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编 语法 1
第一节 语法实体和语法系统 3
一 语法实体及其分类 3
二 汉语语法及其系统 5
三 汉语教学语法系统 9
第二节 词类划分和词性判别 12
一 词类划分 12
二 词性判别 18
第三节 短语组装和短语界域 23
一 短语的组装 23
二 短语的界域 26
第四节 句子的不同语气类型 33
一 句子语气 33
二 关于陈述句 34
三 关于疑问句 35
四 关于祈使句和感叹句 39
五 语气类型的相互关系 41
第五节 成分配对和成分应对 45
一 成分的配对性 45
二 成分的应对性 52
第六节 特定句式和特定词语 56
一 “比”字句和介词“比” 56
二 “除”字句和介词“除” 61
三 “才”字句和副词“才” 66
第七节 复句系统和复句句式 71
一 复句系统 71
二 复句句式的多样性 76
第八节 句群组造和句群类别 82
一 句群的组造 82
二 句群的关系类别 87
第九节 动态分析和两个三角 94
一 从静态分析到动态分析 94
二 “小三角” 97
三 “大三角” 100
四 “两个三角”的结合 102
中编 修辞 107
第十节 修辞学和修辞相对论 109
一 修辞和修辞学 109
二 修辞相对论 113
第十一节 常规修辞与变异修辞 117
一 利用语音因素的常规与变异 117
二 利用文字形貌因素的常规与变异 120
三 利用词汇因素的常规与变异 122
四 利用语法因素的常规与变异 126
第十二节 数量指代和言辞选择 131
一 数量指代 131
二 言辞选择 136
第十三节 语体渗透与新词运用 148
一 语体渗透 148
二 新词运用 154
第十四节 广告语体和网络语体 159
一 广告语体 159
二 网络语体 167
第十五节 修辞方式和辞式辨异 176
一 移觉和移就 176
二 仿拟和拈连 178
三 换义和别解 180
四 易色和飞白 181
五 回文和顶真 183
六 层递和分饰 184
七 对比和映衬 185
八 错综和警策 187
九 拆词和互文 189
十 换算和精算 190
第十六节 表达正误与三性原则 193
一 表达正误 193
二 三性原则 197
下编 语言事实个案辨察 203
第十七节 个案辨察1:“NN地V”结构 205
一 NN状语的表义范围和必要的构成条件 205
二 NN状语的语义特点和相应的形式特征 207
三 NN状语的语用价值 210
第十八节 个案辨察2:“生/死+前” 213
一 语法单位 213
二 表义倾向 214
三 跟介词的配搭 217
四 语用价值 218
五 古代使用情况 219
六 结束语 220
第十九节 个案辨察3:“很+名词” 221
一 从语言角度看“很+名词” 221
二 从文化角度看“很+名词” 225
三 结束语 228
第二十节 个案辨察4:女性与“先生” 230
一 使用历史与应用广度 230
二 语用价值与文化底蕴 233
三 两点补说 236
第二十一节 个案辨察5:“半”和“双” 239
一 关于数量词系统 239
二 数词系统中的“半” 240
三 量词系统中的“双” 243
四 量词“半”和数词“双” 245
五 “半”“双”的数量混沌 250
六 结束语 253
第二十二节 个案辨察6:承赐型“被”字句 255
一 代表格式 255
二 B式核心动词的多样性 257
三 格式的相关情况 261
四 源流辨 265
五 结束语 270
主要参考文献 272
术语索引 273