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1
1.1法医学概论 1
1.1.1法医学的内容和研究方法 1
1.1.2法医学的作用与任务 3
1.1.3医学生学习法医学的目的 3
1.2法医学发展简史 4
1.3法医学鉴定 5
1.3.1鉴定与鉴定人 5
1.3.2鉴定书 6
第2章 死亡与死因 8
2.1死亡的概念 8
2.1.1心脏死亡 8
2.1.2肺脏死亡 8
2.1.3脑死亡 8
2.2死亡的经过 12
2.2.1濒死期 12
2.2.2临床死亡期 12
2.2.3生物学死亡 13
2.3假死 13
2.3.1假死的概念 13
2.3.2假死的原因 14
2.3.3假死与真死的鉴别 14
2.4死因与死因分析 14
2.4.1死因 15
2.4.2死亡机理 15
2.4.3死亡方式 16
2.4.4死因分析 16
第3章 尸体现象 18
3.1早期尸体现象 18
3.1.1肌肉松弛 18
3.1.2尸冷 18
3.1.3尸斑 19
3.1.4尸僵 21
3.1.5尸体痉挛 22
3.1.6皮革样化 22
3.1.7角膜混浊 22
3.1.8自溶 23
3.2晚期尸体现象 23
3.3保存型尸体 25
3.4死后时间的推断 26
3.4.1根据尸体现象推断 26
3.4.2根据胃肠内容物消化程度推断 26
3.4.3根据蝇生长发育情况推断 26
第4章 生活反应 28
4.1出血 28
4.2炎症反应 29
4.3血液凝固 30
4.3.1血栓形成 30
4.3.2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30
4.4栓塞 31
4.4.1气体栓塞 31
4.4.2脂肪栓塞 32
4.4.3血栓栓塞 32
4.4.4羊水栓塞 32
4.4.5组织碎块及其他异物栓塞 32
4.5吸入和咽下 32
4.5.1吸入 32
4.5.2咽下 33
4.6应激反应 33
4.6.1激素变化 33
4.6.2物质代谢变化 33
4.6.3急性期反应蛋白 33
第5章 机械性损伤 35
5.1概述 35
5.1.1机械性损伤鉴定中涉及的几个基本问题 35
5.1.2机械性损伤形成的机理 35
5.1.3机械性损伤的分类 36
5.2钝器伤 39
5.2.1徒手伤 39
5.2.2棍棒伤和斧锤伤 39
5.2.3砖石伤 40
5.2.4咬伤 41
5.2.5坠落伤 41
5.2.6挤压伤 41
5.2.7交通损伤 42
5.3锐器伤 45
5.3.1切创 45
5.3.2砍创 46
5.3.3刺创 47
5.3.4剪创 48
5.4火器伤 49
5.4.1枪弹创 49
5.4.2爆炸伤 52
5.5颅脑损伤 53
5.5.1颅骨骨折 53
5.5.2外伤性脑膜与脑出血 54
5.5.3脑挫伤 56
5.5.4脑震荡 57
5.5.5外伤性脑水肿 57
5.5.6外伤性脑疝 58
5.6损伤的法医学鉴定 58
5.6.1致命伤及致命伤后行为能力 59
5.6.2损伤的死因 59
5.6.3致伤物的推断 60
5.6.4损伤时间的推断 62
5.6.5损伤案件性质判定 64
6章 物理性损伤 66
6.1烧伤(死) 66
6.1.1烧死的征象 66
6.1.2烧死的机理 67
6.1.3烧伤(死)的法医学检验与鉴定 67
6.2冻伤(死) 68
6.2.1冻死的原因和条件 68
6.2.2冻死的征象 69
6.2.3冻死的法医学鉴定 69
6.3电流损伤 70
6.3.1电击伤(死) 70
6.3.2雷击伤(死 73
6.4其他物理性损伤 74
6.4.1气压损伤 74
6.4.2放射性损伤 75
6.4.3超声波损伤 77
6.4.4激光损伤 77
6.4.5微波、高频辐射损伤 78
第7章 伤残程度评定 79
7.1概述 79
7.1.1伤残程度评定的意义 79
7.1.2伤残程度评定的依据 79
7.1.3伤残程度分类 80
7.1.4伤残程度与疾病的关系 80
7.1.5伤残程度评定中的几个问题 81
