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第一编 菌物学概论 5
第一章 中国菌物学简史 5
第一节 古菌物学时期(B.C.5000~A.D.1910年) 6
一、食用蕈菌 7
二、医药菌物 7
三、发酵菌物 8
第二节 外人在华采菌时期(1759~1949年) 9
一、法国人的采集 9
二、苏联人的采集 9
三、奥地利、瑞典人的采集 9
四、美国人的采集 10
五、日本人的采集 10
第三节 描述菌物学时期(1911~1949年) 10
一、中国植物病原真菌等的调查研究 11
二、广泛应用酿造菌物 14
三、医学真菌 15
第四节 实验菌物学时期(1950年至今) 18
一、标本的全面采集 18
二、《中国真菌志》的研编 23
三、菌物的属和种 26
四、真菌化学及代谢产物功能的研究 30
五、菌物分子生物学研究 31
六、食药用菌产业发展 32
七、学会、学报的创建 33
八、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 38
九、科研机构的设置和变迁 46
参考文献 53
第二章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真菌学教育百年寻踪 59
第一节 概论 59
第二节 描述真菌学阶段 60
第三节 实验真菌学阶段 62
第四节 分子真菌学阶段 65
第五节 讨论 66
参考文献 67
第三章 中国菌物人物志 68
戴芳澜 70
胡先骕 72
刘慎谔 73
陈鸿逵 75
林亮东 77
俞大绂 78
邓叔群 80
陈梅朋 82
周宗璜 83
王鸣岐 85
王云章 87
方心芳 89
陆大京 92
阎若珉 94
魏景超 96
林传光 98
樊庆笙 99
杨新美 102
裘维蕃 103
殷恭毅 105
赵继鼎 107
葛起新 109
秦启贤 111
喻璋 113
余永年 115
王端礼 118
李钟庆 120
白金铠 122
陶家凤 124
齐祖同 126
刘波 128
郝文英 130
应建浙 131
赵震宇 132
张中义 134
吴绍熙 137
陈瑞青 139
戚佩坤 142
沈明珠 144
张树庭 146
臧穆 153
魏江春 155
何宗智 158
张志光 159
沈瑞祥 161
陈士瑜 162
李兆兰 164
陈国良 166
杨庆尧 167
梁宗琦 169
钟顺昌 172
罗信昌 178
张天宇 179
李明远 184
赖传雅 186
陈宛如 187
潘学仁 188
廖万清 190
弓明钦 193
卯晓岚 195
何汉兴 198
黄年来 201
唐国敏 203
孔华忠 205
王云 207
沈崇尧 210
邢来君 212
郭英兰 215
徐同 218
庄剑云 220
周彤燊 223
李玉 224
苏晓庆 227
李增智 229
庄文颖 232
郭林 237
文华安 240
樊华 242
林英任 244
宋爱荣 247
王泽生 249
姚一建 252
张金霞 253
王贺祥 255
朱平 258
许瑞祥 261
张克勤 263
李泰辉 267
李若瑜 270
刘杏忠 272
姜子德 275
图力古尔 276
谢宝贵 278
陈双林 280
王波 282
王琦 284
杨祝良 286
白逢彦 289
边银丙 291
戴玉成 293
陈惠 297
旺姆 298
吕国忠 299
吴文平 302
车永胜 304
黄建忠 306
杨晓彤 308
黄勃 310
张劲松 312
王成树 316
姜于兰 319
蔡磊 320
第四章 菌物多样性与分类系统 323
第一节 菌物及菌物多样性 323
一、菌物 323
二、菌物多样性 324
第二节 菌物物种及物种多样性估算 324
一、菌物物种 324
二、菌物物种多样性估算 326
第三节 菌物多样性研究 327
一、物种形成与物种多样性研究 327
二、生态多样性研究 328
三、遗传多样性研究 330
第四节 菌物分类与系统历史概况 331
第五节 新近的菌物分类系统 334
第六节 菌物分类与系统研究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336
参考文献 337
第五章 中国菌物产业与国民经济 344
第一节 菌物在产业中的地位 345
一、菌物与农业 345
二、菌物与食品 346
三、菌物与医药 346
四、菌物与工业 348
五、菌物与生态环境 349
第二节 国内外菌物产业发展概况 350
一、国外菌物产业发展概况 350
