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迫于无奈的选择与国族观念的萌发——晚清王朝国家时期的国族构建(1840—1911) 1
第一节 多民族王朝国家的一体化机制 1
一、观念使然 2
二、认同多元 5
三、制度胜利 8
四、经济驱动 11
第二节 王朝限度内的国族意识萌动 13
一、王朝向民族国家体系的妥协 14
二、接受新技术与坚守儒家文化 17
三、政权层面上的满汉关系调整 20
四、社会普通民众的自发性回应 23
第三节 民族主义范式下的国族构想 26
一、民族主义引入与传播 27
二、满汉一体与排满兴汉 30
三、改良立宪与民主共和 34
四、重塑历史与保教存学 37
第四节 政权自我转型中的国族构建 40
一、满汉关系的继续调整 40
二、边疆民族地区的开发 42
三、大众传播媒介的采用 45
四、立宪与和平移交政权 48
小结 51
第二章 制度形式的移植与国族意识的催化——中华民国成立初期的国族构建(1912—1928) 53
第一节 孙中山的国族构建思想 53
一、国族内部的族体组成结构 54
二、边疆民族地区的开发设想 59
三、面对西方列强的心态变化 63
第二节 南京临时政府的政策导向 67
一、维系过渡时期的领土和国族完整 68
二、确立人民主权的原则和参政方式 71
三、规范国民教育的体系和价值取向 76
四、扶持民族地区的经济和教育发展 78
第三节 北洋军阀时期的初步实践 80
一、“五族共和”的延续与维系 80
二、议会民主的样式与表象 84
三、国家结构的集权与分权 86
四、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90
五、国族文化的冲突与调适 93
六、维系主权的努力与无奈 97
小结 100
第三章 党国体制的确立与国族整体的自觉——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国族构建(1928—1949) 102
第一节 国族构建困境与政党体制的再选择:国民党的探索 102
一、竞争党制的理想化与孱弱性 103
二、意识形态的一元化与包容性 106
三、组织机构的严密化与贯穿性 110
四、党员吸纳的大众化与国民性 113
第二节 国家形式上的统一与国族的一元化整合 116
一、国族主义的继承与强化 116
二、训政体制的民主与独裁 120
三、主权独立的抗争与妥协 123
四、经济政策的调整与局限 126
五、“三民主义”的宣传与教育 129
第三节 全面抗战与中华民族的整体自觉 134
一、强化中华民族一体结构 134
二、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38
三、加速边疆民族地区发展 143
四、深入动员社会普通民众 146
五、积极争取平等国际地位 150
第四节 国族自觉与国家认同的失衡 153
一、政党竞争性认同的失败 153
二、政治与经济的双重受挫 156
三、各民族平等权利的缺失 158
小结 161
第四章 政党认同的获取与国家认同的强化——中国共产党推动下的国族构建(1921—1949) 163
第一节 组织准备与国族观念的初步形成 163
一、苏联式政党组织的初创 164
二、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联合 166
三、阶级视角中的民族问题 169
第二节 局部实践与国族意识的逐渐深化 173
一、党领导革命根据地建设的制度政策 174
二、民族自决自治与开展少数民族工作 176
三、积极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179
第三节 区域施政与国族构建的自觉推进 183
一、中国共产党国族观的强化与自觉 184
二、少数民族自治权利的阐释与探索 188
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与发展 192
四、抗日民主政权建设的政策与措施 195
第四节 政党认同与国族构建的基本完成 199
一、加强党组织的自身建设 200
二、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建立 203
三、所有制关系的变革调整 205
四、维护少数民族平等权利 208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211
小结 214
第五章 国族形成的模式与国族构建的效应 216
第一节 近代国族构建的基本模式 216
一、反帝反封建双重压力下的民族主义宣传动员 217
二、政党—国家在国族构建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 220
三、国族构建与民族国家构建的互动与协调整合 222
第二节 近代国族构建的主要效应 225
一、中华民族基本具备国族的观念与形态 225
二、中华民族仍需增强国族的认同与凝聚 229
三、当代加强中华民族建设的内容与方向 231
结语 国家嵌入民族的逻辑 234
参考文献 237
后记 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