7.1.6国外对伤残程度评定简况 82
7.2人体各部位损伤程度评定 82
7.2.1肢体损伤程度评定 82
7.2.2颜面部损伤程度评定 85
7.2.3损伤性听觉障碍程度评定 87
7.2.4损伤性视觉障碍程度评定 89
7.2.5颅脑损伤程度评定 92
7.2.6预部损伤程度评定 98
7.2.7胸部损伤程度评定 99
7.2.8腹部损伤程度评定 101
7.2.9骨盆、脊柱、脊随损伤程度评定 103
7.2.10泌尿、生殖系统损伤程度评定 105
7.2.11其他损伤程度评定 107
7.3劳动能力评定 109
7.3.1概述 109
7.3.2劳动能力丧失程度的评定 110
第8章 诈病与造作病(伤) 115
8.1诈病 115
8.1.1诈病的表现 115
8.1.2诈病的特点 116
8.1.3诈病的鉴定 116
8.2造作病(伤) 117
8.2.1造作病(伤)的目的 117
8.2.2造作伤的特点 117
8.2.3造作病的方式 118
8.2.4造作病(伤)的鉴定 118
第9章 机械性窒息 120
9.1概论 120
9.1.1机械性窒息的过程和表现 120
9.1.2机械性窒息的尸体征象 121
9.2缢死 122
9.2.1缢死的概念 122
9.2.2缢死的机理 123
9.2.3幸存者的临床症状及后遗症 124
9.2.4缢死的分类 124
9.2.5缢死的尸体征象 125
9.2.6缢死的性质 127
9.3勒死 128
9.3.1勒死的概念 128
9.3.2勒死的机理 128
9.3.3勒死的尸体征象 128
9.4扼死 129
9.4.1扼死的概念 129
9.4.2扼死的机理 129
9.4.3扼死的尸体征象 129
9.4.4扼死的性质 130
9.5闷死 130
9.6堵死 131
9.7压迫胸腹部所致的窒息死 131
9.8溺死 131
9.8.1溺死的概念 131
9.8.2溺死的机理 132
9.8.3溺死的过程 132
9.8.4溺死的尸体征象 132
9.8.5溺死的性质 136
9.8.6溺死的法医学鉴定 136
9.9性窒息 137
第10章 中毒 139
10.1概述 139
10.1.1毒物与中毒的概念 139
10.1.2毒物的分类与毒性分级 139
10.1.3中毒发生的条件 139
10.1.4毒物的吸收和排泄…在体内的分布和代谢 141
10.1.5毒物对机体的作用 142
10.1.6中毒的法医学鉴定 142
10.2乙醇中毒 144
10.3氰化物中毒 145
10.4有机磷农药中毒 146
10.5砷化物中毒 147
10.6亚硝酸盐中毒 148
10.7一氧化碳中毒 149
10.8巴比妥类催眠药中毒 151
10.9氯丙嗪中毒 152
10.10安定中毒 152
10.11杀鼠剂中毒 153
10.11.1磷化锌中毒 153
10.11.2敌鼠钠盐中毒 154
10.12有毒动、植物中毒 154
10.12.1河豚中毒 154
10.12.2斑鳌中毒 155
10.12.3毒蕈中毒 155
10.12.4乌头碱中毒 156
10.13真菌性霉变食物中毒 157
第11章 滥用药物与艾滋病 158
11.1概述 158
11.1.1常见的滥用药物 158
11.1.2耐受性、精神依赖性、身体依赖性和戒断症状 158
11.1.3用药途径 159
11.1.4病理变化 159
11.1.5死亡原因 160
11.1.6临床医师在处理药物滥用问题中的任务 160
11.2阿片类药物滥用和中毒 161
11.3大麻滥用和中毒 162
11.4二乙麦角酰胺滥用和中毒 164
11.5苯丙胺滥用和中毒 165
11.6可卡因滥用和中毒 166
11.7多药滥用 167
11.8艾滋病 167
11.8.1流行情况 167
11.8.2病原学 168
11.8.3传播方式和途径 168
11.8.4发病机理 168
11.8.5病理变化 168
11.8.6临床症状及免疫学检查 170
11.8.7法医学鉴定要点 170
第12章 猝死 171
12.1概述 171
