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教师招聘考试专用教材 教育基础知识·小学 2014最新版》PDF下载

  • 购买积分:14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中公教育浙江教师招聘考试研究院编著
  • 出 版 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
  • 出版年份:2012
  • ISBN:7510043215
  • 页数:432 页
图书介绍:

第一部分 教育学 2

第一章 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 2

考试范围与要求 2

第一节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2

一、教育的概念 2

二、教育的构成要素及其关系 2

三、教育的起源与发展 3

第二节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6

一、教育学的概念 6

二、教育学思想的萌芽 6

三、教育学的发展 11

高效提升训练 12

第二章 教育目的与功能 16

考试范围与要求 16

第一节 教育目的 16

一、教育目的的概念 16

二、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 17

三、教育目的的意义与作用 17

四、确定教育目的的依据 17

五、国外发达国家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教育目的的最新表述 18

六、马克思主义关于全面发展教育理论及其意义 18

七、我国不同历史阶段教育宗旨变革 19

八、我国的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 20

九、我国小学教育的培养目标 21

第二节 教育功能 22

一、教育功能的含义 22

二、教育功能的类型 22

三、两种不同的教育功能观 23

四、教育功能的演变 24

高效提升训练 25

第三章 学校教育制度 28

考试范围与要求 28

第一节 学校教育制度概述 28

一、教育制度的内涵 28

二、教育制度的发展历史 28

三、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 29

四、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30

五、我国现代学制的确立和发展 32

第二节 教育行政体制 34

一、教育行政体制的内涵 34

二、教育行政体制的类型 34

三、我国教育行政体制的历史和变革 34

四、学校内部领导体制的演变、现状及未来 36

第三节 学校与校园文化 38

一、学校的概念 38

二、学校的基本性质 38

三、学校在东西方文明社会产生、发展的历史 38

四、校园文化 39

五、校园文化特征 40

六、学校组织文化 40

七、创建理想的学校组织文化的策略 40

高效提升训练 41

第四章 教师与学生 42

考试范围与要求 42

第一节 教师 42

一、教师的含义 42

二、教师的职业角色 43

三、教师的职业特征 44

四、教师的权利和义务 44

五、教师职业及中国教师职业的发展历史 45

六、教师专业发展 45

七、校长 46

第二节 学生 48

一、学生的本质属性及特征 48

二、学生的社会地位、合法权利及应尽义务 49

三、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50

四、小学生的学习规律 51

五、学生群体文化 51

第三节 师生关系 52

一、师生关系的含义及内容 52

二、我国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 53

三、良好师生关系的作用及建立、发展 53

高效提升训练 54

第五章 课程 56

考试范围与要求 56

第一节 课程概述 56

一、课程的概念 56

二、课程内涵的发展 57

三、课程与教学的关系 58

四、课程的类型 58

五、制约课程发展的主要因素 59

六、几种典型的课程理论 59

第二节 课程设计 60

一、课程设计的概念 60

二、课程设计的三个层次 60

三、义务教育的教学计划的特征 64

第三节 课程实施 65

一、课程实施的含义与影响因素 65

二、课程实施的结构 66

第四节 课程管理 67

一、课程管理概述 67

二、三级课程管理 67

三、三级管理课程的意义 70

第五节 课程资源 71

一、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管理 71

二、校本课程的开发 73

高效提升训练 77

第六章 教学 80

考试范围与要求 80

第一节 教学概述 80

一、教学的概念 80

二、小学教学的基本任务 81

三、教学的意义 82

四、教学理论 82

五、提高教学效率的策略 83

第二节 教学过程 84

一、教学过程的本质 84

二、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 84

三、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 86

第三节 教学原则 87

一、教学原则的含义 87

二、小学教学原则 88

第四节 教学方法 91

一、教学方法的概念 91

二、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91

三、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 94

第五节 教学组织形式 94

一、教学组织形式的概念 94

二、常见的教学组织形式 95

第六节 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97

一、备课 97

二、上课 98

三、课外作业的布置与反馈 99

四、课外辅导 100

五、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 100

六、组织学生复习 102

高效提升训练 102

第七章 学校德育 105

考试范围与要求 105

第一节 小学德育概述 105

一、德育的含义 105

二、小学德育及其构成 106

三、小学德育的目标和内容 106

四、小学德育的意义 108

第二节 小学德育过程 108

一、小学德育过程的内涵 108

二、德育过程的特点 109

三、思想品德的形成基础 110

第三节 小学德育的原则、途径与方法 111

一、小学德育的原则 111

二、小学德育的途径与方法 112

高效提升训练 115

第八章 班主任工作 117

考试范围与要求 117

第一节 班主任工作 117

一、班主任工作概述 117

二、小学班主任工作 119

三、班主任的领导方式 122

第二节 班级管理 122

一、班级概述 122

二、班集体概述 123

三、班级管理的概念和功能 125

四、当前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 125

五、建立以学生为本的现代班级管理机制 126

高效提升训练 126

第九章 教育研究与教育改革 129

考试范围与要求 129

第一节 教育研究 129

一、教育研究的内涵 129

二、教育研究的性质 129

三、教育研究的类型 130

四、教育研究方法 131

五、教育研究的基本过程 132

六、教师在教育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 133

七、教育研究的发展趋势 134

第二节 教育改革 134

一、教育改革的含义 134

二、教育改革的作用 134

三、国外教育改革背景和趋势 135

