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战争与诗——本时期诗坛概况和诗美特征 1
一、西南联大和现代诗 1
二、40年代现代主义诗人 10
三、40年代现代主义诗论 17
四、“七月”诗派与《中国新诗》诗人群的现代性 24
第二章 朱自清、胡风、艾青等的诗歌理论 34
朱自清的诗论 34
胡风的诗论 52
艾青的诗论 63
第三章 袁可嘉的诗论与朱光潜的诗歌美学 79
袁可嘉的诗论 79
朱光潜的诗歌美学 92
第四章 超越多种流派的自由体高峰:艾青的诗 109
一、铁窗中“芦笛”的叫喊 118
二、抗战初期的“吹号”之作 121
三、延安时期的政治抒情诗 125
附录:艾青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171
第五章 田间、绿原和《七月》派的诗 190
1930—1940年代七月诗派概述 190
胡风 210
田间 216
绿原 230
第六章 工农兵文艺的硕果:李季、阮章竞等的诗和民歌体派诗的成熟 246
一、《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与民歌体派新诗的成熟 246
二、李季的《王贵与李香香》与阮章竞的《漳河水》 259
第七章 雪峰的诗 281
一、“湖畔”时期的诗歌 283
二、上饶集中营的狱中诗作 298
三、结语 314
第八章 现代派新诗的成熟(一):冯至的《十四行集》 316
第九章 现代派新诗的成熟(二):穆旦和《中国新诗》诗人群 337
群体命名与《中国新诗》 337
穆旦 347
杜运燮 362
郑敏 368
袁可嘉 375
辛笛 381
唐祈 387
陈敬容 392
唐湜 399
杭约赫 404
其他主要诗人 412
第十章 《马凡陀山歌》等讽刺诗 422
袁水拍 423
臧克家 441
邹荻帆 455
黄宁婴 462
后记 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