118
四、颈椎定位旋转扳法 119
五、颈部端提法 120
六、胸部提抖法 120
七、背部按法 121
八、仰卧位胸椎整复法 122
九、胸椎对抗复位法 123
十、扩胸牵引扳法 124
十一、胸椎后伸扳肩法 124
十二、腰部侧扳法 125
十三、腰部后伸扳腿法 125
十四、腰部后伸扳肩法 126
十五、腰椎定位旋转扳法 127
十六、直腰旋转扳法 127
十七、腰部抖法 128
第六章 儿科推拿手法 130
第一节 总论 130
一、儿科推拿的特点 130
二、儿童年龄分期 130
第二节 儿科推拿基础手法 131
一、推法 131
二、揉法 133
三、按法 134
四、摩法 134
五、掐法 136
六、捏法 137
七、运法 138
第三节 儿科推拿常用穴位及操作方法 138
一、攒竹(天门) 138
二、坎宫 139
三、太阳 139
四、天柱骨 140
五、腹 140
六、脐 141
七、丹田 141
八、脊柱 142
九、七节 骨 142
十、龟尾 143
十一、脾经 143
十二、肝经 144
十三、心经 144
十四、肺经 145
十五、肾经 145
十六、大肠 146
十七、小肠 146
十八、胃经 147
十九、四横纹 147
二十、板门 148
二十一、内八卦 148
二十二、二扇门 149
二十三、外劳宫 149
二十四、三关 150
二十五、天河水 150
二十六、六腑 151
二十七、耳后高骨 151
二十八、乳根 152
二十九、乳旁 152
三十、胁肋 153
三十一、肚角 153
三十二、肾纹 154
三十三、肾顶 154
三十四、小横纹 155
三十五、掌小横纹 155
三十六、小天心 156
三十七、运水入土 156
三十八、运土入水 157
三十九、总筋 157
四十、大横纹 158
四十一、左端正、右端正 159
四十二、老龙 159
四十三、五指节 160
四十四、上马 160
四十五、威灵 161
四十六、精宁 161
四十七、膊阳池 162
四十八、一窝风 162
四十九、箕门 163
第七章 古今按摩推拿手法选 164
第一节 《黄帝内经》中的手法 164
一、确立“按摩”为手法治疗之总称 164
二、阐述手法的作用机理 164
三、按压动脉的手法 164
四、其他方面 164
第二节 《肘后备急方》中的手法 165
一、抄腹法 165
二、拈脊骨皮法——捏脊法 165
第三节 《太清道林摄生论》与《备急千金要方》中的手法 165
一、自按摩法 165
二、老子按摩法 166
附:老子按摩法(《备急千金要方》) 168
第四节 《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中的伤科八法 169
一、手法总论(原文) 169
二、手法释义(原文) 170
第五节 《按摩经》中的手法 170
第六节 儿科按摩推拿复式手法 172
一、二龙戏珠法 172
二、凤凰展翅法 173
三、苍龙摆尾法 173
四、黄蜂入洞法 173
五、黄蜂出洞法 174
六、打马过天河法 174
七、水底捞月法(水中捞月、水里捞明月、水底捞明月) 175
八、双凤展翅法 175
九、揉耳摇头法(捧耳摇头法) 176
十、老汉扳缯法 176
十一、猿猴摘果法 176
十二、丹凤摇尾法 177
十三、凤凰单展翅法 177
十四、孤雁游飞法 177
十五、取天河水法 178
十六、引水上天河法 178
十七、飞经走气法 178
十八、飞金走气法 179
十九、天门入虎口法 179
二十、按弦搓摩法 179
二十一、摇?肘法 180
二十二、?肘走气法 180
二十三、乌龙摆尾法 180
二十四、双龙摆尾法 180
二十五、赤凤摇头法(丹凤摇头法、赤凤点头法) 181
二十六、凤凰鼓翅法 181
二十七、老虎吞食法 181
二十八、揉脐及龟尾并擦七节 骨法 182
二十九、开璇玑法 182
三十、按肩井法(总收法) 182
三十一、龙入虎口法 182
三十二、运水入土 183
三十三、运土入水 183
第七节 夏锡五的提法 183
一、背提法 183
二、搭提法 184
第八节 曹泽普《按摩实用指南》中的手法 184
