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把“童真”献给中山 1
从小感受人间冷暖 2
“以后不准赤脚上体育课!” 4
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6
在农村安家立业 15
“会在花阶砖上跳舞,并不等于会在泥泞里走路。” 20
中山是始发站,其他都是中转站 22
第二章 上任前的第一课 27
到中央党校市长研究班受训 28
海外乡亲筹钱请我考察澳大利亚城市管理 32
第三章 在骂声中推行垃圾清运制度改革 36
定点,定时,袋装 38
文明警句赢得一片喝彩 41
严格执罚 43
第四章 谁知家中水,滴滴皆辛苦 51
全禄水厂的建设 53
第五章 城市公共交通从14部大巴起步 60
中山自行车往事 61
制定政策扶持公共汽车 64
推动“退商还路” 64
实施有中山味道的优惠政策 67
中巴公共汽车创全国先河 68
结束“有路车不通”的历史 70
再见,机动三轮车! 72
第六章 难忘市长接见群众日 79
汤市长提出设立市长接见群众日 81
雷打不动的好日子 83
来访者与市长就像喝早茶的茶客 84
有些倾诉像无形的鞭子在鞭打自己 85
不用“把信往下发”的做法 86
第七章“联合国人居奖”落户中山市 89
群策群力,共建解困房住宅小区 91
赶进度、保质量建设解困房 98
解困房住宅小区引起国家领导人关注 106
第八章 中山城市规划的前世今生 108
中山版图的历史变迁 109
城市总体规划起步难题多 111
请中规院专家为中山做城市规划 114
第九章 旧城改造的往事 127
从陈天觉筑城墙到吴铁城拆城墙 127
调整城区行政范围,为升格地级市作准备 131
控制旧区建新区,建好新区改旧区 132
沙岗墟的光荣 133
树下灯的温馨 137
三轮车的特色 139
围墙的失落 144
西郊天桥的骄傲 149
第十章 中山城市中轴线——兴中道 154
我心中的城市中轴线 156
起一个历史和现实都叫得响的名字 157
几经修改的筑路方案 158
路树坚持不用名贵树种 161
建设与居民住宅平起平坐的办公大楼 162
图书馆拆拆建建令人叹息 166
受委屈的城雕 172
兴中体育场——中山人的气概 176
每一栋建筑都是一种坚持 183
第十一章 中山房地产业冷热交替的发展历程 188
出台政策克服冷热不均 188
土地拍卖第一槌 190
长江旅游区规划功能未能实现 192
起湾道上怎么出现了两间酒店? 196
中山路上“拨乱反正” 197
山顶花园和富豪山庄的困惑 199
第十二章 岐江桥头的约会 205
岐江桥的前世今生 205
用感恩之心治理岐江河 209
日夜热闹各不同 210
从“退商还路”到城市综合管理 211
中恳广场纪念中中同学恳亲大会 218
“岐江酒家烧着了!” 223
“鱼骨天线”的特殊作用 227
推动成立石岐有线电视台 230
第十三章 细说“慈善万人行” 237
一张旧照片与几代中山人 238
从“敬老万人行”受到启发 239
新成立的红十字会要找工作切入点 241
时代的产物 245
《中山万人行之歌》 247
吃两斤肥猪肉筹款 249
只去雪中送炭,绝不锦上添花 253
着重培育人的“公益精神” 256
忘不了这些无名英雄 259
第十四章 总结中山经验,推动全省侨务工作 271
广东侨务工作的“三新战略” 272
兴建“侨心居” 276
纠正全省殡葬管理“无坟化”的不当做法 279
让《海外中山人》扬名海内外 281
130多个侨团种植“百年侨团林” 283
后记 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