二、我国菌物新兴产业发展概况 351
第三节 菌物产业发展趋势 352
一、菌物产业变化态势 352
二、菌物品种结构态势 352
三、菌物区域布局态势 353
四、菌物出口特征态势 354
第四节 菌物产业效益 354
一、菌物产业的经济效益 354
二、菌物产业的生态效益 355
三、菌物产业的循环经济效益 356
四、菌物产业的社会效益 357
第五节 菌物产业对我国国民经济影响 358
一、从战略需求角度分析 358
二、从生产者需要角度分析 358
三、从消费者需求角度分析 358
四、从资本市场需求角度分析 358
第六节 菌物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将越来越高 358
一、低排放、高效能的菌物新兴产业发展将进一步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 359
二、低耗费、高转化的菌物新兴产业发展将进一步保障国家食物安全战略的实施 359
三、低投入、高产出的菌物新兴产业发展将进一步加快我国全面小康社会建成的步伐 359
四、发展菌物产业有利于促进拉动内需的产业经济模式形成 359
五、产业内部分工细化,产业链条不断延伸 360
参考文献 360
第六章 医学真菌学展望 362
第一节 流行病学 363
一、现状 363
二、趋势 364
三、存在的问题 365
第二节 浅部真菌病 366
第三节 深部真菌病 366
一、流行情况 367
二、念珠菌病 368
三、侵袭性曲霉病 368
四、隐球菌病 369
第四节 真菌病诊断 369
一、培养基改良 370
二、现代分子生物学在诊断中的应用 370
三、诊断中存在的问题 370
第五节 真菌病的治疗 372
一、抗真菌新药研制 372
二、辅助治疗 372
三、浅部真菌病治疗 372
四、深部真菌病治疗 373
五、治疗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 375
第六节 医学真菌学研究成果与展望 377
一、近60年来重点研究成果及特殊病例 377
二、展望 379
参考文献 379
第七章 中国菌物已知种数 380
参考文献 381
第八章 中国地衣学简史、现状与展望 382
第一节 中国地衣学研究简史 383
一、本草时期 383
二、传统分类学时期 383
三、综合分类学时期 384
四、演化系统生物学时期 385
第二节 中国地衣学研究现状 385
一、生物多样性与三大存取系统 385
二、地衣及其内生菌次级代谢产物 386
三、荒漠地衣 387
第三节 展望 388
参考文献 389
第二篇 形态与分类 393
第九章 非地衣型子囊菌 393
第一节 子囊菌概述 393
第二节 中国子囊菌60年及展望 394
一、对物种多样性的认识日趋深入 395
二、新属的建立及分类系统的完善 395
三、世界专著性研究 397
四、了解生活史及认识真菌全型 397
五、对类群之间系统演化规律的认识 398
六、DNA条形码探索 398
七、子囊菌作为真核模式生物 398
八、子囊菌化学 399
九、食用、药用及工业子囊菌 399
参考文献 399
第十章 中国黑粉菌分类研究 401
第一节 简介 401
第二节 研究进展 402
第三节 分类 403
参考文献 405
第十一章 中国锈菌分类及区系研究简史 407
第一节 中国锈菌调查研究概况 407
第二节 日本学者对我国锈菌的调查研究 408
第三节 我国学者对锈菌的研究 409
参考文献 410
第十二章 中国无性型真菌分类研究 414
第一节 无性型真菌的范畴及重要性 414
第二节 中国无性型真菌分类研究的发展历程 415
一、对中国无性型真菌的采集和鉴定 415
二、无性型真菌的分类 425
第三节 无性型真菌分类研究的发展趋势 433
参考文献 433
第十三章 裸菌 436
第一节 真黏菌 436
一、特征 438
二、分类 442
第二节 网柄菌 445
一、特征 446
二、分类 447
参考文献 448
第十四章 中国的卵菌 453
第一节 卵菌概述 453
一、卵菌的形态特征 453
二、卵菌的生物学 454
三、卵菌的经济意义 454
四、卵菌的种类 454
第二节 中国卵菌研究回顾 455
一、东瀛学者对中国卵菌的研究 455
二、我国学者在1948年前对卵菌的研究 455
第三节 新中国卵菌研究概况 456
一、从《菌物辞典》第9版鸟瞰我国卵菌研究情况 456
