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的审计策略研究》PDF下载

  • 购买积分:17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崔振龙,潘博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4
  • ISBN:9787511922472
  • 页数:584 页
图书介绍:本书分为“全面深化改革目标与审计策略”和“审计工作的自身变革与 创新发展”两部分组成,内容包括全面深化改革对国家审计的影响、财税体制改革与审计策略、金融改革与审计策略、国家法制与管理机制的创新与发展、国家审计惩治和预防腐败的路径等15个课题组成,为全面深化改革提出前瞻性、战略性的审计策略,初步构建了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策略框架。

上篇 全面深化改革目标与审计策略 5

第一章 全面深化改革对国家审计的影响 5

第一节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和主要内容 5

一、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5

二、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6

三、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7

四、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突出位置 8

五、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 9

六、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特点 10

第二节 国家审计是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保障 12

一、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制度安排 13

二、国家审计是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的有力保障 14

三、国家审计要积极适应全面深化改革 15

第三节 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的国家审计定位 16

一、服务国家治理,推动实现良治 16

二、捍卫国家利益,保障人民权益 17

三、守护公共资金,维护财政可持续性 18

四、评估经济政策,推动公共部门有效履责 19

五、监督公共权力运行,预防惩治腐败 20

第二章 财税体制改革与审计策略 23

第一节 财税体制改革目标及其对财政审计的影响 23

一、预算法修改与财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23

二、财税体制改革对财政审计的影响 28

三、财政审计推动财税体制改革的着力点 30

第二节 推进预算公开与审计策略 34

一、推进预算公开的目标 34

二、推进预算公开工作的审计策略 42

第三节 全口径预算管理改革与审计策略 46

一、“全口径预算”改革的目标 46

二、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全口径预算” 51

三、“全口径预算”审计策略 52

第四节 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改革与审计策略 55

一、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改革目标 55

二、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改革路径 56

三、促进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改革的审计策略 57

第五节 防范化解政府性债务风险与审计策略 68

一、新预算法对政府性债务监管的要求 68

二、政府性债务现状 69

三、政府性债务审计的主要特点 71

四、政府性债务审计策略 73

第三章 金融改革与审计策略 80

第一节 金融改革的总目标 80

一、推进金融组织体系改革 80

二、推进金融产品市场体系改革 81

三、推进金融要素价格体系改革 81

四、推进金融监管体系改革 82

第二节 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 83

一、防范流动性风险 83

二、防范影子银行风险 84

三、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 86

四、预防和惩治金融腐败 87

第三节 利率市场化改革和金融创新 88

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渐进式路径 88

二、从多方面为利率市场化做好充分准备 90

三、防范和化解金融创新的风险点 92

第四节 规范和强化公司治理 93

一、公司治理的内涵 94

二、公司治理的有效性不足 95

三、规范和强化公司治理的主要途径 96

第五节 评估监管政策和宏观经济政策执行落实情况 97

一、加强对宏观系统风险的分析评价 98

二、关注监管政策和宏观经济政策的协同作用 99

三、综合分析、促进修补和完善制度漏洞缺陷 100

第六节 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与审计策略 101

一、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的目标 101

二、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的关键问题 104

三、审计策略 106

第七节 现代保险业服务经济社会的历史责任 109

一、现代保险业的发展目标 109

二、突出体现服务经济社会的历史责任 110

三、农业保险应承担起历史责任 111

第八节 大数据技术带来的金融发展变革 112

一、大数据技术与互联网金融、物联网金融 113

二、大数据技术给金融发展带来的主要变革 113

三、积极迎接大数据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116

第九节 地方金融改革与审计策略 118

一、地方金融发展的现状 118

二、地方金融审计的目标定位 120

三、地方金融审计推动改革的路径 122

第四章 国资国企改革与审计策略 126

第一节 国资国企改革目标与审计策略 126

一、国有资本、国有企业改革目标 126

二、改革的逻辑分析和创新要求 127

三、国资国企改革的审计策略 129

第二节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与审计策略 136

一、改革背景下国资监管理念变革 136

二、国资授权经营体制的改革 139

三、审计策略 140

第三节 推行国有企业分类监管模式与审计策略 143

一、准确界定不同国企功能 143

二、国有企业的科学分类 144

三、不同国企差异化监管要求 145

四、审计策略 147

第四节 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与审计策略 152

一、推进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 153

二、优化国有企业股权比例结构 154

三、加快开放性市场化联合重组 154

四、实施股权激励和员工持股 155

五、审计策略 155

第五节 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与审计策略 159

一、健全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法人治理结构 159

二、优化董事会、监事会建设 159

三、高级管理人员任职途径和薪酬管理 162

四、审计策略 163

第六节 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与审计策略 169

一、国资预算管理体制改革 169

二、国资经营收益上缴 169

三、国资经营收益投向 170

四、审计策略 171

第五章 社会保障改革与审计策略 176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保障改革的目标 176