四、国内教育改革 136

高效提升训练 138

第二部分 心理学 140

第一章 心理学概述 140

考试范围与要求 140

第一节 心理学研究对象、任务及意义 140

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140

二、教师学习心理学的意义 141

三、心理学研究的任务 141

四、普通心理学与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的关系 142

第二节 心理学的历史发展 142

一、构造主义心理学 142

二、机能主义心理学 143

三、格式塔心理学 143

四、行为主义心理学 143

五、精神分析心理学 143

六、人本主义心理学 143

七、现代认知心理学 143

高效提升训练 144

第二章 认知过程 146

考试范围与要求 146

第一节 注意 147

一、注意概述 147

二、注意的品质 149

三、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149

第二节 感觉 150

一、感觉的概念 150

二、感觉的种类 150

三、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151

四、感觉的相互作用 151

第三节 知觉 153

一、知觉概述 153

二、知觉的种类 153

三、知觉的基本特征 154

四、感知规律与直观教学 155

第四节 记忆 156

一、记忆概述 156

二、记忆系统 159

三、遗忘 161

四、提高记忆效果的方法 162

第五节 想象 163

一、想象的概念 163

二、想象的种类 164

三、想象的特征 165

四、想象的功能 165

五、想象规律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 166

第六节 言语 166

一、言语与语言 166

二、言语的特点 166

三、言语的功能 167

四、言语的种类 167

五、言语的感知与理解 168

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168

第七节 思维与问题解决 169

一、思维概述 169

二、思维的种类 169

三、思维的智力操作过程 171

四、思维的品质 172

五、思维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172

六、创造性思维与创造性活动 174

七、问题解决 176

高效提升训练 179

第三章 情感和意志过程 182

考试范围与要求 182

第一节 情绪与情感 182

一、情绪和情感的概念 182

二、情绪和情感的区别与联系 182

三、情绪的分类 183

四、情感的分类 184

五、情绪和情感的功能 185

六、情感在教学中的运用 185

七、情感在品德教育中的作用 186

八、学生情绪的调节 187

第二节 意志 188

一、意志的概念 188

二、意志行为的基本阶段 188

三、意志品质 189

四、意志品质的培养 190

高效提升训练 191

第四章 人格心理 193

考试范围与要求 193

第一节 需要 194

一、需要的概念 194

二、需要的种类 194

三、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194

第二节 动机 195

一、动机的概念 195

二、动机的种类 195

三、动机的功能 196

四、动机规律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196

第三节 智力与创造力 197

一、智力 197

二、创造力及其培养 201

第四节 人格 202

一、人格 202

二、气质 204

三、性格 206

高效提升训练 208

第五章 人生全程发展 210

考试范围与要求 210

第一节 人生全程发展概述 210

一、人生全程发展的概念 210

二、人生全程发展观 210

三、个体的心理发展 211

四、小学生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 213

五、小学生心理发展的教育含义 213

第二节 心理发展的理论 214

一、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214

二、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 216

三、品德形成的基本理论 217

高效提升训练 219

第六章 小学生心理发展特征 221

考试范围与要求 221

第一节 小学生认知发展 221

一、小学生的感知发展 221

二、小学生的记忆发展 223

三、小学生想象的发展 224

四、小学生思维的发展 226

五、小学生言语的发展 229

六、小学生注意的发展 229

第二节 小学生情感和道德发展 231

一、小学生的情感发展 231

二、小学生的道德发展 232

第三节 小学生个性社会性发展 234

一、小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 234

二、小学生人际关系发展 236

高效提升训练 237

第七章 学习理论 239

考试范围与要求 239

第一节 学习概述 240

一、学习的概念 240

二、学习的分类 241

第二节 联结学习理论 242

一、桑代克的联结主义理论 242

二、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 243

三、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 244

四、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245

第三节 认知学习理论 245

一、苛勒的完形—顿悟学习理论 245

二、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论 246

三、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论 247

四、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249

第四节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49

一、建构主义学习观 249

二、建构主义学生观 250

三、建构主义知识观 250

四、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当前教育实践的启示 250

第五节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250

一、有意义的自由学习观 251

二、学生中心的教学观 251

高效提升训练 252

第八章 知识的学习与迁移 254

考试范围与要求 254

第一节 知识的学习 255

一、知识的概念及类型 255

二、知识学习的类型 256

三、知识学习的信息加工过程 257

四、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 257

第二节 技能的形成 259

一、技能的定义及特征 259

二、操作技能 260

三、心智技能 261

第三节 学习策略 263

一、学习策略的概念 263

二、学习策略的分类 263

三、学习策略训练的方法 266

第四节 学习迁移 268

一、学习迁移的概念 268

二、学习迁移的类型 268

三、学习迁移的基本理论 270

四、学习迁移与教学 271

高效提升训练 273

第九章 学习动机 275

考试范围与要求 275

第一节 学习动机概述 275

一、学习动机的含义与构成 275

