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秦腔概说 1
第一节 秦声久远 1
第二节 秦腔的艺术特质 4
第三节 秦腔的表演艺术 10
第四节 秦腔的流派与传播 15
第二章 20世纪最有影响的秦腔班社——易俗社 26
第一节 易俗社的创建 26
第二节 易俗社的文化精神透视 29
第三节 李桐轩论 36
第四节 孙仁玉论 54
第五节 范紫东论 65
第六节 易俗社早期的其他剧作家 98
第七节 易俗社早期的著名教练和演员 110
第八节 鲁迅易俗社看秦腔 136
第三章 其他有影响的秦腔班社 143
第一节 榛苓社 143
第二节 三意社 146
第三节 正俗社 175
第四节 秦钟社 186
第五节 尚友社 187
第四章 陕甘宁边区时期的新秦腔 189
第一节 民众剧团 189
第二节 七月剧团 192
第三节 关中剧团 193
第四节 竞存社 194
第五节 八一剧团 198
第六节 “新秦腔”的导路者赵伯平 199
第五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至“文革”时期的秦腔:秦腔的改革与繁荣期 205
第一节 秦腔改革的新时代 205
第二节 秦腔的大型演出活动 210
第三节 蓬勃发展的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及秦腔团社的名角 220
第六章 “文革”十年的秦腔:艰难的坚守 295
第一节 “样板戏”一枝独秀 296
第二节 秦腔移植的“样板戏”及其他剧作 298
第三节 《骆驼岭》《枣林湾》简论 299
第七章 新时期的秦腔艺术:在辉煌与困顿中前进 303
第一节 “文革”后20余年秦腔发展概况 303
第二节 代表剧作家的代表作品 307
第三节 以梅花奖获得者为代表的新生代秦腔名角 326
第四节 冲破市场化带来的困境而迈入新世纪 336
附录1 340
附录2习作 353
参考文献 375
后记 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