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玉米概述 1
第一节 玉米生产的基本情况 1
第二节 世界玉米生产概况 1
第三节 美国玉米生产概况 3
一、美国玉米生产发展历史 3
二、美国玉米持续增产的主要原因 4
第四节 中国玉米生产概况 8
一、我国玉米种植区划 8
二、我国玉米优势区域布局规划 11
三、我国玉米生产发展历史 14
四、我国玉米生产现状 15
五、我国玉米生产发展潜力 17
六、我国玉米进一步增产的主要措施 22
第五节 河南玉米生产概况 25
第六节 玉米的应用价值 26
第七节 玉米发展趋势 27
第八节 玉米的类型 28
一、根据用途分类 28
二、根据籽粒形状和结构分类 30
三、根据玉米生育期长短分类 32
四、按玉米株型划分 32
五、按玉米品种来源及种子生产方式划分 33
六、按种植时间划分 33
七、根据收获物用途分类 34
八、按种皮颜色分类 35
第二章 玉米的生物学基础 36
第一节 玉米的一生 36
一、苗期阶段 37
二、穗期阶段 37
三、花粒期阶段 37
第二节 玉米的生育期和生育时期 37
一、生育期 37
二、生育时期 37
第三节 河南省玉米生产的光、热、水资源 39
第三章 河南玉米主要新品种 40
一、郑单958 40
二、浚单20 40
三、浚单22 41
四、浚单26(浚9925) 42
五、浚单29 42
六、中科11号 43
七、中科4号 44
八、蠡玉16号 45
九、新单26 45
十、安玉13 46
十一、济单八号 46
十二、周单8号 47
十三、洛玉4号 48
十四、京科220 49
十五、德单5号 49
十六、吉祥1号 50
十七、金博士658 51
十八、粟玉2号 51
十九、郑单2201 52
二十、豫禾988 53
二十一、圣瑞16号 53
二十二、漯单9号 54
二十三、鑫丰6号 55
二十四、豫单2002 55
二十五、滑玉11 56
二十六、驻玉309 57
二十七、起源3号(新农3号) 57
二十八、郑单23号 58
二十九、郑农7278 59
三十、泛玉6号 60
三十一、群英8号 60
三十二、金豫8号 61
三十三、周单9号 61
三十四、洛单248 62
三十五、洛单6号 63
三十六、丰黎2008 63
三十七、泛玉5号 64
三十八、隆玉602 65
三十九、金丹玉1号 65
四十、洛玉7号 66
四十一、豫单2670 66
四十二、滑玉12 67
四十三、漯单8号(改良豫玉31号) 68
四十四、源申213(试验代号:DY213) 68
四十五、隆玉58 69
四十六、洛玉8号 69
四十七、豫丰3358 70
四十八、淦玉178 70
四十九、豫单811 71
五十、开玉15 72
五十一、郑韩358 73
五十二、豫单998 74
五十三、金裕968 74
五十四、滑玉15 75
五十五、阳光98 75
五十六、蠡玉35 76
五十七、郑单136(郑单021) 77
五十八、振杰1号 77
五十九、郑单988 78
六十、郑单528 79
六十一、成玉888 79
六十二、隆玉98 80
六十三、鹰丰6号 81
六十四、郑单2098 82
六十五、联创1号 83
六十六、洛玉863 84
六十七、金研919 85
六十八、隆平208 86
六十九、伟科702 87
七十、美豫8号 88
七十一、桥玉8号 89
七十二、豫单919 90
七十三、浚单0898 91
七十四、北青310 92
七十五、温玉601 93
七十六、豫单916 94
七十七、金赛06-9 95
七十八、峰玉1号 96
七十九、大众858 97
八十、豫单802 98
八十一、金赛211 99
八十二、郑玉668 100
八十三、创玉198 101
八十四、耕玉1号 102
八十五、阳光99 103
八十六、淦玉108 104
八十七、豫单603 105
