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1
大事记 13
第一编 建置 地理第一章 建置 区划 50
第一节 建置 50
附:侨置郡县 57
第二节 区划 59
第二章 自然环境 62
第一节 地质 地貌 62
第二节 气候 物候 67
第三节 长江栖霞段 71
第四节 通江河流 75
第五节 土壤 植被 76
第六节 自然资源 79
第七节 自然灾害 81
第二编 人口 88
第一章 人口规模 88
第一节 总量与分布 88
第二节 人口变动 91
第二章 人口构成 95
第一节 自然构成 95
第二节 社会构成 101
第三章 人口普查 102
第一节 第一次人口普查 103
第二节 第二次人口普查 103
第三节 第三次人口普查 104
第四节 第四次人口普查 105
附:第五次人口普查 109
第四章 人口控制 110
第一节 管理机构 110
第二节 宣传教育 111
第三节 晚婚节育 优生优育 112
第四节 管理服务 114
第三编 风景名胜 文物古迹第一章 栖霞山风景名胜区 119
第一节 栖霞山 119
第二节 栖霞寺 121
第三节 舍利塔 125
第四节 石雕 碑刻 125
第五节 景点胜迹 128
第六节 园林风光 136
第二章 幕府山—燕子矶风景名胜区 137
第一节 幕府山 138
第二节 燕子矶 138
第三节 景点胜迹 139
第四节 园林风光 141
附:《金陵四十八景》栖霞七景图 144
第三章 墓葬 石刻 墓志 147
第一节 墓葬 148
第二节 南朝陵墓石刻 152
第三节 六朝墓志 156
第四章 文物古迹 纪念性建筑与雕塑 159
第一节 文物 159
第二节 遗迹 遗址 161
第三节 古城镇 165
第四节 古桥 古井 古树 168
第五节 古寺庵宫观 173
第六节 纪念性建筑与雕塑 176
第五章 文物管理 178
第一节 管理机构 178
第二节 普查与保护 178
第四编 城乡建设第一章 城乡规划与建设 183
第一节 管理机构 184
第二节 城乡规划 185
第三节 村镇建设 187
第二章 市政公用设施建设 194
第一节 道路 桥梁 广场 194
第二节 城市防洪 199
第三节 供气 供水 供电 201
第四节 路灯 公共交通 203
第五节 市政设施维修与管理 205
第三章 国土资源管理 205
第一节 管理机构 206
第二节 地籍管理 207
第三节 土地利用与保护 210
第四节 建设用地管理 211
第五节 执法与监察 215
第四章 房产管理与开发 216
第一节 管理机构 216
第二节 房产管理 217
第三节 住房制度改革 223
第四节 城建拆迁 224
第五节 房产开发公司 226
第六节 栖霞建设集团 227
第七节 小区管理 230
第五章 建筑安装 231
第一节 建筑业管理 231
第二节 建筑企业 234
第三节 建筑安装工程 238
附:康乔农贸市场大棚倒塌事故 241
第六章 环境保护 242
第一节 管理机构 242
第二节 江河水质保护 243
第三节 大气保护 246
第四节 噪声控制 248
第五节 环保监管 251
第七章 城市管理 253
第一节 管理机构 253
第二节 市容管理 254
第三节 城建管理 255
第四节 道路保洁 垃圾清运 256
第五节 公厕建设与管理 259
第八章 园林绿化 261
第一节 管理机构 261
第二节 道路绿化 262
第三节 居民小区与单位绿化 263
第五编 经济综合管理第一章 计划 统计 269
第一节 管理机构 269
第二节 计划管理 270
第三节 统计管理 275
第二章 质量技术监督 276
第一节 管理机构 277
附:全国县市技术监督协作网 278
第二节 标准化管理 278
第三节 计量监督管理 283
第四节 质量管理 288
第三章 价格管理 291
第一节 管理机构 292
第二节 市场价格管理 293
第三节 收费管理 301
第四节 价格监督检查 308
第五节 价格服务 311
第四章 工商行政管理 312
第一节 管理机构 312
第二节 企业登记管理 313
第三节 个体私营经济管理 314
第四节 集贸市场管理 316
第五节 合同、商标、广告管理 317
第六节 经济监督检查 318
