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 心理学与教育 1
一、心理与心理学 1
二、心理学与教育 8
三、中小学教师学习心理学的意义 14
第二讲 心理发展理论与中小学生的年龄特征 17
一、心理发展概述 17
二、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 21
三、年龄特征与教育 23
第三讲 学生的认知发展与学习 41
一、学生学习的特点 41
二、学生掌握知识过程分析 43
三、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 51
四、学习成绩评定 55
第四讲 学生的情绪、社会性发展与学习 58
一、情绪的学习与发展 58
二、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 62
三、男女学生的性别差异 65
四、学生的同伴关系及其对发展的影响 71
第五讲 学生创造力的发展与培养 81
一、创造力的含义、构成及影响因素 81
二、创造性思维及其培养 88
三、创造性人格和创新精神及其培养 96
第六讲 学校中的社会心理互动 102
一、学校中的人际交往 102
二、学生班集体中的心理互动 110
三、课堂中的社会心理互动 119
第七讲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126
一、心理健康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126
二、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的主要矛盾及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 130
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与实施途径 136
第八讲 教师心理 147
一、教师的职业特点与心理角色 147
二、教师的成熟度与威信 149
三、教师的职业心理品质及自我完善 157
第九讲 教育本质与教育规律 166
一、教育本质 166
二、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171
三、教育与人发展的关系 178
四、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 183
第十讲 教育方针与素质教育 187
一、教育方针概述 187
二、正确理解我国的教育方针 193
三、素质教育与教育方针 202
第十一讲 教师素质 215
一、高尚的教师职业道德 215
二、现代教育理念 217
三、良好的知识结构 219
四、较强的教育工作能力 221
五、熟练的教师职业技能 223
第十二讲 课程 237
一、课程的基本理论 237
二、中小学课程改革 250
第十三讲 教学 265
一、教学基本理论 265
二、教学方法改革 274
第十四讲 学生主体地位与中小学生学习指导 286
一、学生的主体地位 286
二、学习的概念和类型 289
三、学习困难学生类型分析 293
四、学习指导的原则和方法 297
五、中小学生学习诊断 300
第十五讲 德育 304
一、德育本质 304
二、德育地位 305
三、德育过程的规律 307
四、德育原则 313
五、德育途径 315
六、德育方法 322
第十六讲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329
一、教育科学研究概述 329
二、教育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 332
三、中小学常用的研究方法 344
后记 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