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概论 第4版》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姚裕群主编;姚春序,李中斌副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040428803
  • 页数:326 页
图书介绍:全书内容包括:绪论、人力资源个体分析、人力资源经济分析、人力资源社会分析、人力资源生产、人力资源配置、人力资源就业、人力资源养护、微观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总论、人力资源规划、工作分析、人力资源获取、人力资源测评、培训与发展、职业生涯规划、劳动关系管理、人力资源使用、绩效考核与绩效管理、薪酬与福利、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与诊断、宏观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战略、微观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第一部分 总论篇 3

第一章 绪论 3

第一节 人力资源基本范畴 3

一、“人”作为资源的概念 3

二、人力资源概念 4

三、人力资源的特点 5

四、人力资源运动 7

第二节 人力资源结构 8

一、人力资源的自然结构 8

二、人力资源的社会结构 10

三、人力资源的经济结构 11

第三节 人力资源思想的发展 12

一、人力资源管理思想的演进 12

二、现代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特征 14

第四节 人力资源的作用 15

一、人力资源的基本作用 15

二、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现实作用 16

第二章 人力资源个体分析 20

第一节 人的劳动能力 20

一、劳动能力要素 20

二、劳动能力结构 23

第二节 人的个性人格 23

一、个性人格范畴 23

二、人格学说 24

三、情感学说 25

四、人格与工作匹配 25

第三节 人的行为链条 27

一、人的需要 28

二、人的动机 29

三、人的行为 29

第四节 人的价值观 30

一、基本价值观 30

二、工作价值观 30

第五节 人力资源的复杂性 31

一、个人条件的多样性 32

二、个性人格的差异性 32

三、人际关系的复杂性 32

第三章 人力资源经济分析 34

第一节 人力资源数量和质量 34

一、人力资源数量 34

二、人力资源质量 35

三、人力资源总量 37

第二节 人力资源投资 38

一、人力资源——投资对象 38

二、人力投资项目分析 38

三、人力投资收益 40

第三节 人力资源供求 41

一、人力资源供给 41

二、人力资源需求 43

三、人力资源供求关系 44

第四节 人力资源市场 45

一、人力资源市场的含义 45

二、人力资源市场的划分 46

三、人力资源市场的规则 46

第四章 人力资源社会分析 48

第一节 人力资源社会权益 48

一、劳动者权益及其保障 48

二、劳动立法 48

三、人力资源团体——工会 49

第二节 人力资源与组织 50

一、人力资源与组织的关系 50

二、人力资源与组织的整合 51

三、人力资源与组织的心理契约 52

第三节 社会体制与政府 53

一、市场经济下的社会体制 53

二、政府的角色与职责 55

三、我国政府的人力资源职责 56

第二部分 宏观篇 61

第五章 人力资源生产 61

第一节 人口——人力资源实体生产 61

一、人口与人力资源 61

二、人口再生产 62

三、人口问题 65

第二节 人力资源形成 67

一、人力资源形成的条件 67

二、时间与人力资源形成 68

三、人力资源再生产 69

第三节 消费与人力资源生产 69

一、消费支出 69

二、消费水平 70

三、消费的来源 71

第四节 教育与人力资源生产 71

一、教育基本分析 71

二、职业技能教育 73

三、专业教育 74

四、企业的员工教育 75

第六章 人力资源配置 77

第一节 人力资源配置基本分析 77

一、人力资源配置的含义 77

二、人力资源配置模式 77

三、人力资源配置层次 79

四、人力资源配置状态 79

第二节 人力资源配置原则 80

一、人力资源配置基本原则 80

二、现实人力资源配置原则 81

第三节 人力资源流动 82

一、人力资源流动的含义 82

二、人力资源流动的原因 82

第四节 我国的人力资源配置 83

一、市场成为配置主渠道 83

二、政府进行存量和流量调控 83

三、知识成为配置的核心 84

四、职业模式与国际接轨 84

第七章 人力资源就业 86

第一节 就业基本分析 86

一、就业与失业概念 86

二、失业的类型 86

三、失业的社会经济代价 88

第二节 就业岗位提供者 88

一、用人单位与就业的关系 88

二、企业的雇用动机 89

第三节 就业目标 89

一、充分就业目标 89

二、公平就业目标 91

三、多效就业目标 92

四、积极就业目标 93

第四节 就业政策 94

一、确立就业的中心地位 94

二、兼顾就业和经济发展 94

三、控制失业率水平 94

四、强化教育培训 94

五、开展就业服务 95

六、增强人力资源流动性 95

第五节 我国的就业问题 95

一、我国的就业形势 95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 96

三、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 98

第八章 人力资源养护 101

第一节 人力资源自然保护 101

一、人力资源自然保护范畴 101

二、职业病的预防 101

三、意外事故的预防 102

四、工作压力的克服 103

第二节 人力资源社会保护 103

一、社会保障 104

二、人身权利保障 106

三、工作生活质量 107

第三节 人力资源收入保障 108

一、扩大收入分配的工资比例 108

二、提高工资所得的含金量 110

三、实行劳动者工资保护政策 111

四、实行收入平等化政策 111

第三部分 微观开发篇 117

第九章 微观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总论 117

第一节 微观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基本分析 117