第五章 审计 319
第一节 管理机构 319
第二节 国家审计 320
第三节 内部审计与社会审计 324
第六编 交通 邮政 电信第一章 交通 327
第一节 铁路 328
第二节 公路 330
第三节 水路 336
第四节 南京长江第二大桥 338
第五节 交通管理 339
第六节 区属交通企业 342
第二章 邮政 345
第一节 服务网点 345
第二节 邮路 投递段道 347
第三节 邮政业务 349
第三章 电信 350
第一节 电报 351
第二节 长途电话 352
第三节 市内电话 352
第四节 无线电通信 354
第七编 工业 358
第一章 工业管理 358
第一节 管理机构 358
第二节 人、财、物管理 360
第三节 产、供、销管理 361
第二章 工业体制及改革 362
第一节 企业体制 362
第二节 体制改革 372
第三章 工业门类 376
第一节 建材工业 376
第二节 化学工业 378
第三节 机械工业 380
第四节 电子工业 383
第五节 其他工业 385
附:名优产品选介 386
第四章 工业园区 389
第一节 栖霞工业园 389
第二节 摄山工业园 390
第三节 马群工业园 393
第五章 驻区工业企业 395
第一节 建材企业 395
第二节 石油化工企业 398
第三节 汽车制造企业 401
第四节 冶金机械企业 403
第五节 电子企业 405
第六节 电力企业 407
第七节 建筑安装企业 408
第八节 纺织企业 411
第九节 其他企业 412
第十节 优质产品和优质工程 414
第八编 农林水利第一章 机构 421
第一节 管理机构 422
第二节 局属单位 424
第二章 农村生产关系 425
第一节 土地私有制 425
第二节 土地改革 426
第三节 农业互助合作 426
第四节 人民公社 427
第五节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428
第三章 粮棉油生产 429
第一节 粮食生产 429
第二节 油料生产 435
第三节 棉麻生产 437
第四节 农业现代化示范片、区 439
第四章 蔬菜生产 440
第一节 菜地建设与分布 440
第二节 大宗蔬菜品种 442
第三节 名特优蔬菜 445
第四节 野生蔬菜 447
第五节 八卦洲芦蒿 448
附:家菜野菜谁更香——南京芦蒿挑战上海市场 450
第六节 蔬菜生产技术 450
第五章 多种经营 453
第一节 水产养殖 453
第二节 家禽家畜 457
第三节 奶牛饲养 462
第四节 瓜果 463
第五节 蚕桑 465
第六节 茶叶 466
第七节 花卉 苗木 469
第六章 林业生产 470
第一节 森林资源 470
第二节 植树造林 472
第三节 营林技术 474
第四节 林木保护 475
第七章 农业机具 477
第一节 传统农具 477
第二节 农业机械 480
第三节 农机修造与供应 484
第四节 管理与服务 486
第八章 水利 489
第一节 农田水利工程 489
第二节 堤防建设 492
第三节 防汛抗旱 493
第九章 驻区国营农牧场 496
第一节 南京市西岗果牧场 497
第二节 南京市尧辰畜牧场 498
第三节 南京市仙林农牧场 499
第九编 商贸 旅游第一章 机构与体制 503
第一节 管理机构 504
第二节 商贸体制 507
第三节 体制改革 508
第二章 商业网点 509
第一节 网点开发 510
第二节 贸易市场 511
第三章 商品经营 514
第一节 百货 514
第二节 食品 516
第三节 农业生产资料 519
第四节 农副产品 废旧物资 520
第五节 燃料 土产杂品 522
第六节 药品 医疗器械 523
第四章 粮油购销 524
第一节 统购统销 524
第二节 议购议销 527
第三节 粮食仓储 527
第四节 食品、饲料加工及经营 528
第五节 经营管理体制改革 529
第五章 饮食 服务 旅游 530
第一节 饮食业 531
第二节 服务业 531
第三节 旅游业 533
第四节 宾馆选介 534
第十编 财税 金融第一章 财政 539
第一节 机构 540
第二节 管理体制 542
第三节 收入和支出 546
第四节 财政管理 552
第五节 财政监督 556
第二章 税务 557