一、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 176

二、社会保障的概念、基本内涵和主要功能 180

三、社会保障改革的主要举措 182

四、社会保障改革对审计监督的客观需求 185

第二节 社会保障预算制度的改革 187

一、社会保障预算制度改革的具体目标 187

二、社会保障预算制度改革的压力分析 189

三、社会保障预算制度改革的审计策略 191

第三节 养老保障制度的改革 195

一、养老保障制度改革的目标 195

二、推进养老保障制度改革的主要压力 198

三、养老保障制度改革的审计策略 200

第四节 全民医疗保障体系的改革 203

一、健全全民医疗保障体系改革的目标 204

二、全民医疗保障体系改革中的突出困难 205

三、全民医疗保障体系改革的审计策略 208

第五节 住房保障体系的改革 210

一、住房保障体系改革的目标 211

二、住房保障体系改革面临的主要压力 213

三、住房保障体系改革的审计策略 215

第六节 就业创业体制机制的改革 219

一、就业创业体制机制改革的目标 220

二、就业创业体制机制改革面临的压力与挑战 222

三、就业创业体制机制改革的审计策略 224

第七节 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改革 226

一、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改革的目标 226

二、改革面临的主要压力 227

三、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改革的审计策略 228

第八节 社会保障改革下的审计工作创新 229

一、社会保障审计的工作定位 229

二、社会保障审计监督的具体目标 231

三、创新社会保障审计的方式方法 233

第六章 深化投资体制改革与审计策略 242

第一节深化投资体制改革的目标 242

一、总体目标 242

二、具体目标 243

第二节 投资管理职能转变与审计策略 251

一、改革目标 251

二、职能转变对主管部门的影响 253

三、审计策略 255

第三节 投资主体多元化改革与审计策略 258

一、改革目标 258

二、投资主体多元化对审计工作的影响 260

三、审计策略 262

第四节 政府性债务投资改革与审计策略 264

一、政府性债务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 265

二、政府性债务投资改革的目标及原则 267

三、审计策略 268

第五节 民生领域投资改革与审计策略 270

一、改革目标 271

二、民生领域投资改革的主要特点 272

三、民生领域投资改革对审计的影响 274

四、审计署对民生项目的关注 276

第六节 深入揭示投资领域中重大违法违纪问题 277

一、揭示重大违法违纪问题是投资改革的基础 278

二、运用科学方法发现重大违法违纪案件 279

第七章 深化生态文明建设与资源环境审计 287

第一节 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及战略部署 287

一、十八大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 287

二、三中全会对深化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部署 288

第二节 深化生态文明建设对资源环境审计的影响 292

一、深化生态文明建设对资源环境审计的影响 292

二、深化生态文明建设对我国资源环境审计的挑战 295

第三节 资源环境审计服务生态文明建设的策略 298

一、科学确定资源环境审计的目标 298

二、拓展资源环境审计的范围与内容 300

三、创新资源环境审计的方式与方法 303

四、健全资源环境审计的配套措施 307

第四节 探索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 309

一、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编制与审计 309

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 313

三、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内容 320

第八章 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与经济责任审计 328

第一节 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的目标与路径 328

一、强化权力制约和监督的探索 328

二、强化制约监督体系的主要成就和问题 329

三、强化制约监督体系的目标与路径 330

第二节 强化制约和监督对经济责任审计的影响 336

一、对经济责任审计目标定位的影响 336

二、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要求的影响 339

三、对经济责任审计制度体系的影响 341

四、对经济责任审计内容及结果利用的影响 344

第三节 强化制约和监督的经济责任审计策略 346

一、突出审计重点 346

二、规范审计评价 350

三、改进方式方法 355

四、促进成果运用 358

下篇 审计工作的自身变革与创新发展 367

第九章 审计法制与管理机制的创新发展 367

第一节 审计法制创新与完善的总体思路 367

一、进一步完善审计法制体系 367

二、审计整改的制度化 376

第二节 审计监督全覆盖的工作新机制 380

一、大数据分析的全覆盖工作机制 380

二、重点审计对象的全覆盖工作机制 382