12.1.1猝死的定义 171
12.1.2猝死的原因 171
12.1.3猝死的法医学鉴定目的 173
12.1.4猝死的法医学鉴定步骤 174
12.2睡眠中猝死 174
12.2.1概述 174
12.2.2病理变化 175
12.2.3死亡机理 175
12.2.4睡眠中猝死的法医学鉴定 176
12.3抑制死 176
12.3.1概述 176
12.3.2病理变化 176
12.3.3发病机理 177
12.3.4抑制死的法医学鉴定 177
12.4婴儿猝死综合征 178
12.4.1概述 178
12.4.2病理变化 178
12.4.3病因与发病机理 178
12.4.4婴儿猝死综合征的法医学鉴定 179
12.5胸腺淋巴体质 179
12.5.1概述 179
12.5.2病理变化 180
12.5.3胸腺淋巴体质的猝死机理 180
12.5.4目前对胸腺淋巴体质的争论 181
第13章 性功能和性犯罪的鉴定 182
13.1性功能 182
13.1.1性功能障碍 182
13.1.2两性畸形 183
13.1.3生育不能 184
13.2强奸 185
13.2.1性成熟的鉴定 185
13.2.2处女膜的解剖学 185
13.2.3强奸的鉴定 186
13.3性心理障碍 188
13.3.1同性恋 188
13.3.2性变态 188
13.3.3性别角色障碍 189
第14章 急诊室中的法医学 190
14.1概述 190
14.1.1医护人员的社会职责 190
14.1.2急诊室中的法医学要求 190
14.2外科处理与损伤证据的收集 191
14.2.1法医学原则 191
14.2.2病史的采集和客观检查 191
14.2.3损伤证据的收集 192
14.3妇产科处理与损伤证据的收集 193
14.3.1病史的采集和客观检查 193
14.3.2强奸证据的收集 193
14.3.3妊娠和性病的预防处理 194
14.4中毒处理与中毒证据的收集 194
14.4.1中毒抢救与证据的收集 194
14.4.2简易毒物化验方法 195
14.5物证的收集与送检 195
14.5.1概述 195
14.5.2血痕 195
14.5.3精斑 197
14.5.4毛发 198
第15章 个人识别 200
15.1性别鉴定 200
15.1.1外部性特征 200
15.1.2内部性特征 201
15.1.3骨骼的性差 201
15.1.4性染色质 201
15.1.5性激素的测定 203
15.2年龄推断 203
15.2.1一般状况 203
15.2.2牙齿的年龄推算 203
15.2.3骨骼的年龄推算 205
15.3其他个性特征 206
15.3.1身长(高) 2
15.3.2容貌 208
15.3.3牙齿 208
15.3.4疤痕 208
15.3.5纹身 208
15.3.6畸形 208
15.3.7指纹 209
15.4血型 209
15.4.1血型在物证检验中的应用 210
15.4.2血型在亲权鉴定中的应用 215
第16章 医疗纠纷和医学进展中的法医学问题 217
16.1医疗纠纷的概述 217
16.1.1医疗纠纷 217
16.1.2医疗事故 217
16.2临床常见的医疗事故与纠纷 220
16.2.1手术科室医疗差错事故与纠纷 220
16.2.2非手术科室医疗差错事故与纠纷 221
16.2.3护理差错事故与纠纷 222
16.2.4医技科室医疗差错事故与纠纷 222
16.3医疗纠纷的鉴定 223
16.4医患纠纷的预防 224
16.4.1病人和医护人员心理因素在预防医疗纠纷中的意义 224
16.4.2医德在预防医患纠纷中的意义 225
16.4.3健全卫生立法在预防医患纠纷中的意义 226
16.5医学进展中的法医学问题 226
16.5.1安乐死 226
16.5.2人体器官移植和人工脏器 229
16.5.3人工授精和试管婴儿 230
16.5.4优生优育 232
16.5.5性转换 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