第一节 机构 558
第二节 税制及其改革 560
第三节 税种及税费征收 561
第四节 税务管理 566
第五节 税务稽查监督 568
第三章 金融 570
第一节 银行业 570
第二节 保险业 576
第三节 国库券业务 576
第十一编 中共栖霞区地方组织第一章 中共栖霞区地方各级组织 581
第一节 中共地下组织 581
第二节 区委及其工作机构 582
第三节 党组、党(工)委 589
第二章 区党代表大会 592
第一节 1971年前召开的区党代会 592
第二节 1971年后召开的区党代会 592
第三章 区委党务 594
第一节 重要会议 594
第二节 组织建设 595
第三节 宣传教育 601
第四节 纪检监察 604
第五节 统战工作 606
第六节 政法工作 608
第七节 农村工作 609
第十二编 人大 政府 政协第一章 人民代表大会 615
第一节 区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616
第二节 区历届人民代表大会 616
第三节 区人大常委会及其工作机构 620
第四节 区人大常委会工作 623
第五节 乡镇人大主席团 625
第六节 驻区各级人大代表 625
第二章 人民政府 629
第一节 区与乡镇人民政府及其工作机构 629
第二节 政务纪略 638
附:政务运作规则 641
第三节 政府法制 644
第四节 外事管理和友好往来 645
第五节 群众信访 646
第三章 人民政协 647
第一节 区政协全体委员会议 647
第二节 区政协常委会及其工作机构 651
第三节 区政协工作 655
第十三编 镇乡 661
第一章 栖霞镇 661
第一节 自然状况 662
第二节 组织机构 663
第三节 经济建设 665
第四节 社会事业 666
附1:十月村简介 668
附2:石埠桥村简介 668
附3:新合村简介 668
第二章 迈皋桥镇 669
第一节 自然状况 669
第二节 组织机构 670
第三节 经济建设 672
第四节 社会事业 673
附:万寿村简介 674
第三章 燕子矶镇 675
第一节 自然状况 675
第二节 组织机构 676
第三节 经济建设 679
第四节 社会事业 680
附1:吉祥村简介 681
附2:电瓷新村居委会简介 681
第四章 马群镇 682
第一节 自然状况 682
第二节 组织机构 683
第三节 经济建设 685
第四节 社会事业 686
附1:狮子坝村简介 688
附2:马群居委会简介 688
附3:马群村简介 688
第五章 龙潭镇 689
第一节 自然状况 689
第二节 组织机构 690
第三节 经济建设 693
第四节 社会事业 694
附1:龙潭村简介 696
附2:锥子山街居委会简介 696
第六章 摄山镇 696
第一节 自然状况 697
第二节 组织机构 698
第三节 经济建设 700
第四节 社会事业 702
附1:摄山村简介 703
附2:西湖村简介 703
附3:东阳村简介 704
第七章 尧化镇 704
第一节 自然状况 704
第二节 组织机构 705
第三节 经济建设 708
第四节 社会事业 709
附1:尧化村简介 711
附2:尧化居委会简介 711
第八章 营防乡 711
第一节 自然状况 712
第二节 组织机构 713
第三节 经济建设 715
第四节 社会事业 716
第九章 长江乡 717
第一节 自然状况 717
第二节 组织机构 718
第三节 经济建设 720
第四节 社会事业 722
附:大棚村简介 723
第十章 八卦洲乡 723
第一节 自然状况 724
第二节 组织机构 725
第三节 经济建设 727
第四节 社会事业 728
附:上坝村简介 729
第十四编 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章 管理体制 733
第一节 管理机构 734
第二节 内部管理 736
第三节 驻区管理机构 738
第四节 区区联合 739
第二章 开发建设 740
第一节 基础设施与服务机构 741
第二节 招商引资 742
第三节 工业园 746
第四节 南京新港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747