三、纵向垂直的全覆盖工作机制 384

四、整体威慑性的全覆盖工作机制 387

第三节 审计复合管辖机制创新 388

一、审计复合管辖的内涵 388

二、审计复合管辖的现实作用 389

三、审计复合管辖的协调 390

第四节 审计组织机制的创新与完善 391

一、财政审计与经济责任审计双轮驱动 391

二、行政建制管理和审计项目组管理双轨运行 392

三、重点审计跟踪与分类审计跟踪共同推进 392

四、现场审核与现场审理双线质量控制 393

五、“省直管县”体制下的审计内容和管理机制 393

第五节 审计报告机制创新 395

一、现行审计报告机制的制约瓶颈 395

二、审计报告形式的简化和优化 395

三、审计报告内容的调整 396

第六节 审计成果运用机制的完善 397

一、审计结果的公告与应用 397

二、监督资源的共享与联动 398

第十章 国家审计组织变革 401

第一节 国家审计组织变革的动因和目标 401

一、国家审计组织变革的动因 401

二、国家审计组织的现状 407

三、国家审计组织变革的目标和原则 410

第二节 完善国家审计组织的措施 412

一、提升国家审计组织能力 413

二、调整组织内部架构 416

三、摸索新的审计项目组织模式 420

第十一章 国家审计报告变革 426

第一节 审计报告变革的动因和目标 426

一、审计报告变革的动因 426

二、审计报告的现状 429

三、审计报告变革的目标 434

第二节 审计报告变革的主要内容 435

一、发达国家审计报告制度的回顾与评价 435

二、我国审计报告变革的着力点 440

第三节 审计报告变革的实现路径 446

一、修订完善相关法律规范 446

二、转变审计机关及其人员的报告理念 446

三、重塑审计业务管理流程 447

四、强化审计机关的报告责任 448

第十二章 国家审计惩治和预防腐败的路径 450

第一节国家审计在惩防腐败中的地位和作用 451

一、国家审计是惩防腐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451

二、国家审计是反腐倡廉的尖兵和利剑 453

第二节 全面深化改革对国家审计惩防腐败的新要求 455

一、要求国家审计促进权力合理配置 455

二、要求国家审计促进规范权力运行 456

三、要求国家审计形成反腐败震慑力 457

四、要求国家审计推动改进作风 458

第三节 国家审计惩防腐败的路径 460

一、推动“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460

二、促进公共权力和社会等联动反腐 463

三、推进作风改进和廉政建设 469

第十三章 国家审计职业化建设 473

第一节 审计职业化建设的基本要求 473

一、审计职业化是促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保障 473

二、审计职业化建设的主要特征 474

三、审计职业化建设的基本原则 475

第二节 审计职业化建设的切入点 477

一、推行分类管理 477

二、合理界定职业权责 479

三、强化职业保障和监督机制 480

第三节 完善审计职业道德体系 481

一、国内外职业道德规范介绍 482

二、国内外职业道德体系比较与启示 486

三、完善审计职业道德体系的基本要求 489

第四节 注重提升职业胜任能力 491

一、加强职业胜任能力的新要求 491

二、提高审计组织的执行力 494

三、提高审计人员的执行力 497

第五节 强化职业激励与约束 499

一、增强审计职业发展的正能量 499

二、推动项目管理与现场管理的规范化 501

三、加强审计人员职业行为的职业化管理 503

第十四章 联网实时审计 507

第一节 联网实时审计的意义 507

一、联网实时审计的必要性 507

二、联网实时审计的基本概念 507

三、联网实时审计的作用 508

四、联网实时审计的实现动力 513

第二节 联网实时审计架构 514

一、联网实时审计的总体架构 514

二、联网实时审计的技术架构 519

三、联网实时审计的管理架构 526

第三节 案例分析:实施概况与效果 530

一、基于大数据的立项审计案例 530

二、基于大数据的无项目批量审计案例 536

第四节 联网实时审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541

一、电子档案的法律地位问题 542

二、信息系统作为重要审计内容的问题 542

三、信息化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543

四、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的问题 543

五、地方联网实时审计不平衡的问题 544

第十五章 信息化审计技术的创新探索 545

第一节 审计数据获取、传递与分析处理 545

一、审计数据获取和传递 545

二、审计数据分析处理 554

第二节 审计数据存储和系统安全测试 567

一、编码技术 567

二、数据存储和检索技术 568

三、存储数据库 569

四、系统安全测试 570

第三节 数字化平台——云审计 571

一、审计管理平台“1拖N”云 572

二、联网审计云 573

三、移动审计执法云 573

四、审计数据分析云 574

五、审计数据存储云 574

六、审计数据灾难备份云 574

七、审计应用开发云 575

第四节 审计组织模式 576

一、系统流程组织模式 576

二、矩阵结构组织模式 577

三、联网实时组织模式 579

四、远程移动组织模式 579

第五节 审计信息化的应用前景 580

一、积极构建审计信息数据库 580

二、广泛运用数据挖掘和联网审计技术 581

后记 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