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思考 1
二轮修志的编纂实践与思考——以苏州市二轮修志为例 2
编写《苏州市志拾补》的构想 14
试论续修志书的衔接问题 21
谈谈二轮《苏州市志》分纂阶段需要明晰的几个问题 34
总纂其实还是对志稿的打磨——在2011年迎新茶话会上的讲话 38
志书统稿例话 45
新方志政治部类志稿编纂中若干问题的探讨——以两轮《苏州市志》编纂为例 60
对江苏不能如期完成市县两级续修志书的反思 69
三轮修志的展望 73
志稿评议 77
从江苏省优秀条目评阅谈二轮志稿的质量问题 78
《江苏省志·市(县)区概况》(苏州部分)志稿评审意见 84
《苏州山水志》编后记 93
《苏州老街志》阅后 95
《苏州老桥志》阅稿意见 98
在《苏州工业园区志》评审会上的讲话 104
《吴中区志》评审会上的讲话稿 111
《太仓市志》评审意见 119
《吴江市志》验收意见 127
服务当代 惠及千秋——《张家港市志(1986~2005)》读后感 130
《同里镇志》(再版本)评审意见 136
《松陵镇志》评审意见 143
《甪直镇志》评审意见 150
《陆巷村志》评审意见 155
旧志研究 161
试论苏州现存早期府县志在中国方志史上的地位 162
解读苏州九种地方文献 176
《洪武苏州府志》与《吴郡广记》 182
以“姑苏”为名的志书 185
现存最早的太湖志《震泽编》 188
《昆山宋元三志》的历史人文价值 191
《嘉靖昆山县志》的历史价值 195
《万历昆山县志》点校本的文献价值 198
周庄旧志三种 201
现存最早的常熟旧志——《至正重修琴川志》 205
《弘治太仓州志》的史志价值 210
《司直志》与《南郭志》 214
吴江两部失传的乡镇志——《韭溪志》和《震泽备志》 217
读志偶得 221
吴国开国之祖泰伯 222
姑苏台·姑苏馆·姑苏驿 226
姑苏与勾吴 229
众说纷纭阖闾城 232
苏州陨石知多少 236
苏州春秋古桥知多少 239
吴中名人知多少 242
寻找徐葆光墓 246
桃坞存史谢家福 250
赵宋之后隐寒山 254
苏州两个顾氏家族的藏书 257
灵岩山下慰英灵 263
苏州第一个和最后一个状元都是陆状元 266
从“凌波不过横塘路”说起 269
关于郑和下西洋的那些事儿 272
太仓三山 275
莫旦的修志情结 280
古镇黎里的历史与人文渊薮 284
志余随笔 287
中国传统文化与科学发展观的对话 288
试述苏州官吏清正廉洁的人文背景 296
“方志文化”在苏州的实践 305
开发利用吴国古都资源,拓展“两河一江”的旅游功能 318
苏州市吴文化地名的保护和传承的历史价值 324
道不尽的苏州人文之美 330
附录一:苏州市旧志点校整理一览表 336
附录二:苏州市方志馆藏旧志集成一览 344
附录三:苏州市新编地方志书存目 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