第五节 进区企业选介 749
第六节 开发建设实绩 752
第十五编 民主党派 群众团体第一章 民主党派 工商业联合会 757
第一节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支部) 758
第二节 中国民主同盟(支部) 758
第三节 中国民主促进会(支部) 759
第四节 中国农工民主党(支部) 759
第五节 中国民主建国会(成员) 760
第六节 九三学社(成员) 760
第七节 中国致公党(成员) 760
第八节 台湾民主自治同盟(成员) 760
第九节 区工商业联合会(商会) 761
第十节 民主党派与工商联主要活动 762
第二章 群众团体 763
第一节 工会 764
第二节 共青团 768
第三节 少先队 772
第四节 妇联 772
第五节 农会 776
第十六编 政法 779
第一章 公安 779
第一节 机构与队伍 779
第二节 户政管理 783
第三节 对敌斗争与安全保卫 787
第四节 刑事侦查与看守 794
第五节 交通管理 795
第六节 消防管理 797
第二章 检察 799
第一节 机构与队伍 799
第二节 刑事检察 801
第三节 案件侦查 802
第四节 法律监督 802
第三章 审判 804
第一节 机构与队伍 804
第二节 刑事案件审判 810
第三节 民事案件审判 811
第四节 经济案件审判 812
第五节 行政案件审判 813
第六节 立案与审判监督 813
第七节 案件执行 814
第四章 司法行政 815
第一节 机构与队伍 815
第二节 人民调解 816
第三节 法制宣传与依法治区 817
第四节 律师 819
第五节 公证 819
第六节 法律服务与援助 820
第七节 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 820
第十七编 军事 825
第一章 人民武装部 825
第一节 区人武部 826
第二节 镇乡人武部 827
第三节 驻区单位人武部 828
第二章 民兵 829
第一节 民兵组织 830
第二节 民兵教育 830
第三节 军事训练与竞赛 832
第四节 治安保卫 834
第五节 救灾助民 834
第三章 兵役 835
第一节 兵役制度 836
第二节 预备役与预备役部队 837
第四章 人民防空 838
第一节 人防机构与工程 838
第二节 防空指挥与通讯 839
第三节 人防知识教育 840
第五章 驻区军事单位 841
第一节 驻军 841
第二节 军队院校及军事机构 842
第三节 军事遗迹 843
第六章 历代战事 844
第一节 民国前战事 844
第二节 民国时期战事 847
附:金陵孤儿义勇军飞袭日寇汉奸 848
第三节 侵华日军暴行 849
附1:目击侵华日军幕府山大屠杀 849
附2:日军眼中的幕府山大屠杀 849
第四节 难民营纪实 850
附1:栖霞山难民给拉贝先生的求援信 851
附2:跨洲寻找南京栖霞山的“辛德勒” 852
附3:历史照片和影片印证那段悲惨历史 853
第十八编 民政 859
第一章 管理机构 859
第一节 区、镇(乡)民政机构 859
第二节 专门工作机构 861
第二章 优抚安置 863
第一节 抚恤 863
第二节 拥军优属 866
第三节 复员退伍军人安置 868
第四节 双拥共建 870
第三章 社会救济 873
第一节 定期救济 873
第二节 临时救济 878
第四章 社会福利 880
第一节 福利企业与残疾人安置 880
第二节 敬老抚孤 882
第三节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885
第四节 福利经费募集 886
第五节 社区服务 887
第五章 婚姻与殡葬管理 887
第一节 婚姻管理 887
第二节 殡葬管理 889
第六章 地名管理 890
第一节 地名普查 890
第二节 地名标准化 890
第三节 地名选录 891
附:地名来历 898
第十九编 劳动 人事第一章 劳动 903
第一节 管理机构 903
第二节 劳动力管理 905
第三节 工资 福利 保险 914
第四节 劳动保护 923
第五节 劳动仲裁 劳动监察 924
第二章 人事 925
第一节 管理机构 926