八十八、弘单897 106
八十九、商玉968 107
九十、先玉738 108
九十一、金裕58 109
九十二、金研568 110
九十三、济研94 111
九十四、洛单668 112
九十五、中种8号 113
九十六、新科19 113
九十七、新单36 114
九十八、郑单538 115
九十九、丹福6号 116
一○○、秀青77-9 117
一○一、濮玉5号 118
一○二、漯玉336 119
一○三、新单33 120
一○四、浚研158 121
一○五、豫禾858 122
一○六、中禾8号 123
一○七、俊达001 124
一○八、郑韩9号 124
一○九、金骆驼335 125
一一○、喜玉18 126
一一一、先科338 127
一一二、许科328 128
一一三、宛玉868 129
一一四、先玉808 130
一一五、囤玉061 131
一一六、新玉998 132
一一七、濮玉7号 133
一一八、洛玉818 134
一一九、农禾518 135
一二○、豫龙1号 136
一二一、中单868 137
一二二、鼎鑫95 138
一二三、源玉8号 139
一二四、弘玉9号 140
一二五、鼎鑫918 141
一二六、富友16 142
一二七、联创3号 142
一二八、蠡玉21 143
一二九、郑单035 143
一三○、济丰96 144
一三一、源申213 144
一三二、滑丰8号 145
一三三、丰玉4号 145
一三四、隆平206 146
一三五、奥玉3816 146
一三六、浚5268 147
一三七、博奥268 148
一三八、良硕88 149
一三九、圣瑞999 150
一四○、秀青74-9 151
一四一、豫安3号 152
一四二、怀玉208 153
一四三、新单38 154
一四四、邵单8号 155
一四五、宝玉168 156
一四六、隆玉369 157
一四七、嵩玉619 158
一四八、德单121 159
一四九、农华101 160
一五○、登海605 161
一五一、蠡玉37 161
一五二、登海6702 162
一五三、德利农988 163
一五四、中单909 163
一五五、屯玉808 164
一五六、禾盛糯1512 165
一五七、美豫5号 165
一五八、斯达204 166
一五九、黎乐66 167
一六○、蠡玉86 167
一六一、纯玉958 168
一六二、瑞玉588 169
一六三、金赛38 170
一六四、正玉10号 171
一六五、郑单1002 172
一六六、豫单112 173
一六七、秀青823 174
一六八、桥玉20 175
一六九、豫单606 176
一七○、奥玉1 16 177
一七一、泰禾6号 179
一七二、玉迪216 180
一七三、怀玉5288 181
第四章 玉米生长发育特点 183
第一节 玉米根、茎、叶的生长 183
一、根的生长 183
二、玉米茎的生长 184
三、玉米叶的生长 185
第二节 玉米开花结实 186
一、玉米的花序 186
二、授粉与籽粒的形成 189
三、玉米种子的形态结构 190
第五章 玉米生长的环境条件 192
第一节 玉米生长发育对温度的需求 192
第二节 玉米生长发育对光照的需求 193
第三节 玉米生产的土壤条件 193
一、土壤条件 193
二、深耕改土是玉米丰产的基础 195
三、玉米高产耕作技术 196
第四节 玉米肥水管理 198
一、玉米的矿质营养与施肥 198
二、玉米合理施肥的生理基础 199
三、玉米施肥技术 204
四、玉米对水分的要求 209
第六章 杂交种子生产技术 216
一、制种基地的选择与配置 216
二、规范播种 218
三、田间管理 218
四、花期预测 219
五、严格去杂 221
六、严格去雄 221
七、人工辅助授粉 222
八、割除父本 222
九、加速脱水 222
十、种子收获入库 223
第七章 玉米栽培技术 224
第一节 合理密植 224
