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历史演变 1
1.淮剧的渊源——从香火戏、门弹词到盐淮小戏 1
2.淮剧戏曲形态的蜕变——徽戏艺术元素的有机渗入 6
3.淮剧南渐于海上的繁盛——拓展“外江”,进入大都市 9
4.烽火年代的淮剧新样态——生机蓬勃的新淮戏运动 15
5.现当代历史背景下的淮剧新貌——立足时代、追寻探索、锐意创新 17
二 舞台特征 39
1.淮剧曲调 39
2.淮剧语言 46
3.淮剧剧目 48
4.淮剧新姿 51
三 名伶流派 55
1.蜚声淮坛的名伶 55
2.独领风骚的流派 73
3.淮苑飘香的“梅花” 86
四 作家作品 92
1.罗怀臻与《金龙与蜉蝣》 92
2.赵莱静、罗周与《千古韩非》 96
3.贺寿光、徐恒斌、宋泽夫与《奇婚记》 98
4.陈明、冯国才与《鸡毛蒜皮》 100
5.沙黑与《板桥应试》 102
6.马仲怡、吕君樵与《女审》 104
7.顾鲁竹、马仲怡与《探寒窑》 107
8.卢冬红与《太阳花》 108
9.姜邦彦、乐民与《打碗记》 110
10.顾鲁竹、李晓民与《三女抢板》 113
11.曹耀南与《金水桥》 114
12.王健民、单弦与《哑女告状》 116
13.乔谷凡、陈慧君与《爱情的审判》 118
14.镇江市淮剧团与《舍妻审妻》 120
15.江曲、河歌与《赞貂蝉》 122
16.苏毅谨、梁小鸳与《斩韩信》 124
17.董辉与《父母心》 126
18.徐新华与《大路朝天》 127
19.袁连成与《王玉莲》 130
主要参考文献 133
后记 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