第二节 管理制度 927
第三节 干部管理 929
第四节 工资 福利 保险 933
第五节 编制机构与管理 936
第二十编 教育 科技第一章 教育管理 941
第一节 机构 942
第二节 设施 943
第三节 经费 945
第二章 各类教育 948
第一节 学前教育 948
第二节 初等教育 951
第三节 中等普通教育 959
第四节 中等职业教育 966
第五节 成人教育 968
第六节 乡村师范教育 970
第七节 驻区学校 974
第三章 教师 976
第一节 教师队伍 977
第二节 教师进修与职称评定 978
第三节 教师待遇 979
第四章 科技 981
第一节 机构与队伍 981
第二节 创建科技工作先进区 984
第三节 科技普及 985
第四节 科研开发 986
第五节 驻区科研机构 990
第二十一编 卫生 体育第一章 卫生机构 994
第一节 卫生行政机构 994
第二节 区级医疗卫生机构 996
第三节 乡镇医疗卫生机构 1001
第四节 驻区医疗卫生机构 1003
第五节 个体诊所 1006
第二章 卫生行政管理 1008
第一节 医政 1008
第二节 药政 1009
第三节 经费管理 1011
第四节 医疗制度 1012
第三章 医疗 护理 1013
第一节 医疗 1014
附1:栖霞地区中药草名目及分类 1015
附2:栖霞地区民间药方举例 1015
第二节 护理 1016
第四章 卫生防疫 1017
第一节 计划免疫 1017
第二节 传染病防治 1019
第三节 食品卫生与消毒杀虫 1022
第四节 生命统计 1024
第五章 血吸虫病防治 1027
第一节 查螺灭螺 1028
第二节 个人防护 1030
第三节 急性感染病人 1031
第四节 查病治病 1031
第六章 妇幼保健 1033
第一节 妇女保健 1033
第二节 儿童保健 1035
第七章 爱国卫生运动与卫生保健 1036
第一节 环境卫生治理 1036
第二节 灭害防病 1037
第三节 改水改厕 1038
第四节 创建文明卫生单位 1039
第五节 农村初级卫生保健 1040
第八章 体育 1041
第一节 机构 1042
第二节 群众体育 1042
第三节 学校体育 1044
第四节 体育训练与竞赛 1045
第五节 体育设施与经费 1049
第二十二编 文化第一章 文化机构及文化市场管理 1053
第一节 管理机构 1054
第二节 文化馆站 娱乐场所 1055
第三节 文学与文艺团体 1059
第四节 文化市场管理 1062
第二章 文学艺术 群众文化 1064
第一节 文艺作品及创作 1064
附:文艺作品选录 1065
第二节 群众文化活动 1076
第三节 民间文学艺术 1081
第四节 栖霞龙舞 1084
第三章 新闻传播媒体 1086
第一节 广播 1087
第二节 有线电视 1089
第三节 报刊 1090
第四章 档案 方志 1092
第一节 档案管理 1093
第二节 方志编纂 1094
第二十三编 社会第一章 居民生活 1101
第一节 收入与消费 1101
第二节 衣食住行 1105
第二章 风俗民情 1107
第一节 岁时习俗 1108
第二节 节庆习俗 1111
第三节 婚丧寿诞 1112
第四节 生产劳动习俗 1115
第五节 信仰习俗 1116
第六节 社会新风 1118
第三章 家族 姓氏 宗谱 1120
第一节 家族 1120
第二节 姓氏 1121
第三节 宗谱 1123
第四章 宗教 1126
第一节 佛教 1126
第二节 基督教 1127
第三节 其他宗教 1128
第五章 帮会 会道门 民间善义组织 1129
第一节 帮会 1129
第二节 会道门 1130
第三节 民间善义组织 1130
第六章 方言 1131
第一节 声韵调系统 1132
第二节 词汇 1133
第三节 语法 1137
第二十四编 人物第一章 人物传 1141
第二章 人物表 1152
附:名人与栖霞 1162
综录 1167
诏敕碑铭 1167
历代诗词 1180
历代散文 1207
楹联撷萃 1215
旧志序跋 1220
民间传说 1226
歌谣谚语 1230
文献辑录 1236
索引 1246
编后记 1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