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概况 1
1.1 简述老舍研究背景及本研究的宗旨 1
1.2 本研究的目的、范围、特点及方法 7
1.3 老舍和他的十本小说概要 12
1.4 现代汉语的形成与发展:从文言文到白话文运动,再到官话、国语和普通话 19
1.5 现代汉语标准语 23
1.6 现代汉语规范化 26
1.7 风格与风格学 27
1.8 汉语风格学及本研究的结构 30
2 老舍文学语言中的口语风格特点及其发展 36
2.1 引言 36
2.2 一般语言的口语特点及现代汉语的口语特点 38
2.3 调查分类的标准、方法和原则 42
2.4 对老舍小说中口语名词使用的调查分析 44
2.5 对老舍小说中称谓词汇使用的调查分析 46
2.6 对老舍小说中口语动词使用的调查分析 48
2.7 对老舍小说中口语形容词使用的调查分析 51
2.8 对老舍小说中口语副词使用的调查分析 53
2.9 对老舍小说中象声词使用的调查分析 54
2.10 对老舍小说中语气词使用的调查分析 57
2.11 老舍运用短句的方法 59
2.12 老舍小说中运用大声朗读的方法 61
2.13 进一步讨论老舍小说中口语风格特点及产生的艺术效果 62
2.14 结论 63
3 老舍文学语言中的北京话风格特点及其发展 67
3.1 引言 67
3.2 北京人和北京话 67
3.3 北京话与普通话的区别 69
3.4 北京话的特点 71
3.5 语料采集及分类的标准、原则和方法 75
3.6 对老舍小说中北京话“儿化韵”词的使用的调查分析 77
3.7 对老舍小说中北京话名词使用的调查分析 79
3.8 对老舍小说中北京话代词及特殊名词使用的调查分析 81
3.9 对老舍小说中北京话动词使用的调查分析 83
3.10 对老舍小说中北京话形容词使用的调查分析 85
3.11 对老舍小说中北京话副词使用的调查分析 87
3.12 对老舍小说中北京话叠词使用的调查分析 88
3.13 对老舍小说中北京话里其他特点的调查分析 90
3.14 对老舍小说中北京话短句使用情况的调查分析 92
3.15 老舍小说中的北京话不是北京市民的专利 93
3.16 结论 96
4 老舍文学语言中的文言、书面语风格特点及其发展 102
4.1 引言 102
4.2 汉语文言及书面语 103
4.3 选择语料及归纳类别组的标准 106
4.4 对老舍小说中文言词使用的调查分析 110
4.5 对老舍小说中书面语副词、形容词和动词使用的调查分析 115
4.6 对老舍小说中书面语词连词使用的调查分析 119
4.7 对老舍小说中书面语介词及助词使用的调查分析 121
4.8 对老舍小说中书面语代词使用的调查分析 124
4.9 结论 126
5 老舍文学语言中的欧化及其他独特的风格特点及其发展 130
5.1 引言 130
5.2 本章研究分析的范围 130
5.3 语料收集归类的方法、原则及标准 133
5.4 老舍的文学语言中第一种欧化风格特点 135
5.5 老舍的文学语言中第二种欧化风格特点 138
5.6 老舍的文学语言中第三种欧化风格特点 140
5.7 老舍的文学语言中第四种欧化风格特点 145
5.8 老舍的文学语言中第五种欧化风格特点 146
5.9 老舍的文学语言中第六种与第七种欧化风格特点 147
5.10 老舍的文学语言中使用南方方言词的风格特点 151
5.11 老舍的文学语言中使用难见词(自创词)的风格特点 154
5.12 对老舍文学语言中非一般表达句式的调查分析 159
5.13 结论 160
6 老舍的真实文学语言风格特点及其发展轨迹 165
6.1 引言 165
6.2 老舍十本小说中文学语言里八个风格特点及发展全貌 167
6.3 老舍在1925—1930年间的文学语言风格特点 168
6.4 老舍在1930—1937年间文学语言的风格特点 173
6.5 老舍在1937—1949年间文学语言的风格特点 177
6.6 老舍在1949—1962年间文学语言的风格特点 178
6.7 老舍小说中口语与书面语结合的文学语言风格特点 180
6.8 老舍文学语言中北京词与南方词结合使用的风格特点 180
6.9 八种文学语言风格特点的统一性 181
6.10 风格语言中的风格特点比例 182
6.11 风格语言中八个风格特点的发展模式 186
6.12 老舍小说中文学语言风格特点的具体比例 189
6.13 从老舍的文学语言的风格特点及其发展看老舍对现代汉语的贡献 190
附录1 调查数据表格 194
附录2 老舍小说风格语言中语言风格特点“排行榜”图 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