一、合理密植的生理基础 224
二、玉米合理密植的原则 225
三、密度与种植方式 228
第二节 播种技术 229
一、播种前准备 229
二、播种 232
第三节 玉米田间管理技术 234
一、苗期管理 235
二、穗期管理 236
三、花粒期管理 238
第四节 河南省夏玉米800kg/亩高产创建技术规范 239
第五节 河南省夏玉米高产典型 242
第八章 特用玉米栽培技术 244
一、甜玉米栽培技术 244
二、糯玉米栽培技术 245
三、爆裂玉米栽培技术 247
四、笋玉米栽培技术 248
五、青贮玉米栽培技术 248
六、优质蛋白玉米栽培技术 250
七、高油玉米栽培技术 251
第九章 玉米主要病虫草害及其防治 252
第一节 玉米主要病害及其防治 252
一、苗期病害 252
二、叶部病害 253
三、茎部病害 263
四、根和茎基部病害 266
五、穗部和粒部病害 271
六、真菌毒素和真菌毒素病害 275
第二节 玉米主要害虫及其防治 277
一、苗期害虫 277
二、食叶害虫 281
三、蛀茎和穗部害虫 289
四、地下害虫 296
第三节 玉米田主要杂草及其防除 311
一、玉米田杂草的分布及危害 311
二、杂草的生物学特性和发生规律 313
三、玉米田杂草主要种类 315
四、杂草的防除技术 321
五、玉米田杂草防除的几种模式 327
第十章 玉米营养缺素与防治 330
第一节 玉米营养大量元素缺素与防治 330
一、缺氮症状及防治措施 330
二、缺磷症状及防治措施 332
三、缺钾症状及防治措施 333
第二节 玉米营养中量元素缺素与防治 335
一、缺钙症状及防治措施 335
二、缺镁症状及防治措施 336
三、缺硫症状及防治措施 338
第三节 玉米营养微量元素缺素与防治 340
一、缺硼症状及防治措施 340
二、缺锰症状及防治措施 343
三、缺锌症状及防治措施 345
四、缺铁症状及防治措施 348
五、缺钼症状及防治措施 350
六、缺铜症状及防治措施 352
第十一章 玉米非生物灾害及防治 354
第一节 水分逆境灾害及防治 354
第二节 温度逆境灾害及防治 355
一、冷害对玉米影响及防治对策 355
二、高温对玉米影响及防治对策 357
第三节 寡照的危害及栽培技术措施 359
一、寡照的危害 359
二、寡照栽培技术措施 360
第四节 风灾与雹灾及预防 361
一、风灾的危害 361
二、冰雹的危害 364
第五节 土壤板结及预防措施 365
一、土壤板结原因 366
二、土壤板结的危害 367
三、土壤板结的预防技术措施 367
第六节 环境污染危害及预防措施 368
一、大气污染 368
二、水污染 368
三、土壤污染 369
第十二章 玉米生长发育异常及防治措施 371
第一节 种子发芽与出苗问题 371
一、品种纯度低 371
二、种子发芽率低 374
三、种子出苗率低 375
四、粉种(粉籽、种子霉烂) 378
五、种子有根没芽、有芽没根 379
第二节 幼苗与植株异常 380
一、玉米分蘖 380
二、黄叶苗 381
三、白化苗 382
四、僵叶苗 383
五、红叶苗 383
六、紫叶苗 383
七、黄绿苗 384
八、老化苗 384
第三节 果穗与籽粒问题 385
一、空秆 385
二、多穗与无效穗 386
三、秃尖 388
四、缺粒(籽粒败育) 390
五、雌雄穗花期不遇 392
六、穗发芽 394
第四节 遗传性病害 394
一、遗传性条纹病 395
二、遗传性斑点病 395
三、玉米白花苗和黄绿苗 395
四、籽粒丝裂病 395
五、籽粒爆裂病 395
六、生理性红叶病 395
第五节 药剂危害 396
一、药害 396
二、肥害 397
三、除草剂药害 397
四、药剂危害的补救措施 400
主要参考文献 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