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一 问题的提出 1
二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3
(一)研究的目的 3
(二)研究的意义 4
三 学术界相关研究综述 5
(一)社会文化变迁研究的理论回顾 5
(二)蒙古语族民族研究状况 9
(三)简要的评述 34
四 本研究的理论依据 36
(一)族群边界理论 36
(二)集体记忆理论 37
(三)族群关系的理论 38
五 研究的内容与研究方法 39
(一)研究的内容 39
(二)研究方法 43
上 编 47
第一章 东乡族文化变迁研究 47
一 文化记忆与民族迁徙 47
(一)文化记忆:族源话语与民间口碑的叙述 47
(二)迁徙:拓展的族群关系 51
二 社会组织的演变 52
(一)社会行政管理组织的演变 52
(二)家庭结构与家庭关系的变化 53
(三)门宦的形成:群体的自我表达与分化 54
三 经济生产方式的多样化发展 54
(一)多种经济经营 54
(二)养羊业:生存中的文化创新 56
四 文化的重构与认同 57
(一)语言 57
(二)仪式与庆典 59
第二章 保安族文化变迁研究 62
一 文化记忆和民族迁徙 62
(一)文化记忆:族源话语与民间口碑的叙述 62
(二)同仁“四寨子”至大河家“保安三庄”:移民拓展的族群关系 65
二 社会组织的演变 67
(一)社会组织与家庭结构 67
(二)门宦的形成:群体的自我表达与分化 68
三 经济生产的演变 69
(一)单一至多种经济经营 69
(二)手工业的变化与保安腰刀:生存中的文化创新 72
四 文化的重构与认同 74
(一)族际交往的书写:多种语言并存 74
(二)仪式与庆典 75
第三章 裕固族文化变迁研究 77
一 文化记忆与民族迁徙 77
(一)文化记忆:族源话语与民间口碑的叙述 77
(二)移民:拓展的族群关系 79
二 社会组织的形成、裂变与重构 80
(一)“七族”及其特点 80
(二)“七族”的裂变及民族区域自治的建立 81
三 经济生产与生活方式的变化 82
(一)牧业经济的发展与生活方式的变化 82
(二)养鹿:生存中的文化创新 84
四 文化的重构与认同 84
(一)语言 84
(二)仪式与庆典 85
第四章 土族文化变迁研究 88
一 文化记忆与民族迁徙 88
(一)文化记忆:族源话语与民间口碑的叙述 88
(二)迁徙:拓展的族群关系 91
二 社会组织的形成、裂变与重构 93
(一)“古列延”与“阿寅勒”、“亦马克”、“鲁思”、“库都”及土族姓氏 93
(二)土司管辖系统的延续与削弱 95
(三)宗教寺院的管辖 96
(四)保甲制度的废除 97
三 经济生产的变化 98
(一)经济的发展脉络 98
(二)酿酒工艺、民间刺绣技艺:生存中的文化创新 99
四 文化的重构与认同 100
(一)语言 100
(二)仪式与庆典 102
第五章 达斡尔族文化变迁研究 106
一 文化记忆与民族迁徙 106
(一)文化记忆:族源话语与民间口碑的叙述 106
(二)迁徙:拓展的族群关系 114
二 社会组织的形成、裂变与重构 117
(一)以“哈拉”与“莫昆”为中心的宗法制度 117
(二)归附清朝:八旗服役、索伦总管 121
三 社会阶层结构的嬗变 124
(一)政治地位的变化 124
(二)经济地位的变化 126
(三)民族:身份标志到权益标志的转换 128
四 经济生产与生活方式的变迁 129
(一)早期渔业生产活动 130
(二)狩猎生产活动 132
(三)农耕发达,多种经营兼顾 134
(四)生存中的文化创新:大轮车制造业与手工业、放排、烧炭业 135
(五)农业经济一元化 137
(六)生活方式的变化 138
五 文化的重构与认同 140
(一)语言 140
(二)仪式与庆典 143
小结 149
下 编 153
第六章 东乡族实地调研 153
一 样本的状况 153
(一)年龄 153
(二)性别 154
(三)职业 154
二 居住格局 155
(一)村庄 155
(二)村庄史 156
(三)村民身份 158
三 民族认同与族际交往 159
(一)族源记忆与民族认同 159
(二)族际交往 161
四 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 173
(一)生产方式与变化 173
(二)家庭结构 178
(三)收入与支出 178
(四)使用电器情况 180
五 文化与宗教 182
(一)语言的使用情况 182
(二)受教育程度与受教育地点 182
(三)民族文化特点的认同 184
(四)宗教信仰 187
第七章 保安族实地调研 188
一 样本状况 188
(一)年龄 188
(二)性别 188
(三)职业 189
二 居住格局 189
(一)村庄 189
(二)村庄史 190
(三)身份的认定 191
三 民族认同与族际交往 192
(一)族源记忆与民族认同 192
(二)族际交往 194
四 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 204
(一)生产方式与变化 204
(二)家庭结构 209
(三)收入与支出 210
(四)使用电器情况 212
五 文化与宗教 214
(一)语言的使用情况 214
(二)受教育程度与受教育地点 214
(三)民族文化特点的认同 216
(四)宗教信仰 218
第八章 裕固族实地调研 219
一 样本的状况 219
(一)年龄 219
(二)性别 220
(三)职业 220
二 居住格局 221
(一)村庄 221
(二)村庄史 222
(三)村民身份 223
三 民族认同与族际交往 224
(一)族源记忆与民族认同 224
(二)族际交往 227
(三)民族交往 229
四 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 230
(一)生产方式 230
(二)家庭结构 230
(三)消费状况 231
(四)使用电器情况 232
五 文化与宗教 232
(一)语言的使用情况 232
(二)受教育程度 233
(三)民族文化特点的认同 233
(四)宗教信仰 237
第九章 土族实地调研 238
一 样本的情况 238
(一)年龄 238
(二)性别 238
(三)职业 239
二 居住格局 240
(一)村庄 240
(二)村庄史 240
三 民族认同与族际交往 241
(一)族源记忆与民族认同 241
(二)族际交往 244
四 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 246
(一)生产方式 246
(二)家庭结构 247
(三)消费 248
(四)电器的使用情况 248
五 文化与宗教 249
(一)语言的使用情况 249
(二)受教育程度 250
(三)土族文化特点的认同 250
(四)宗教信仰 251
第十章 达斡尔族实地调研 253
一 样本状况 253
(一)年龄 253
(二)性别 253
(三)职业 254
二 居住格局 255
(一)村庄 255
(二)村庄史 256
(三)村民身份 257
三 民族认同与族际交往 258
(一)族源记忆与民族认同 258
(二)族际交往 262
四 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 268
(一)生产方式 268
(二)家庭结构 270
(三)收入与支出 270
(四)电器的使用情况 272
五 文化与教育 274
(一)语言的使用情况 274
(二)受教育程度与使用情况 274
(三)民族文化特点的认同 275
(四)宗教信仰 275
小结 276
结语 278
一 族际互动与文化交融,孕育了蒙古语族各民族本体文化形态 278
二 主体文化的凝聚力与边缘文化的向心力“两种文化力”的合力,推动了蒙古语族各民族文化上的再创造与文化变迁 280
(一)经济与商业贸易文化的变迁 280
(二)宗教文化的变迁 282
(三)语言文化的变迁 283
三 蒙古语族各民族文化变迁对构建和谐社会引发的启迪 285
(一)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应关注民族地区的民族间族际共生关系 286
(二)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应关注民族地区的民族间文化共享的问题 290
(三)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应关注在民族地区推动文化创新 293
参考文献 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