一、现代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特征 117

二、微观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职能 117

三、微观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主要活动 118

第二节 微观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原理 121

一、微观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基本原理 121

二、微观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核心理念 122

第三节 微观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趋势 123

一、微观人力资源开发趋势 123

二、微观人力资源管理趋势 124

第十章 人力资源规划 126

第一节 组织 126

一、组织模式 126

二、现代组织的特征 127

第二节 人力资源规划基本分析 128

一、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 128

二、人力资源规划与组织目标 130

三、人力资源规划的原则 130

第三节 人力资源规划方法 131

一、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法 131

二、人力资源供给预测法 132

第四节 人力资源规划的落实 133

一、人力资源短缺的解决 133

二、人力资源过剩的处理 134

三、存量人力资源的维系 134

第十一章 工作分析 136

第一节 工作分析的基本范畴 136

一、工作分析的含义 136

二、工作岗位 136

第二节 工作分析的步骤 137

一、计划阶段 137

二、设计阶段 138

三、信息收集与分析阶段 138

四、分析完成阶段 140

五、结果运用阶段 140

第三节 工作分析的方法 140

一、观察法 140

二、现场访谈法 141

三、问卷调查法 141

四、典型事例法 141

五、工作日志法 142

第四节 工作说明书 142

一、工作说明书的作用 142

二、工作说明书的内容 142

三、工作说明书的编写要求 143

第五节 工作设计与再设计 143

一、工作设计的概念 143

二、现代的工作再设计 144

第十二章 人力资源获取 146

第一节 人力资源获取基本分析 146

一、人力资源获取范畴 146

二、人力资源获取原则 146

三、招聘及其依据 147

四、胜任能力 147

第二节 人力资源招募 148

一、内部获取 148

二、外部征聘 149

第三节 人力资源甄选 153

一、甄选的原则 153

二、常用的甄选方法 154

三、甄选程序 155

第四节 面试 156

一、面试基本分析 156

二、面试的类型 157

三、面试过程 158

四、面试的技巧 159

第十三章 人力资源测评 162

第一节 人力资源测评原理 162

一、人力资源测评的概念 162

二、人力资源测评的作用 162

三、人力资源测评的原则 163

四、人力资源测评的类别 164

第二节 人力资源测评方法 164

一、测验法 164

二、面试法 167

三、评价中心法 168

四、其他方法 169

第三节 人力资源测评过程 169

一、明确测评目的 169

二、确定测评内容 170

三、设计测评指标体系 170

四、选择测评方法 171

五、测评过程管理 171

第十四章 培训与发展 173

第一节 培训流程 173

一、培训的一般流程 173

二、培训需求分析 174

三、培训规划设计 177

四、培训活动实施 178

五、培训工作评估 179

第二节 培训与发展分类 181

一、按岗位关系分类 181

二、按培训对象分类 182

第三节 培训与发展方法 183

一、培训与发展方法选择原则 183

二、培训与发展常用方法 184

第十五章 职业生涯规划 186

第一节 职业生涯基本分析 186

一、职业概念 186

二、职业生涯范畴 187

三、影响职业生涯的因素 189

第二节 职业生涯的关键点 190

一、走上职业岗位 190

二、全面适应职业 191

三、建立心理契约 191

四、确定生涯方向 192

五、认定终身职业 193

第三节 职业生涯规划基本内容 194

一、组织的职业生涯规划 194

二、组织的职位阶梯 195

三、技术道路与管理道路 196

第四节 组织的职业生涯规划操作 196

一、组织职业生涯规划的目标 196

二、职业生涯规划的实施 197

三、职业生涯规划评价 200

四、职业生涯面谈 200

五、日常职业生涯工作 200

第四部分 微观管理篇 205

第十六章 劳动关系管理 205

第一节 劳动关系基本分析 205

一、劳动关系范畴 205

二、劳动关系处理策略 205

第二节 劳动人事合同与管理 207

一、劳动人事合同的功用 207

二、劳动合同订立原则 207

三、劳动合同的内容 208

四、集体合同 209

五、劳动合同管理 210

第三节 劳动争议及其处理 210

一、对劳动争议的认识 210

二、劳动争议基本分析 211

三、劳动争议处理原则 211

四、劳动争议处理程序 212

第十七章 人力资源使用 215

第一节 组织与员工 215

一、组织的类型 215

二、组织发展 216

三、组织员工的归属感 217

第二节 人力资源激励 218

一、激励范畴分析 218

二、激励理论 219

三、激励的应用 222

第三节 工作满意感 223

一、工作满意感的基本内容 223

二、影响工作满意感的因素 224

三、工作满意感测试 225

第十八章 绩效考核与绩效管理 227

第一节 绩效考核基本分析 227

一、绩效考核范畴 227

二、绩效考核的内容 228

三、绩效考核原则 230

第二节 绩效管理思想与模型 230

一、绩效管理基本思想 230

二、绩效管理系统与模型 231

第三节 绩效考核流程 233

一、制定考核计划 233

二、进行技术准备 233

三、选拔考核人员 234

四、收集资料信息 235

五、做出分析评价 235

六、考核结果反馈 237

七、考核结果运用 237

第四节 常用绩效考核方法 238

一、简单排序法 238

二、强制分配法 238

三、要素评定法 239

四、工作记录法 239

五、关键事件法与行为锚定法 240

六、360度考核法 241

第五节 绩效考核与管理一体化方法 242