二、1949年以来我国卵菌研究综览 459
三、以霜霉目的属为例看我国卵菌门研究概况 461
第四节 我国学者及合作者对卵菌的贡献 463
一、新科和新属的创立 463
二、新种和种下单元的发现和建立 464
三、新组合 468
四、卵菌专著专篇的出版 469
第五节 卵菌的分类地位 470
参考文献 471
第十五章 中国的毒菌及其毒素 473
第一节 我国古代有关毒菌的记载 473
第二节 我国近60年来毒菌中毒概况 474
第三节 我国极毒及常见中毒菌 476
第四节 毒菌及有关毒素 477
第五节 毒菌毒素与中毒类型 478
一、胃肠炎型 479
二、神经精神型 479
三、溶血型 480
四、肝脏损害型 480
五、呼吸循环衰竭型 482
六、光过敏性皮炎型 482
第六节 毒菌亦毒杀有害生物 482
参考文献 483
第三编 生理与遗传 487
第十六章 真菌次级代谢产物 487
第一节 引言 487
第二节 植物与地衣内生真菌的次级代谢产物 488
一、植物与地衣内生真菌 488
二、抗肿瘤活性次级代谢产物 489
三、抗菌活性次级代谢产物 492
四、抗HIV活性次级代谢产物 493
第三节 冬虫夏草定殖真菌活性次级代谢产物的发现 494
一、冬虫夏草与其定殖真菌 494
二、抗肿瘤活性次级代谢产物 495
三、抗菌活性次级代谢产物 496
四、抗HIV活性次级代谢产物 497
五、ETP类化合物的代谢调控研究 497
第四节 低温真菌活性次级代谢产物的发现 497
一、低温真菌 497
二、抗肿瘤活性次级代谢产物 498
三、抗菌活性次级代谢产物 500
四、抗HIV活性次级代谢产物 501
第五节 结束语 501
参考文献 502
第十七章 真菌侵染线虫的分子机制 506
第一节 植物病原线虫及其天敌食线虫真菌 506
第二节 食线虫真菌对线虫的感应与捕捉机制 507
一、食线虫真菌对线虫的吸引与识别机制 507
二、食线虫真菌捕捉与黏附线虫的作用机制 508
第三节 食线虫真菌侵入线虫体壁的分子机制 511
一、体壁降解蛋白酶的纯化、生化性质鉴定与基因克隆 511
二、体壁降解蛋白酶的表达调控研究 513
三、体壁降解蛋白酶的结构研究 514
第四节 展望 517
参考文献 518
第十八章 真菌遗传与分子生物学 521
第一节 模式真菌的基础生物学研究 521
第二节 真菌基因组学研究 523
第三节 真菌有性生殖类型与调控 526
第四节 展望 527
参考文献 528
第四编 生态与区系 533
第十九章 中国蕈菌生态与地理分布 533
第一节 中国地形地貌概况 533
第二节 我国蕈菌生态及地理分布 534
一、东北区·温带、寒温带针叶林区 534
二、华北区·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 535
三、华中及华南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 536
四、西南区·植被类型多样区 536
五、中国南缘热带区·热带季雨林区 536
六、蒙新区·草原、荒漠干旱区 537
七、青藏高原区·高山灌丛草甸区 538
第三节 中国蕈菌生态与地理区划的意义 539
参考文献 539
第二十章 中国水生菌物 541
第一节 绪论 541
一、水生菌物的概念 541
二、国际水生菌物研究概况 542
三、我国水生菌物的类群和数目 544
四、我国水生菌物的系统学研究概述 544
第二节 经济重要性 545
一、有益水生菌物 545
二、有害水生菌物 545
第三节 水生低等菌 546
一、水生卵菌 546
二、水生壶菌 548
三、水生接合菌 548
第四节 水生高等真菌 548
一、水生子囊菌 548
二、水生担子菌 549
第五节 水生丝孢菌 550
一、水泡丝孢菌 550
二、水生捕食线虫的壶菌和丝孢菌 550
三、浸水丝孢菌 551
四、其他种类 551
第六节 生态与多样性 551
一、水生菌物的生长基质 551
二、水生菌物的生境 552
三、人为干扰对水生菌物的影响 552
四、水生菌物的四季更替 552
第七节 应用研究现状 553
一、活性代谢产物 553
二、生物防治 555
第八节 讨论与展望 555
参考文献 555
第二十一章 中国土壤菌物研究 558
第一节 土壤菌物的范畴和重要性 559
第二节 土壤菌物研究简史 559
一、土壤菌物的种类和数量 559
二、国外土壤菌物的研究 560
三、我国的土壤菌物研究 560