二、学习动机的作用 276

三、学习动机的分类 277

四、学习动机与学习效率的关系 277

第二节 学习动机的理论 278

一、行为主义的强化理论 278

二、需要层次理论 278

三、成就动机理论 278

四、成败归因理论 279

五、自我效能感理论 279

第三节 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280

一、学习动机的培养 280

二、学习动机的激发 281

高效提升训练 282

第十章 教师心理 284

考试范围与要求 284

第一节 教师职业角色 284

一、角色和角色期待 284

二、教师角色期待的形成 285

三、学生喜欢的教师特征 285

第二节 教师职业心理特征 285

一、教师的心理特征 285

二、教师的期望对学生影响的实验研究 287

第三节 教师职业成长 287

一、专家型教师与新手型教师的比较 287

二、教师成长的历程 289

三、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 290

第四节 心理健康 291

一、心理健康的概念 291

二、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 292

三、教师心理健康的现状 292

四、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 292

五、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 293

高效提升训练 294

第三部分 教育政策法规 298

第一章 教育政策法规基础知识 298

考试范围与要求 298

第一节 教育政策概述 298

一、教育政策的概念 298

二、教育政策的特征 298

三、教育政策的功能 299

四、教育政策的主要内容与表现形式 300

五、教育政策的制定、实施、评价、调控 301

第二节 教育法规概述 304

一、教育法规的概念 304

二、教育法规的特征 304

三、教育法规的体系 305

四、教育法规的类型 307

五、教育法规的地位 307

六、教育法规的作用 307

七、教育法规的制定、执行(适用)、监督 308

第三节 教育政策与教育法规 311

一、教育法规与教育政策的联系 311

二、教育法规与教育政策的区别 311

第四节 相关教育法学基础知识 312

一、教育法律规范 312

二、教育法律关系 313

三、教育司法 314

四、教育法律责任 314

五、教育法律救济 318

高效提升训练 323

第二章 现行主要的教育政策及重要规定 325

考试范围与要求 325

一、《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325

二、《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327

三、《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331

四、《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333

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337

六、《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340

七、《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 342

八、《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344

九、《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 346

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 348

十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351

高效提升训练 352

第三章 现行主要的教育法律法规及重要规定 354

考试范围与要求 354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355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356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360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364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 367

六、《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 368

七、《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 369

八、《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 372

九、《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374

十、《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377

十一、《禁止使用童工条例》 381

十二、《学校体育工作条例》 382

十三、《学校卫生工作条例》 384

十四、《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 385

十五、《中小学校园环境管理的暂行规定》 387

十六、《小学德育纲要》 388

十七、《小学管理规程》 391

十八、《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 393

十九、《教育行政处罚暂行实施办法》 395

二十、《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 398

二十一、《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 401

二十二、《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 404

二十三、《小学教师职务试行条例》 407

二十四、《小学班主任工作暂行规定》(试行) 409

二十五、《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 410

二十六、《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奖励规定》 412

二十七、《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413

二十八、《浙江省中小学校学生人身安全事故预防与处理办法》 413

高效提升训练 418

第四章 依法执教与教师常见违法行为(侵权)预防 420

考试范围与要求 420

第一节 依法执教 420

一、依法执教的涵义 420

二、依法执教的意义 420

三、依法执教的要求 421

四、依法执教的途径 422

五、依法执教的方法 422

第二节 教师违法(侵权)行为预防 423

一、教师违法(侵权)行为的涵义 423

二、教师违法(侵权)行为的主要类型及表现特征 423

三、教师违法(侵权)行为的主要法律责任 425

四、预防教师违法(侵权)行为的必要措施 426

高效提升训练 428

中公教育·浙江省教师招聘考试笔试面授课程 430

中公教育·浙江省教师招聘考试面试面授课程 430

中公教育·全国分校一览表 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