一、目标管理法 242

二、关键绩效指标法(KPI法) 243

三、平衡计分卡 246

四、标杆超越法 249

第六节 绩效管理操作 251

一、控制考核误差 251

二、考核申诉与处理 252

三、完善绩效管理的措施 253

第十九章 薪酬与福利 256

第一节 薪酬与福利基本分析 256

一、薪酬与福利概念 256

二、薪酬管理主要学说 257

三、影响薪酬水平的因素 260

第二节 薪酬福利制度原理 261

一、薪酬福利分配的基础——劳动形态 261

二、薪酬福利项目结构 262

三、总报酬理论——薪酬范畴的发展 263

第三节 薪酬制度方案设计 265

一、岗位工作评价 265

二、市场薪资调查 266

三、绘制工资等级表 266

四、薪酬水平的社会定位 269

第四节 薪酬管理实施 269

一、薪酬管理的原则 269

二、薪酬制度的基本类型 270

三、薪酬制度的常见类型 271

第二十章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操作 275

第一节 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275

一、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基本内容 275

二、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作用 275

三、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设计思路 276

四、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内容 277

第二节 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 278

一、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概述 278

二、信息化管理的应用 280

三、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的建设 280

第三节 人力资源管理外包 281

一、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含义 281

二、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现实作用 282

三、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实施 282

第五部分 综合篇 289

第二十一章 宏观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战略 289

第一节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战略基本分析 289

一、战略的基本内容 289

二、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战略 289

三、影响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战略的因素 290

第二节 人力资源数量均衡战略 290

一、有效调控人力资源数量 290

二、应对人力资源结构的老化 290

第三节 人力资源质量提高战略 291

一、大量增加人力资本投资 291

二、进一步发展教育 291

三、提高人的素质水平 292

第四节 人力资源就业战略 293

一、下大力开拓就业岗位 293

二、多方面挖掘就业需求 293

三、强化国有企业改造 293

四、调动民间创业力量 293

五、鼓励非正规部门就业 294

六、实行就业扶助 294

七、进行就业预测与调控 294

第五节 人力资源市场化战略 295

一、完善人力资源市场制度 295

二、强化人力资源流动 295

三、完善劳动人事仲裁制度 296

四、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296

第二十二章 微观战略人力资源管理 298

第一节 组织战略与人力资源 298

一、组织战略基本范畴 298

二、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基本分析 299

第二节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学说 300

一、波士顿矩阵环境模型 300

二、不同生命周期的职能模型 301

三、泰森—费尔斯管理角色模型 301

四、斯多利管理功能模型 302

五、康奈尔管理战略模型 303

第三节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运作 304

一、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流程 304

二、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内容 306

三、新型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 308

第四节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主体 309

一、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主体的能力要求 309

二、专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 310

三、直线经理 310

四、相关专家 311

五、人力资源总监 311

第二十三章 人才资源开发与管理 314

第一节 人才资源基本分析 314

一、人才资源范畴 314

二、人才资源特点 315

三、知识劳动与创造 316

第二节 人才资源生产 317

一、人才资源生产的条件 317

二、人才资源生产的方针 318

三、人才资源生产的方式 319

第三节 人才资源利用 320

一、人才资源利用原则 320

二、人才资源的配置与再配置 321

三、人才资源的人性化管理 321

第四节 人才资源开发与管理战略 322

一、发掘人才和吸引人才 322

二、优化人才资源的社会环境 323

三、提高人才资源的使用效率 324

四、构筑人才资源高地 324

五、发挥政府的重要作用 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