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维新 辛亥革命百年纪念论文集》PDF下载

  • 购买积分:1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麦劲生,李金强编著
  • 出 版 社:香港城市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3
  • ISBN:9789629372125
  • 页数:399 页
图书介绍:

甲部:总论 3

第一章 辛亥革命研究的整体性&桑兵 3

一、引言 3

二、辛亥时期的整体性 5

三、古今的连贯性 10

四、内外的联系性 14

第二章 从改革到革命:重新比较辛亥革命根本原因&庞百腾 19

一、引言 19

二、军队、军事化、军事文化 21

三、学生 27

四、几种观察 36

第三章 辛亥革命是一场甚么性质的革命:内地学界60年来的探讨与我们的思考&彭剑 41

一、引言 41

二、「资产阶级革命」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之争 41

三、「资产阶级革命论」与各种非资产阶级革命论之辩 44

四、「资产阶级革命论」遭遇内地学界内部的挑战 51

五、辛亥革命是共和制与君主制的较量 54

乙部:孙中山与辛亥革命 61

第四章 1912年前孙中山先生思想的几条线索&麦劲生 61

一、引言 61

二、〈上李鸿章书〉:优良管治的愿望 63

三、排满和民族主义 67

四、共和、泛亚洲主义和反帝国主义:尚待发展的理念 72

五、结论 74

第五章 趋迎与利用:从民元致孙中山函电看革命前后的思潮与心理&赵立彬 75

一、引言 75

二、强国之梦 76

三、新国民,新责任 80

四、公义和民权的话语 83

五、结语 88

第六章 从「宪政」到「党治」:孙中山「再造民国」思想转换透视&申晓云 89

一、引言 89

二、「二次革命」,孙中山重举「革命」大旗 90

三、东京组党,舍民主向往集权 93

四、放弃「护法」,走上「师俄」道路 96

五、联俄容共,践行「以党造国」 100

六、总结 102

第七章 新时代与旧传统相配合:钱穆对孙中山评价&区志坚 105

一、引言 105

二、「辛亥革命」为「假革命」,三民主义为抗战建国之「领导」 107

三、「指示」国民党及反共言论双结合:钱穆褒扬表述孙中山的美意 115

四、小结 122

丙部:革命人物 125

第八章 清季革命之缘起:四大寇论&李金强 125

一、引言 125

二、四大寇的英雄形象:回忆与制作 126

三、生平与投身革命 131

四、结论:三老楼之会 143

第九章 民国乃吾友也:辛亥革命后的盛宣怀&李培德 145

一、引言 145

二、盛宣怀逃亡日本 146

三、盛宣怀如何周旋于孙中山和袁世凯之间 148

四、盛宣怀、孙宝琦与袁世凯 155

五、结语 158

第十章 胡汉民的「文明排外」研究与辛亥革命&林学忠 161

一、引言 161

二、御侮「新法」:「文明排外」 162

三、「文明排外」与辛亥革命 168

四、不平等条约与国际法 172

五、后话 176

第十一章 冯自由与辛亥革命&周佳荣 179

一、引言:从革命参与者到历史记录者 179

二、冯自由早年活动和办报事迹 180

三、冯自由与清季香港革命运动 182

四、辛亥革命前后冯自由的活动 187

五、作为辛亥革命史家的冯自由 189

六、结语:冯自由的贡献及其评价 192

第十二章 庚戌邝佐治谋刺载洵案新探&陈润成 195

一、引言 195

二、孙中山、李是男和旧金山的革命组织 197

三、邝佐治在旧金山的经历和抉择 200

四、邝佐治的密谋及各方面的反应 202

五、加州人民对邝佐治的诉讼 207

六、美洲华侨与辛亥革命 210

第十三章 孙中山早期的革命活动与三位日本友人:梅屋庄吉、南方熊楠、宫崎滔天(1895-1900)&林启彦 213

一、引言 213

二、梅屋、南方、宫崎三人与孙中山的初次相识 214

三、梅屋庄吉与孙中山早期的革命活动 216

四、南方熊楠与孙中山早期的革命活动 221

五、宫崎滔天与孙中山早期的革命活动 225

六、结语 230

丁部:地区革命 235

第十四章 香港与孙中山革命运动之多元关系(1895-1925):革命基地兼革命对象的重叠角色&陈明銶 235

一、引言 235

二、革命基地(1895-1912) 237

三、孙中山与香港华人绅商 239

四、革命对象之香港(1912-1925) 240

五、1911年前后孙中山与香港海员 243

六、1923年关余事件 246

七、孙中山与港英官方关系 248

八、1924年商团事件 251

九、小结:反清反基地与反帝斗争对象 252

第十五章 辛亥广州起义百年祭&周兴梁 259

一、引言 259

二、广州三·二九起义实为「辛亥革命」首义 259

三、七十二烈士树立了民主革命史上的丰碑 266

四、三·二九起义阳历纪念日乃孙中山核准颁行 276

第十六章 1911年汉口、汉阳战役中的北洋军&邝智文 283

一、引言 283

二、北洋军如何应对现代战争 283

三、参与汉口、汉阳战役的北洋军 287

四、汉口、汉阳战役概述 289

五、汉口、汉阳战役中北洋军的表现 303

六、结论 306

第十七章 常州与辛亥革命&丁洁 309

一、引言 309

二、常州人士与晚清革命风潮的关系 310

三、革命活动在常州的展开 313

四、武昌首义后常州的响应和措施 316

五、结语:辛亥革命研究的新线索 319

戊部:革命要义 323

第十八章 从族类、王朝认同到民族国家认同:辛亥革命与中国民族共同体精神的演进&罗福惠 323

一、引言 323

二、「认同」的连续性与现代性 323

三、《大同报》在共同体精神上的指标意义 326

四、「文明革命」从行动到制度 330

第十九章 从「新名辞」到「关键辞」:以「伯理玺天德」为例的思考&潘光哲 337

一、引言 337

二、追源溯古:「总统」与「伯理玺天德」之意 338

三、「总统」即「伯理玺天德」 345

四、「总统」「伯理玺天德」为「民主国」所专用 349

五、「总统」取代「伯理玺天德」 352

六、结语 355

第二十章 从「尚武」到「体育」:论辛亥革命前后的军国民教育风气&赵雨乐 361

一、引言 361

二、晚清留日学生与军国民教育会的渊源 362

三、军国民教育、尚武思想与社党革命 366

四、军国民教育在中国及其思想的延续 372

五、革命再革命:从孙中山所题「尚武精神」说起 377

六、结论 381

第二十一章 「民国」政府保护「国民」:民初革命党的保侨交涉与建言&李盈慧 383

一、引言 383

二、爪哇华侨被虐案交涉 384

三、民国元年的保侨宣示 390

四、关于华侨教育及华侨参政权之建言 394

五、结语:「民国」是「为人民福祉而创建的」 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