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千载书函承一脉/谭汝为 1
美哉,尺牍!(代前言) 1
周武王的战斗动员令——姬发《牧誓》 1
最早的外交“照会”——郑子家《告赵宣子书》 5
不战而屈人之兵——鲁仲连《遗燕将书》 8
君子交绝不出恶声——乐毅《报燕惠王书》 14
“皇帝”称号之始——嬴政《初并天下议帝号令》 19
辞藻华丽 声韵铿锵——李斯《谏逐客书》 23
不失时机地指点迷津——陈馀《遗章邯书》 30
治国必求贤才——刘邦《求贤诏》 33
手中有粮 遇事不慌——贾谊《论积贮疏》 36
一腔辛酸泪 满纸肺腑言——司马迁《报任安书》 40
一封自辩书——李陵《答苏武书》 54
“书奏宜理”——班昭《为兄超求代疏》 62
“峣峣者易折,曒曒者易污”——李固《遗黄琼书》 68
感天动地伉俪情——徐淑《又报秦嘉书》 72
一封推荐信——孔融《论盛孝章书》 75
韫椟玩耽说《龟赋》——陈琳《答东阿王笺》 80
一纸任职通知书——曹操《授崔琰东曹掾教》 83
“《出师》一表真名世”——诸葛亮《出师表》 85
是社交书札,也是文学批评史文献——曹丕《与吴质书》 90
道不同不相为谋——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 97
以孝行天下——李密《陈情表》 106
质朴无华请假条——鲍照《请假启》 110
一篇优美的骈体散文——丘迟《与陈伯之书》 112
见解独到的家训——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 119
且看谏书上九重——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122
当太宗遇到拍马者——李世民《答虞世南上〈圣德论〉手诏》 126
气盛而词断的檄文——骆宾王《为徐敬业讨武曌檄》 128
飘逸洒脱自荐书——李白《与韩荆州书》 134
“省部级”大官的小借条——颜真卿《与李太保乞米帖》 139
幸灾乐祸的奇文——柳宗元《贺进士王参元失火书》 141
写信参考——张敖《新集诸家九族尊卑书仪》 146
给晚辈的劝勉信——欧阳修《与十二侄》 148
一语胜人千百——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151
文无定式,当如行云流水——苏轼《答谢民师书》 154
淡雅婉丽的抒情短章——秦观《与邵彦瞻简》 159
独出心裁的贺信——李清照《贺孪生启》 161
“仰天长啸”般的早期呐喊——岳飞《南京上高宗书略》 163
“不食周粟”宣言——谢枋得《却聘书》 167
“字字血泪”托孤书——李氏《托孤母氏书》 171
一幅“上下相孚”图——宗臣《报刘一丈书》 174
备棺上疏——海瑞《请臣下尽言疏》 179
十七岁少年的临别留言——夏完淳《狱中上母书》 186
以词代信——顾贞观《金缕曲》 191
“第一要明理做个好人”——郑板桥《潍县署中与舍弟墨第二书》 195
写给逝者的信——袁枚《祭妹文》 198
世无农夫,人皆饿死——纪晓岚《训诸子书》 206
读书、立志及其他——左宗棠《致孝威、孝宽》 209
“为天下人谋永福也”——林觉民《与妻书》 214
后记 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