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悟语》PDF下载

  • 购买积分:9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李艳编著
  • 出 版 社: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551709187
  • 页数:179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一部总结从事学报(期刊)编辑工作感悟的著作,涵盖了学报(期刊)工作的各个方面。全书由序言、前言和十章正文组成。《编辑》章阐述对编辑工作和编辑人员的认识;《溯源》章简述了国内外学报(期刊)发展的历史;《组稿》章说明组稿的程序、组稿的方法和组稿的艺术;《审稿》章总结了审稿的意义、准备、方法、程序、外审、稿件处理及应防止的偏向等;《分析》章由政治分析、引文分析、题名分析、摘要分析、著录分析、汉字分析、图表分析、结构分析、符号分析、逻辑分析等组成,是本书的重点;《加工》章由加工的规范、加工的程序、加工的方法组成;《编排》章介绍了学报各组成构件的编排要求;《整理》章由整理发排稿件、整理相关函件、整理原稿与校样组成;《校对》章除了介绍校对制度、校对职责及传统的校对方法外,着重说明了为适应电子稿而摸索出的校对新方法,及对校对工作的展望;《论文指要》章介绍了论文的写作要求和套路。

1 编辑 1

1.1 编辑工作 1

1.1.1 编辑工作过程 1

1.1.2 编辑工作的特点 2

1.1.3 编辑工作的功能 3

1.2 编辑人员 4

1.2.1 编辑人员的地位 5

1.2.2 编辑人员的素质 6

1.2.3 编辑人员的能力 9

2 溯源 13

2.1 我国期刊源流 13

2.1.1 我国期刊之始 13

2.1.2 我国期刊的发展 15

2.2 西方国家期刊源流 19

2.2.1 西方国家期刊之始 19

2.2.2 西方国家期刊的发展 20

3 组稿 23

3.1 组稿的程序 23

3.2 组稿的方法 24

3.3 组稿的艺术 25

4 审稿 26

4.1 审稿的意义 26

4.2 审稿的准备 27

4.2.1 掌握标准 28

4.2.2 准备工具 28

4.2.3 学会技能 29

4.2.4 了解信息 29

4.3 审稿的方法 30

4.4 审稿的内容 31

4.4.1 前提性审查 31

4.4.2 政治性审查 31

4.4.3 科学性审查 33

4.4.4 规范性审查 34

4.4.5 可读性审查 34

4.5 审稿的程序 34

4.6 稿件的外审 35

4.7 评审后的稿件处理 40

4.7.1 采用 40

4.7.2 退修 40

4.7.3 退稿 43

4.8 审稿中应防止的偏向 44

5 分析 45

5.1 政治分析 45

5.2 引文分析 48

5.3 题名分析 52

5.4 摘要分析 54

5.5 著录分析 59

5.6 汉字分析 62

5.6.1 汉字起源 62

5.6.2 汉字结构 63

5.6.3 汉字的形体演变 66

5.6.4 繁体字、简体字与简化字 70

5.6.5 古今字 71

5.6.6 异体字 72

5.7 图表分析 73

5.7.1 插图分析 73

5.7.2 表格分析 90

5.8 结构分析 94

5.8.1 结构的定义 94

5.8.2 结构的设计 95

5.8.3 提纲的拟定 96

5.8.4 层次的安排 99

5.8.5 段落的划分 100

5.8.6 开头、结尾、过渡、照应 101

5.9 符号分析 102

5.9.1 量和单位的符号 102

5.9.2 外文字母 103

5.9.3 化学元素与核素的符号 104

5.9.4 标点符号 104

5.9.5 易混符号 105

5.9.6 大小写相似的符号 105

5.9.7 符号处在下标的印刷规则 105

5.10 逻辑分析 106

5.10.1 归纳推理 107

5.10.2 演绎推理 109

5.10.3 比较推理 112

5.10.4 定义 113

6 加工 118

6.1 加工的规范 118

6.2 加工的程序 118

6.3 加工的方法 123

6.3.1 实质性加工的方法 123

6.3.2 技术加工的方法 127

7 编排 130

7.1 版式 130

7.2 封页 130

7.2.1 封面 131

7.2.2 封底或版权标志 131

7.2.3 书脊 132

7.3 目次页 132

7.4 学报的主题 132

7.4.1 页码和页眉 132

7.4.2 收稿日期 133

7.4.3 题名 133

7.4.4 作者署名和工作单位 133

7.4.5 摘要 134

7.4.6 关键词 134

7.4.7 分类号 134

7.4.8 引言 135

7.4.9 论文的正文部分 135

7.5 致谢的编排 149

7.6 参考文献表的编排 150

7.7 附录的编排 150

7.8 总目次和索引的编排 150

7.9 增刊和特刊的编排 150

7.10 更改刊名 151

7.11 分刊和合刊 151

8 整理 152

8.1 整理发排稿件 152

8.2 整理相关函件 153

8.3 整理原稿及校样 153

9 校对 155

9.1 校对概述 155

9.2 校对制度 156

9.3 校对职责 157

9.3.1 专职校对人员的职责 157

9.3.2 编辑在校对中的职责 158

9.3.3 作者在校对中的职责 158

9.4 对各校次的要求 159

9.4.1 初校 159

9.4.2 二校 159

9.4.3 三校 160

9.4.4 整理 160

9.4.5 通读 161

9.4.6 核红 161

9.5 校对新法 162

9.6 校对发展 165

9.6.1 电子原稿的处理 165

9.6.2 使用校对软件 166

9.6.3 批处理小试牛刀 167

9.6.4 校是非与校异同并立 167

9.6.5 改变校对方式 168

9.7 校对注意 169

10 论文指要 171

10.1 动笔前的准备 171

10.2 学术论文的套路 172

10.2.1 题名 172

10.2.2 署名(作者名) 172

10.2.3 摘要 173

10.2.4 关键词 173

10.2.5 引言 173

10.2.6 正文 173

10.2.7 结论 175

10.2.8 致谢 175

10.2.9 参考文献表 175

10.3 章节编号方法 175

10.4 修改 177

10.5 引文 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