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高等教育作为“新钱学森主义”的“哲学实验室” 1
一、“钱学森之问”彰显中国高等教育“哲学的贫困” 1
二、当代中国社会的前沿哲学——走向“新钱学森主义” 2
三、“新钱学森主义”的三大哲学来源之间对话的可能性 3
四、高等教育学新的逻辑起点——基于“新钱学森主义”的“本体论重建” 4
上篇 重“历史理性”的人本原则与“动力学的高等教育学”的初步提出 15
第一章 “历史理性”与“可能世界”作为人本哲学真正的起点 15
一、“历史理性”与人类对自身的“自我意识” 15
二、哲学对历史的理性反思在于获得人类对自身的“自我意识” 18
三、“人的历史何以可能”——思辨历史哲学对历史本体的种种探寻 28
四、“生存可能性”作为历史哲学的主题和“本真的历史性” 57
五、“历史理性”中的“可能世界”内涵及其与“科学理性”的对比 94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人学观及其生存历史性的向度 98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性质、归属与研究范式 98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根——实践的或辩证的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 112
第三章 马克思“历史理性”的实践人学与“大学的可能世界”的扩张原理 146
一、蕴含“可能世界”的历史理性作为高等教育的哲学基础与逻辑起点 146
二、“历史理性”的实践人学与扩张“大学的可能世界”的基本原理 147
第四章 当代大学教育活动与科研活动的历史理性批判与合理重建 154
一、大学教育活动的历史理性批判与合理重建 154
二、大学科学研究活动规范何以可能——对大学学术异化与失范问题的历史理性批判与合理重建 161
中篇 重“有机过程”的创生原则与“动力学的高等教育学”的进一步确证 173
第五章 怀特海过程哲学的方法论及其核心思想 173
一、怀特海其人及其过程哲学的思想来源 173
二、怀特海过程哲学的核心观念——方法论、本体论及其基本原理 174
三、怀特海的过程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及“钱学森主义哲学”之间对话的可能性 182
第六章 过程教育哲学与“动力学的高等教育学”的进一步确证 184
一、过程哲学的缺失与在高等教育学中的表现——“静力学的高等教育学”的主要表征 184
二、过程教育哲学与“动力学的高等教育学”的进一步确证——大学如何扩张作为“事件的可能世界” 186
下篇 重“整体涌现性”的系统原则与“动力学的高等教育学”的境界 197
第七章 钱学森“大成智慧”特色的系统科学哲学思想体系 197
一、钱学森系统科学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197
二、钱学森“大成智慧”特色的系统科学思想体系的核心观念 199
三、钱学森的系统科学哲学体系的主要特征 208
第八章 建构“动力学的高等教育学”的一种“系统科学哲学”之路 210
一、对“钱学森之问”的解读方式决定了对其的终结方式 210
二、寻找终结“钱学森之问”的智慧之路——钱学森的“大成智慧学”的教育理想 211
三、高校“大成智慧型人才”培养的改革实践——西安交通大学“钱学森实验班”的案例研究 215
四、高校“大成智慧型人才”培养的划时代性意义 220
第九章 横断综析的“大成智慧工程”与大学学科壁垒的融通 225
一、中国大学学科与专业建设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225
二、中国高等教育的“科学哲学之贫困”与“静力学的高等教育学”的还原论逻辑下的片面与孤立的形而上学倾向 238
三、跨学科发展的逻辑合理性与历史必然性分析 239
四、系统论视野中的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与“大成智慧型”的学科观念 247
结语 260
一、高等教育作为“新钱学森主义”的“哲学实验室” 260
二、重“历史理性”的人本原则与“动力学的高等教育学”的初步提出 261
三、重“有机过程”的创生原则与“动力学的高等教育学”的进一步确证 262
四、重“整体涌现性”的系统原则与“动力学的高等教育学”的完善 264
五、“新钱学森主义”的时代精神与“动力学的高等教育学” 266
参考文献 269
后记 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