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内陆河湖、黄河流域水文站网普查与功能评价》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林来照,张家军,拓自亮等著
  • 出 版 社: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1
  • ISBN:9787550901360
  • 页数:275 页
图书介绍:本书全面系统评价了全国内陆河湖、黄河流域水文站网功能、提出水文站网调查优化建议,主要包括水文站网基本情况、水文站网发展历程、水文站网构成、水文站网密度及布局评价、水文站网受到水利工作影响情况。供水利、农业、林业牧业、地质等方面的工作人员、科研人员参考。

上篇 全国内陆河湖水文站网普查与功能评价 3

第1章 水文环境与水文特征 3

1.1 水文环境 3

1.2 水文特征 11

第2章 全国内陆河湖水文站网普查情况 19

2.1 水文站网普查的重要性 19

2.2 水文站网普查组织实施情况 20

2.3 水文站网普查成果说明 21

第3章 水文站网发展历程 23

3.1 新中国成立前的水文站网建设 23

3.2 新中国成立早期的水文站网建设 23

3.3 20世纪60~70年代水文站网的建设 24

3.4 20世纪80年代水文站网的建设 24

3.5 1990~2005年水文站网的建设 24

3.6 内陆河湖水文站网发展综合评价 25

3.7 非水文部门水文测站建设 27

第4章 水文站网基本情况分析 28

4.1 站网密度评价 28

4.2 基本站、辅助站、专用站和实验站 34

4.3 大河站、区域代表站、小河站 35

4.4 国家级重要水文站、省级重要水文站和一般水文站 37

4.5 水文站网裁撤、搬迁情况 38

4.6 具有一定资料系列长度的水文测站数的变化趋势 39

4.7 水文站网资料收集系统现状评价 41

4.8 水文测验方式现状与水文基地建设和站队结合工作开展状况 49

第5章 水文站网功能评价 55

5.1 水文站网功能发展与变化 55

5.2 现行水文站网功能评价 57

第6章 水文站网目标评价 60

6.1 流域水量计算 60

6.2 省界与国界水量监测 61

6.3 防汛测报 63

6.4 水质监测 64

6.5 水资源管理监测 65

第7章 水文站网受水利工程影响情况 68

7.1 水利工程建设情况 68

7.2 水利工程对水文站网的影响 69

第8章 水文分区与区域代表站 72

8.1 水文分区 72

8.2 区域代表站评价 77

第9章 平原区水文站(新疆灌区) 83

9.1 灌区水文监测体系的构成及其基本功能 83

9.2 水平衡区分类 84

9.3 平原区水平衡区分类 86

9.4 灌区水文站网布局 87

9.5 灌区水文站网管理模式 88

第10章 中小河流水文站设站年限分析 90

10.1 确定长期站和短期站 90

10.2 设站年限分析方法 90

10.3 达到设站年限的站网调整原则 91

第11章 结论与建议 93

11.1 站网密度方面 93

11.2 流域水量控制方面 95

11.3 行政区界水资源控制方面 96

11.4 防汛测报方面 97

11.5 水质监测方面 98

11.6 水资源管理监测方面 100

11.7 水文站网受水利工程影响方面 101

11.8 区域代表站和小河站调整方面 102

11.9 水文站网在城市服务方面 103

下篇 黄河流域水文站网普查与功能评价 107

第12章 自然概况和社会概况 107

12.1 自然概况 107

12.2 社会概况 114

第13章 水文站网普查情况 118

13.1 水文站网普查的重要性 118

13.2 水文站网普查组织实施 119

13.3 水文站网普查成果说明 120

第14章 水文站网发展历程 122

14.1 清代和民国时期的水文站网建设 122

14.2 新中国成立早期的水文站网建设 123

14.3 20世纪60~70年代的水文站网建设 124

14.4 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时期)水文站网建设 125

14.5 1990~2005年水文站网建设 125

14.6 国家基本水文站网发展综合评价 126

14.7 非水文部门水文站网建设 128

第15章 水文站网体系 129

15.1 水文站网结构 129

15.2 流量(水文)站网 131

15.3 泥沙站网 136

15.4 水位站网 138

15.5 雨量站网 138

15.6 蒸发站网 139

15.7 水质站网 140

15.8 地下水站网 141

15.9 水文站网裁撤、搬迁情况 142

15.10 具有一定资料系列长度的水文站数的变化趋势 143

第16章 水文站网密度及布局评价 146

16.1 水文站网密度评价标准 146

16.2 水文站网密度及布局评价 149

第17章 水文站网功能评价 156

17.1 水文测站功能发展与变化 156

17.2 现行水文测站功能评价 161

第18章 水文站网目标评价 164

18.1 概述 164

18.2 河流水文控制目标评价 165

18.3 省界与国界水量监测 169

18.4 防汛测报 170

18.5 水质监测 171

18.6 水资源管理监测 173

18.7 结论与建议 174

第19章 水文测报方式评价 177

19.1 流量测报方式评价 177

19.2 水位测报方式评价 181

19.3 降水测报方式评价 183

19.4 水质站测报方式评价 187

19.5 地下水观测井测报方式评价 187

19.6 信息采集、传输与分析处理的自动化程度评价 188

19.7 水文测验方式与站队结合基地建设 188

第20章 水文站网受水利工程影响情况 192

20.1 水利工程建设情况 192

20.2 水利工程对水文站网影响 194

第21章 水文分区与区域代表站分析 199

21.1 水文分区 199

21.2 区域代表站评价 201

21.3 黄河干流水文站密度评价 204

第22章 中小河流水文站设站年限分析 209

22.1 设站年限分析的目的和意义 209

22.2 确定长期站和短期站 209

22.3 设站年限分析方法 210

22.4 方法应用 211

22.5 小结 218

第23章 水文站网发展建议 219

23.1 站网密度稀疏地区的布局评价 219

23.2 河流流域水量控制方面的布局评价 220

23.3 行政区界水资源控制方面的布局评价 221

23.4 防汛测报方面的布局评价 221

23.5 水质监测方面的布局评价 222

23.6 水资源管理监测方面的布局评价 222

23.7 客观面对水利工程影响,积极调整工作思路 222

23.8 区域代表站调整评价 224

23.9 水文站网在城市服务方面的布局评价 224

23.10 加强生态水文监测 225

附表1 全国内陆河湖国家基本水文站和水文部门辅助站、实验站、专用水文站调查表 226

附表2 黄河流域国家基本水文站和水文部门辅助站、实验站、专用水文站调查表 246

参考文献 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