一、开导按摩法 184
二、放通按摩法 185
三、收抚按摩法 185
四、补助性按摩法 185
五、和络按摩法 186
六、顺循按摩法 186
七、推动按摩法 186
八、拿复按摩法 186
九、揉和按摩法 187
十、捶击按摩法 187
第九节 俞天农的挤拧疗法 187
第十节 王文、王雅儒《脏腑图点穴法》中的手法 188
一、《脏腑图点穴法》的九种基本手法 188
二、胸腹部及任脉点穴法 189
三、胸腹部专用手法 190
四、腰背部及督脉点穴法 191
第十一节 《刘寿山正骨经验》中的手法 192
一、接骨八法 192
二、上骱八法 192
三、治筋八法 192
四、治疗腕部伤筋的八面缝手法 193
第十二节 曹锡珍《中医按摩疗法》中的古代按摩手法 194
一、阳型刚术 194
二、阴型柔术 195
第十三节 董好魁《脏腑经络按摩》中的手法 196
一、疏皮疗法常用的几种力 197
二、疏皮疗法常用的几种手法 197
下篇 治疗篇 198
第八章 成人按摩推拿治疗 198
第一节 伤科病证 198
一、颈椎病 198
二、落枕 212
附:胸廓出口综合征 214
附:寰枢椎半脱位 215
三、胸胁屏伤 215
四、肋软骨炎 218
五、腰椎间盘突出症 219
六、腰部软组织劳损 228
七、急性腰部软组织损伤 232
八、退行性脊柱炎 234
九、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 236
十、隐性脊柱裂 237
附:腰椎管狭窄 240
附:腰椎滑脱 240
十一、梨状肌综合征 240
十二、肩关节周围炎 244
十三、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 251
十四、冈上肌肌腱炎、冈上肌钙化性肌腱炎 253
十五、肩峰下滑囊炎 255
十六、肱骨外上髁炎 257
十七、肱骨内上髁炎 259
十八、桡侧腕伸肌腱周围炎 261
十九、三角软骨盘损伤 262
二十、桡骨茎突部狭窄性腱鞘炎 265
附:腕管综合征 266
二十一、腱鞘囊肿 267
二十二、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 269
二十三、髋关节一过性滑膜炎 272
二十四、膝关节韧带损伤 273
二十五、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278
二十六、半月板损伤 282
二十七、髌骨软化症 285
二十八、胫骨结节骨骺炎 288
附:膝关节滑膜炎 290
二十九、踝关节软组织损伤 290
三十、跟痛症 293
第二节 内科病证 295
一、头痛 295
二、失眠 296
三、胃脘痛 297
四、便秘 298
五、泄泻 298
六、半身不遂 299
七、面神经炎 300
八、高血压 301
第三节 男科病证 302
一、阳痿 302
二、前列腺炎 302
第四节 妇科病证 303
一、痛经 303
二、乳痈(急性乳房炎) 304
第九章 儿科按摩推拿治疗 305
一、疳积 305
二、发热 307
三、泄泻 308
四、遗尿 310
五、儿童肌性斜颈 312
六、小儿桡骨头半脱位 313
七、儿童保健推拿 314
附篇 练功篇 315
第十章 少林内功 315
第一节 基本步势 315
一、站势 315
二、马步 315
三、弓步 316
第二节 练功姿势 317
一、伸臂撑掌 317
二、前推八匹马 317
三、倒拉九头牛 319
四、风摆荷叶 319
五、霸王举鼎 321
第十一章 易筋经 322
预备势 322
一、韦驮献杵势第一势 322
二、韦驮献杵势第二势 323
三、韦驮献杵势第三势 324
四、摘星换斗势 324
五、出爪亮翅势 325
六、倒拽九尾势 325
七、九鬼拔马刀势 326
八、三盘落地势 327
九、青龙探爪势 328
十、卧虎扑食势 329
十一、打躬势 330
十二、工尾势 331
参考文献 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