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1
1.1地学信息图谱研究背景 1
地学图谱的提出 1
地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2
地学信息图谱研究进展 3
几个热点问题讨论 5
地学信息图谱方法论的认识 8
地学信息图谱传输模式探讨 12
地学信息图谱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16
1.2地学信息图谱研究意义和目的 27
研究意义 27
研究目的 28
1.3研究区概况 29
1.4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30
1.5本章小结 32
第2章 地学信息图谱实现方法 34
2.1面向图谱生成的数据处理 34
遥感数据提取和处理法 36
GIS空间分析法 56
空间数据挖掘法 72
2.2野外考察 80
野外考察意义 80
野外考察线路及工作 80
2.3生态环境综合系列图生成法 82
主要方法 82
生态环境综合系列图生成 84
2.4生态环境综合信息图谱生成法 85
主要构建步骤 85
生态环境综合信息图谱生成 86
2.5其他地学信息图谱生成法 87
2.6地图分析法与信息图谱分析法 87
传统地图与现代地图分析比较 88
一般地图分析与地学信息图谱分析比较 88
2.7本章小结 90
第3章 生态环境综合信息图谱指标体系及分类体系 91
3.1福建生态环境分类体系 91
区域生态环境分类指标选取 92
福建生态环境分类体系确定 94
生态环境综合信息图谱指标体系 96
3.2福建生态环境综合信息图谱类型 97
分类技术路线 97
四套分类方案 98
关键技术处理 101
四套方案评价 103
3.3其他信息图谱分类体系 105
简介 105
分类 106
3.4本章小结 108
第4章 生态环境综合信息图谱数据库 109
4.1生态环境GIS基础数据库数据整合 109
空间上应按照统一范式的区域划分 109
时间上可依时序结构划分 109
管理上应依靠通用软件操作 110
数据整合案例 110
4.2生态环境综合信息图谱数据库系统设计 112
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和编码原则 112
图谱数据的数据库结构 113
4.3生态环境综合信息图谱数据库系统开发 117
系统开发方法讨论 117
集成开发模式及实现 118
4.4福建生态环境综合信息图谱数据库特点 119
综合信息图谱数据库建立 119
综合信息图谱数据库与一般GIS数据库比较 120
综合信息图谱数据库应用 121
4.5本章小结 122
第5章 生态环境综合信息图谱及应用 123
5.1福建生态环境综合信息图谱表现形式和应用 123
福建生态环境综合信息图谱表现形式 124
福州市和长泰县生态环境综合信息图谱应用 125
5.2福州土地利用变化动态图谱 129
福州土地利用变化信息图谱时空变化模型 131
土地利用变化空间扩展过程分析 133
土地利用变化景观特征分析 135
信息图谱法与景观生态法分析比较 138
5.3闽西根溪河流域水土流失信息图谱 138
研究区概况 138
水土流失的光谱特征 140
水土流失与地形的关系 140
水土流失研究成果转换信息图谱的应用 150
5.4本章小结 154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155
6.1总结 155
6.2展望 160
彩色图版 162
附录 171
附录1地貌类型及编码系统 171
附录2土壤类型及编码系统 172
附录3植被类型及编码系统 173
附录4土地利用及编码系统 174
附录5归并方案 175
附录6福建气候类型及指标 176
附录7福建地貌类型及海拔指标 177
附录8福建生态环境各要素主要特征 178
附录9福建亚热带生态环境类型分类体系 179
附录10福建省生态环境综合信息图谱谱系概况 181
参考文献 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