第三节 土壤菌物的多样性研究 564
一、土壤菌物的多样性检测 564
二、土壤菌物的分离和计数方法 565
三、土壤菌物多样性的分析方法 567
四、土壤菌物多样性分布的影响因素 568
第四节 土壤菌物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新趋势 569
第五节 土壤菌物研究的发展前景与展望 570
一、改进分离培养方法 570
二、寻找更多菌物属、种的特异性探针 570
三、加强应用研究,在应用中求得土壤菌物研究本身的更快发展 570
参考文献 572
第二十二章 中国荒漠真菌研究 575
第一节 我国荒漠的分布 575
一、我国荒漠的类型 575
二、我国荒漠的自然分布地带 576
第二节 我国沙漠真菌研究概况 578
一、荒漠中的子囊菌 578
二、荒漠中的担子菌 580
三、荒漠中的无性型真菌 581
四、荒漠中的卵菌 582
参考文献 582
第二十三章 中国虫生真菌研究 584
第一节 中国虫生真菌研究简史 585
第二节 虫生真菌资源与分类学 586
第三节 虫生真菌的病理生物学 588
第四节 虫生真菌的多样性及生态学 591
第五节 真菌杀虫剂的产业化与生防 593
第六节 食、药用虫生真菌的开发应用 595
第七节 中国资源昆虫真菌病的防治 598
第八节 中国虫生真菌研究成果与展望 599
一、突出的研究成果和进展 600
二、问题与前景展望 601
参考文献 602
第二十四章 捕食线虫真菌 609
第一节 食线虫菌物概述 610
一、食线虫菌物的种类及其定义 610
二、捕食线虫真菌研究简史 612
第二节 捕食线虫真菌的系统学 613
一、捕食线虫真菌的主要类群 613
二、捕食线虫真菌的分子系统学 614
第三节 捕食器官的多样性及其进化 614
一、捕食器官的多样性 614
二、捕食器官的起源 617
三、捕食器官的进化 618
第四节 捕食线虫真菌的生理生态 620
一、捕食线虫真菌的形态建成 620
二、捕食线虫真菌的生境、分布与丰度 622
三、捕食线虫真菌的形态适应 622
四、捕食线虫真菌对线虫的侵染过程 622
第五节 捕食线虫真菌的分子生物学 623
第六节 捕食线虫真菌的基因组学、转录组学和蛋白质组学 625
第七节 捕食线虫真菌在生物防治中的应用 626
第八节 捕食线虫真菌研究展望 628
一、捕食线虫真菌分类学研究 628
二、菌物捕食行为或捕食线虫行为的起源与进化 628
三、捕食线虫器官的形成和捕食机制 628
四、捕食线虫真菌与宿主线虫种间关系研究 628
参考文献 629
第二十五章 西藏菌物探险与资源开发应用 633
第一节 西藏菌物探险考察研究历史简况 633
第二节 我国对西藏菌物大规模探险考察研究 634
第三节 西藏菌物探险考察取得巨大成果 635
第四节 西藏菌物资源开发应用概况 637
一、野生食用菌 637
二、药用真菌 638
三、毒菌 638
四、外生菌根菌 638
五、木腐菌 639
第五节 西藏菌物资源的保护 639
第六节 结束寄语 639
参考文献 640
第五编 应用菌物学 643
第二十六章 中国食用菌 643
第一节 世界食用菌产业发展概况 644
一、历史与定位 644
二、生产方式 644
三、主栽品种、产量与产值 644
四、世界主要食用菌组织 645
五、国外(境外)部分知名食用菌研究机构 645
六、国外部分食用菌刊物 645
第二节 世界食用菌产业发展趋势 645
一、世界生产与消费格局被打破 645
二、欧美食用菌产量稳定,发展中国家产量显著增加 646
三、生产品种不断增加 646
四、产品质量显著提高 646
五、消费数量稳步增加 646
六、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646
七、世界近代食用菌科技进步对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影响 646
第三节 中国食用菌产业发展概况与趋势 647
一、发展概况 647
二、原料与生态 647
三、种质资源与生产品种 648
四、食用菌科学研究和技术进步推动了食用菌产业的兴起 651
五、我国食用菌产量居世界第一 658
六、我国食用菌从业人数世界第一 659
七、科技交流让中国食用菌走向世界 661
八、我国食用菌科技成果令世界瞩目 662
九、我国食用菌产业存在的问题、对策与发展趋势 662
参考文献 665
第二十七章 中国药用真菌学 667
第一节 中国药用真菌学研究成果 668
一、中国药用真菌学在资源开发上的成果 668
二、中国菌类药材的人工培养 668
三、中国药用真菌的活性成分和功能 669
四、中国药用真菌的生产已走上现代制药工业道路 670
第二节 中国药用真菌研究闪光点 670
一、冬虫夏草、牛樟芝、桑黄和香灰菌的菌种鉴定 670
二、中国药用真菌的菌种制作、液体菌种和液体-颗粒菌种 673
三、银耳双菌混合培养 673
四、猪苓DNA条形码和灵芝基因组 674
五、中国药用真菌的药用成分 676
六、云芝糖肽抑瘤机理 678
第三节 中国药用真菌开发前景和展望 680
一、中国药用真菌在疑难疾病防治上的开发前景 681
二、中国药用真菌产品的质量标准和安全生产 683
参考文献 685
第二十八章 中国工业真菌发展回顾 688
第一节 代表成就 688
一、生产有机酸的工业真菌 688
二、白酒酿造生产的真菌 691
三、产酶的工业真菌 691
四、产抗生素的工业真菌 693
五、生产维生素类的工业真菌 694
六、红曲真菌的开发利用 694
七、生产单细胞蛋白的酵母 694
八、产油脂的工业真菌 695
九、菌体直接利用的工业真菌 695
第二节 研究机构 695
第三节 代表性人物 696
一、方心芳 696
二、陈陶声 697
三、金培松 697
四、童村 697
第二十九章 中国医学真菌学发展回顾 698
第一节 我国医学真菌学事业的开创者 699
第二节 我国医学真菌学事业的发展 699
一、学术团体 700
二、专业杂志及论文专著 700
三、科研项目 700
四、新药研发 700
五、人才培养 700
第三节 我国医学真菌科研成就 701
一、病原真菌菌株的快速准确鉴定 701
二、真菌感染发病机制 702
三、抗真菌药物耐药机制研究 704
第四节 展望 704
参考文献 705
第三十章 菌根真菌 706
第一节 菌根菌物研究的发展概况 706
第二节 我国的菌根研究 708
一、菌根研究的起步 708
二、菌根研究的发展 709
三、菌根研究的巩固、深入与提高 710
第三节 我国菌根研究的主要成就 711
一、菌根真菌资源调查成就 711
二、主要菌根真菌种类 712
第四节 我国菌根发展中值得重视的几个问题 717
一、继续对我国菌根真菌资源的调查研究 717
二、解决AM菌剂的规模化生产问题 718
三、加强对菌根真菌与环境关系的研究 718
四、加强对菌根基础理论的研究 718
五、加速发展菌根分子生物学的研究 718
六、发挥现有人才潜力和培养未来梯队 718
参考文献 718
第三十一章 木材腐朽菌 721
第一节 腐朽的概念 721
第二节 腐朽菌类型 722
一、白色腐朽 722
二、褐色腐朽菌 723
第三节 中国研究亮点与展望 726
参考文献 726
第三十二章 中国植物病原菌物学研究 727
第一节 菌物分类和系统学 727
第二节 植物病原子囊菌 728
第三节 植物病原无性型真菌 729
一、丝孢纲 730
二、腔孢纲 733
第四节 植物病原担子菌 735
一、植物病原锈菌 736
二、植物病原黑粉菌 737
三、林木病原腐朽菌 738
第五节 植物病原接合菌 738
第六节 植物病原卵菌类 739
一、腐霉科(Pythiaceae) 739
二、疫霉科(Phytophthoraceae) 740
三、霜霉科(Peronosporaceae) 741
四、霜疫霉科(Peronophythoraceae) 741
五、白锈科(Albuginaceae) 741
第七节 植物病原壶菌类 742
第八节 植物病原根肿菌 742
第九节 展望 743
参考文献 743
第三十三章 医学真菌学研究进展 749
第一节 真菌与真菌病 749
第二节 毒性因子与真菌致病 751
第三节 真菌感染的实验室诊断 752
第四节 抗真菌药物与真菌耐药 753
第五节 中药抗真菌 755
参考文献 756
第三十四章 菌物在养生中的特殊地位 758
第一节 当前人类健康面临的严峻形势 758
第二节 不良生活方式造成慢性病流行 759
第三节 保护人类健康的对策——防重于治 759
第四节 现代养生保健理念——养生就是养细胞 759
第五节 营养与疾病 760
第六节 蕈菌与健康 760
第七节 蕈菌膳食营养调节食品的开发和发展——新概念“蕈菌细胞营养食品” 761
第八节 菌物产业在养生中的重要性 762
参考文献 7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